對《道德經》中「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應該如何理解?

時間 2021-05-11 21:29:15

1樓:

老子這是在談區域性與整體的關係。

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損,減損;益,增益)這句中的「損」和「益」,兩者的出現沒有時間上的先後,也沒有因果關係,不是說少了就會變多,多了就會變少。老子這裡強調的是,某些事區域性上看似對自己不利,但放眼整體卻恰恰是對自己最有利的,反之亦然。

老子的主旨不在於闡述「物極必反」這個道理,《道德經·三十六章》已經將這個道理講清楚,「將欲歙(xī)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完整而詳盡,說明矛盾的對立面是互相轉化的,它是由矛盾內在的生命週期所決定的,它是不可抗拒的「神明」。

這裡,老子聚焦的是區域性與整體的關係,即我與世界的關係。人們往往看問題時只注重自身,而沒有把自身與世界作為乙個整體來看待。以自身的視角來看,以為是對己有利,但一旦把眼光放大到整體,這種做法恰恰是對自己不利的。

損和益是同時存在的,但由於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有人看到了損,而有人卻看到了益。

老子舉的第乙個例子是「尊與卑」的辯證關係。「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王公以「孤、寡、不穀」自稱,把自己置於卑微的地位,看似對自己不利,但百姓卻因此而對王公有了更多的信賴,從而給予他更多的支援,於是王公贏得了更多的尊敬。

老子的第二個例子是上述的反面,講的是「強與弱」的辯證關係。「強梁者不得其死。我將以為教父。

」第一句出自《金人銘》「強梁者不得其死,好勝者必遇其敵。」強梁,本意為強而有力的脊梁,這裡用作貶義詞,指以強凌弱。到處欺人,表面上似乎很強,但卻因此樹敵過多,擴大了敵對勢力,做強了敵人,反而削弱了自己。

不得其死,指不能善終,必遭報應。以為教父,作為人生第一訓誡。

至於題主問到的有關本章的邏輯結構,好眼力!不少人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有人說這裡出現了錯簡,第二段當係三十九章文字移入,而我的觀點則相反,認為第一段的文字應置於三十九章之首。

理由是,老子是個邏輯極其嚴謹的人,三十九章談的是「得一」,而之前從未給出「一」的定義。本章第一段則是明確了何為「一」,移至三十九章之首,文意連貫,邏輯完整,文理一氣呵成。

2樓:

這一章標題叫:中和

結合前面的「萬物負陰而抱陽,衝之以為和」

(世間萬物喜歡背離陰、而向著陽,應中和陰陽二氣)不有句話:陰陽和合謂之道嗎?

勿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陰與陽對立,損與益也是對立關係)

就是告訴人們不要過陰或過陽。

陰陽的道理,曾仕強教授講過乙個例子很生動: 關於要不要打孩子這個問題。

要、不要(對立)

該打不該打(該、不該)

西方文化的輸入、以及許多年的崇洋媚外,導致對立矛盾思想嚴重, 人們離道愈來愈遠。

3樓:

這是從「萬物負陰而抱陽」這句中得出來的,而例項則是「人之所惡,...,而王公以為稱」。

其實這句話挺容易解析的,就拿人體免疫系統來說吧,如果是接受過現代教育,估計都懂這麼乙個問題:

粗俗一點的說法:

1、故物或損之而益:嗯,你去接種疫苗什麼的就是這種行為了,往人體注射額定分量的毒素刺激免疫系統,讓它產生某些抗體。你去打針就是損之而益了。

2、或益之而損:過敏就是免疫系統太敏感了,意思就很明顯了吧?免疫系統沒那麼敏感,你也可以少熬點罪。本來以為好到百病不侵,結果吃口飯都出疹子,爽是不爽?

意思就是:所以呢,有些時候,行為的內外表現和其真實結果不一定是一致的!

也又和「智慧型出,有大偽」、「世人皆知美為美斯惡矣」等等有那麼一丁點關聯。以好生壞,可能;以壞生好,同樣可能。而這裡就涉及到「偽」了。

因為「以X生叉」之中的X是名義,而叉則是實際。

就像「槍打出頭鳥」一樣,損你讓你當不了出頭鳥,在某些背景下,這是為你好。

就像「捧殺」一樣,捧你結果,你成了出頭鳥被打落。

4樓:易海無涯

這是所謂的物極必反,如果萬事萬物剛開始當然增加有好處,但如果已經堆積到了頂點,再增加就走向反面,減少也一樣的道理。

所以當乙個人到達了人生巔峰他面臨的唯一的路就是失敗。同樣當乙個人大難不死,那就必有後福了,都是一樣的道理。

5樓:玄易道人

問題中提到了關鍵的一點:「理順行文邏輯」,這很重要。

單看這一章,此句是上句的推論和總結。上句「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是乙個現象描述,尊貴的侯王以人們所厭惡的孤寡不穀等自稱。

這個描述中已經包含了人們所惡所對應的「損」,與侯王的尊貴所對應的「益」。因此,這個現象描述同時也是論據。由這個論據,文章自然地得出了後句的具有普遍意味的結論。

即:有些事我們看起來是受損但實則我們是收益的。這個結論,再擴充套件了看是對應前面章節的「反者道之動」,即:

(侯王的「君德」的表現與人們日常所認為的)相反,這是「道」所引動的(這才是符合「道」的要求的)。這也是《老子》全書所一再提醒侯王的,不要以日常的得失、強弱、上下等標準來規範侯王的行為,侯王的相對於日常概念的不得、守弱、處下等對他們來說才能有所得,才能變強,才能處於尊位。

我們不必苛求中國的古人按照古希臘的三段論來進行論證。中國古式論證,我們在先秦古籍,如《老子》、《孟子》、《莊子》等可以經常看到,是以乙個自然、生活或社會現象舉例,進而直接由其對應模擬出乙個結論。毫無疑問這在邏輯上是不完備的,但理解就好。

帛書《老子》通釋——「天下萬物生於有」章 - 知乎 玄易道人:帛書《老子》通釋——「天下萬物生於有」章

6樓:Tyrone天予

先說如何和理解。

先理解益和損。

益本意是溢位。後來有了增長的意思,然後引申出驕傲的意思。對應上一句的孤寡不穀可以理解。

損就是減少。

所以文字本意就是,物或是多了就會減少,或是少了就會增多 。

還可以引申為高際必墮堆際必倒。

以及驕傲的就會被貶低,自謙的就會被尊重。

後文,第七十七章說「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和這乙個意思。

所以才有,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讀經要縱覽。不要鑽牛角尖。

7樓:織文鳥章

因此萬物或者因減損而增益,或者因增益而減損。

不必拘泥於特定的一句話,分章分句理解道德經,可能會走入盲人摸象的誤區。

儘管到目前為止,我對道德經的理解仍然很片面,但我覺著多讀多背是理解的道德經的必不可少的方法。

人們喜歡道德經,是因為總有太多言辭章句觸發了內心當中的閃光點。

引用中庸裡的一段話:

「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無窮也,日月星辰系焉,萬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廣厚載華嶽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洩,萬物載焉。今夫山一捲石之多,及其廣大,草木生之,禽獸居之,寶藏興焉。

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測,黿、鼉、蛟、龍、魚、鱉生焉,貨財殖焉。 」

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 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溫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

以此來理解道德經吧。

8樓:天下先無

你的問題裡含有四個問題。我就說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損之而益=益之而損。具體德道經〉論德幾個章節都很好說清楚了。其中二個之不同義,竟然表達乙個意思。善者得之!

你怎麼解讀或理解《道德經》?

大老娘們也多情 有經之始,便離道遠矣。佛陀曾言,若立佛教,不立文字。文字是要把人往溝裡帶的。凡事你認為對的東西,你就往相反的方向去思考,說不定你哪天會偶有心得 么妖 道德經中有兩種道天之道和人之道,天之道講的是大自然每時每刻都在不停變化但又有它的規律,人之道講的是我們要遵循天之道,這樣做人做事就會順...

道德經中的,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的「名」字指的是什麼意思?

遲程陽 體道章第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注 道,可道非常道,出現的現象,或能言說的現象,或能思考的現象,總之是 有了 的現象,這是可道。非常道也。出現的現象,是道,但並...

《道德經》中的管理哲學有哪些?

中國影響最深遠的一本書不是 論語 也不是 周易 而是 道德經 不僅是在中國本地,在世界其他地方也是。該書有很大的含攝性,因此讀者很容易和他的經驗思想鏈結,產生新的詮釋。我常把它比喻成一面鏡子,每個人去看,鏡中的影像都不一樣,但是鏡子還是原來那一面。每年在坊間都可以看到新出的解讀本,累計加起來上千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