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用幾句白話文簡介一下到底什麼是王陽明的心學和知行合一,有這麼複雜麼,難道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時間 2021-05-09 19:10:37

1樓:Joe Qiao

心學的特點是:心外無事,心外無物。

心學的標準是:到良知

心學的法門是:格物窮理

知行合一,知道而不去實踐,就代表不知道。

重點是王陽明先生悟道的過程,有那樣的過程才可能有那樣的結果,建議讀一下背景。 做個角色互換,可能會理解深一些。

僅代表個人觀點

2樓:

理論和實踐辯證統一相結合,相輔相成,相互促進。但是王陽明覺得一切都是為自我服務,達到自我的完成。而唯物主義者認為意識是由物質決定的,就是王陽明的那個意識其實也是外在的各種環境,時代,人物,知識等各種物質決定的,而不是他自己憑空產生的。

而在我看來,萬物的開始都大同小異,根本的源頭是一致的,但細節的著落點表現卻是不一樣的。中間要經過千姿百態的形式卻殊途同歸,到了終極又會相通相同。

儒釋道如此。唯心主義唯物主義也如此。

3樓:dream

其實說起來還是蠻簡單的。首先王陽明心學是良知之學。良知是人的本質,每個人都有良知。

所以人人都可以成為聖人,也就是每個人都有成為聖人的潛力。但有良知並不代表你就是聖人。所以接下來人就必須行,也就是與知行合一有關了。

其次,知行合一也就是人按照良知的命令去實踐。比如孝順父母,尊敬兄長等等。而王陽明往往更強調人在於行的方面。

真知即是行,不行不足謂知。知行合一也就是不昧著良知而是依照良知去道德實踐。最後,良知是陽明心學的基礎。

4樓:東夷野人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實際上是混淆了知和行的概念。把知當做行,把行當做知。實際上並沒有脫離先知後行。朱熹則是直接認為知先行後。

我認為行是先於知的。我們現在的知也是古聖人行而思得出的結果。《大學》:「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者也。」

5樓:

說實話,不複雜,也不是不能言傳。就是做起來有點難(委婉說法)在心學中,本心作為最高的天道,是起點也是終點,所做的一切,不過就是在本心上下功夫而已。

知行合一的意思很簡單是知和行合併為一,懂一點就開始做,做完了,也就是都懂了。

你要理解成認識和實踐的統一也行。

6樓:張一不二

王陽明心學的核心就是「致良知」,認為人天生就有良知,不學而知。一句話概括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聽從自己的內心。這句話說起來很容易,但其實做起來很難。

當你做決定時,首先要問問你自己心裡是怎樣想的,而不是想別人覺得我應該怎樣或者說這樣做之後帶給我的利益,真的很難。個人淺見,僅供參考。

7樓:前行者

沒那麼複雜,理解起來很簡單的,分三層來講。

首先,你得明白儒學的目標是什麼?

儒學的目標,和絕大多數哲學、科學一樣,是求道,道這個東西在道家叫道,在佛家叫真如,儒家叫天理,用哲學講叫究極真理,簡單說就是一種對外能解決人類社會的一切問題,對內能排除人類內心的一切煩惱的讓人得以超脫的只在理論上存在的鑰匙。

其次,什麼是心學?

這個我自己的領悟也淺,但我的感覺是心學的關鍵是心即理,即「人心便是天理」,它的突破性在於指出了一條清晰地求道路徑,即得道不假於外物,可以通過改造自己的內心(即致良知,類於明心見性那種正方向的精神磨礪)來求。

最後,什麼是格物致知?

如果說「求道」是戰略目標,「心即理」是戰略方向,那麼「格物致知」便是戰術手段,教人怎麼具體的從一種後天的被慾望蒙蔽扭曲的「懵懂」狀態臻至『』明心=天理『』的得道狀態的,它是二元一體的,格物是現實探索,致知是內心追求,二者呈螺旋並進的整體結構(兩者是同步的,緊密相連的,互相促進的),即通過不斷地推動自己的內心思想和現實行為趨向光明,而不斷接近真理,直至最終開啟明心=天理的得道之門。

這便是王陽明身故前說的「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因為創派者逝世前找到了自己心中的真理之鑰,開了門解脫了。

但問題是它在現實中的普及往往很艱難,因為人類社會的種種慾望、壓迫和不平等這些黑暗的東西,往往會蒙蔽大多數人的內心,甚至會扭曲和抹殺掉很多人的理想,包括對光明和真理的追求。所以心學的效力對於整個社會來說其實很有限,或者說心學之途,只對心向光明,追求真理者開,不具備這樣的追求,並願意為之而身體力行的人是走不下去的。

8樓:郭錚

您真想理解可以去看網易公開課浙江大學董平教授的王陽明公開課

否則這裡一兩句話說其實意義不大。

ps:您理解不理解最重要的判斷標準是實踐

9樓:六如山人

相信自己,做自己要做的事。在做的過程中不斷體悟,然後修正繼續。關鍵是要有勇氣開始,然後你就會發現根本停不下來,2333333。

胡適,倡導白話文真的好嗎?

男人很man 一曰,須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須講究文法。四曰,不作無病之呻吟。五曰,務去濫調套語。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講對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話。白話文運動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文化運動正式開始的時間,按學術界比較共同的說法,是1915年9月以陳獨秀在上海創辦 青年雜誌 為...

請教資治通鑑屬於文言文還是白話文?

朝陽客 北宋司馬光編纂的 資治通鑑 是在宋代留存的歷代歷史資料的基礎上編輯而成的一部編年體通史巨著,當然是用標準的中古時代的文言文撰寫的呀。 西野橘岸 首先搞懂什麼是文言文吧。古代漢語是與現代漢語相對而言的,它指的是 五四 運動以前歷代漢民族所使用的語言。現今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

古詩詞是否需要白話文翻譯?

夢斷雲亭 首先我非常非常支援你的說法,現在的詩直接翻譯,確實zz。不過有些意思上比較難以理解的句子,需要適當解釋。畢竟有些詞,有些用法現代人是看不懂的。可以去看看賀鑄 六州歌頭 沒有翻譯你試試看.推鞘勇,旌豪縱,輕蓋擁,連飛鞚,鬥城東。官冗從,懷倥傯,落塵籠,薄書叢。除非你積累非常豐富,否則,至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