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肺潛水時,如何控制中性浮力?

時間 2021-05-11 21:13:44

1樓:超級水貨

練中性,不要盲目減少配重,千萬不要去和人比配重多少。初期潛水有在每一潛針對性的去潛水,20潛你就可以好好玩了。見過太多幾十,100潛都沒有中性的潛水員。

記住bcd充放氣是為了在當前深度保持中性浮力,呼吸是上公升與下降。所以先學會找到bcd的充放氣感覺,深了衝一些,淺了放一些,這個道理如果清楚了,那就多去聯絡。

2樓:汪攬子

浮力=液體密度*g*液體體積

重力=物體密度*g*物體體積

在水下影響乙個穿著全套裝備的潛水者受重力的因素主要是氣瓶內的空氣量(12L 200bar瓶滿-空大概差2.5kg)

在水下影響潛水者體積的因素主要是BC內氣的體積,潛水服的體積,肺的體積

氣瓶內的氣量變化比較慢,不考慮

潛水服體積在一定深度範圍內變化小,不考慮

BC內氣體體積設已經充到合適的程度,且在一定深度範圍內變化小,不考慮

所以這個時候影響潛水者受到的浮力的主要因素就是肺部的體積。

所謂的中性浮力就是要潛水者在呼吸過程中(吸氣吐氣,即肺部體積變大和收縮過程中),通過控制呼吸,使潛水者自己+裝備所受到的浮力(改變)保持在重力(不變)左右,從而保持深度。

假設一名潛水員保持中性浮力,填滿呼吸中用到的肺活量的一半的時候浮力和重力相等。

潛水員肺部體積隨時間變化函式簡化為V=sint

那麼這時潛水員所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差值F=f浮力-G重力和體積V成正比

即F=xV x=ρ液體*g為常數

潛水員在水中的垂向加速度a=F/m m為潛水員體重+全部裝備的質量

即a=(x/m)V 單次潛水中(x/m)幾乎也為常數

潛水員在水中的垂向速度v等於a對時間t的積分

即v=∫(x/m)Vdt V=sint 故v=∫(x/m)sintdt

v=(x/m)(-cost)

潛水員深度l等於v對時間t的積分

即l=∫(x/m)(-cost)dt

l=(x/m)(-sint)

由此可以看出中性浮力下深度l隨時間變化的函式是頻率和呼吸頻率相等,大小相反的三角函式,也就是說只要調整呼吸頻率和深度即可做到中性浮力。

在水下游動時,要保持深度不變(變化量小以至於感覺不出來),就是要使函式l的幅值減小。

理論上通過公式可以看出要麼使單次呼吸氣體的體積減小,要麼增大潛水員的質量。而實際操作中更傾向於但不完全是減少單次呼吸氣體的體積。

需要上浮時適當保持更大的肺部體積,需要下潛時適當保持更小的肺部體積,即可做到在輕微改變深度時不需要調整BC。

以上來自乙個AOW萌新,其實寫這麼些沒幾個人能看懂,某些公式的細節也為了好寫沒有寫的很嚴謹,甚至有些偏題

但是我只是想隔空反擊一下N年前初中的拿我開刀的同樣玩潛水的物理老師

3樓:吃果子的狸子

中性浮力只能靠練習,不知道你現在刷了多少瓶氣了,以我的的經驗,一般學ow的時候,教練為了防止學員沉不下去都會加配重,你可以嘗試下減配重試試,當然還有乙個捷徑,那就是公升a,aow有個頂尖中性浮力的專長,能讓你系統的學習中性浮力,我就是學完這個之後就瞬間打通任督二脈了

4樓:Padi耀東教練Ryan

控制中性浮力在於控制bcd的氣量和呼吸的速度和頻率不同深度的浮力是不一樣的,所以你到15公尺深和25公尺深的感受會不同,練習的話可以找個深水泳池練習三到五公尺都好。

在固定深度時先讓身體放鬆,平趴或直立都好,慢慢吸氣慢慢吐氣去感受身體的反應,吸要吸滿吐要吐光,就能感覺身體上浮和下沉的反應,可能你會不適應慢吸慢吐,需要常常練習才能習慣

由深到淺時空氣膨脹所以記得bcd要放氣再靠呼吸抓中性浮力這樣說能理解嗎?

5樓:Jeannette

靠肺控制呼吸是最好的辦法,教練說用bcd很low,潛水手冊上說絕對不能憋氣,但我感覺還是得憋個一秒甚至兩秒才可以,等掌握熟練之後就感覺自己是條魚

6樓:高婷婷

記得在我考AOW時的有一潛,我忘記帶配重了。下水以後才發現,而這個時候教練和潛導都已經下水了,水面上只有我乙個人,船也開走了,沒有辦法,我只能硬著頭皮潛下去。我放光了所有的氣,還是下不去,怎麼辦?

我就頭朝下,腳朝上,使勁地踢腿,還好我的體能還不錯,還真被我踢下去了。

跟上了潛導和教練以後,我竟然沒有跟教練說明我的配重沒有帶,一來我擔心教練會責備我,而來我實在是太好奇,沒有配重,我到底能不能潛水。在海浬看魚的整個過程,我都是頭朝下,腳朝上地踢動,不僅沒有掉隊,而且發現這麼做比原來帶著配重身體45°角往前遊的時候更能控制浮力,因為我的腳一直在上方,頭在下方,那麼我的腳就一直不會踢到珊瑚。我心裡還挺得意的,沒帶配重這麼好玩。

可是在上公升過程的時候,我完全控制不住了,儘管我比之前使出了兩倍大的力氣,我還是難以控制深度,迅速地網上飄,我一邊往上飄,一邊朝下伸出手向教練求救,還好教練看到我了,立馬游上來,把她身上的兩塊配重都給我 ,我這才控制住了深度,在5公尺的地方穩穩地停留了三分鐘。我很好奇的是,在最後快公升水時,教練的氣瓶裡也耗了不少氣,她沒有配重,她是怎麼停留住的呢?也許她身上還有另外兩塊配重,哈哈哈

在氣瓶內的氣還足夠多時,重力比較大,沒有配重我也可以通過踢腿來維持中性,可是當氣瓶內的氣耗得差不多時,沒有配重,中性難以維持,因此這個時候就顯現出了,你身上的裝備和配重的重要性了。這一點,對於控制中性浮力是最基礎的。

一、我們需要根據自己的裝備狀況,來選擇合適的配重。這是控制中性浮力的第一步。

那麼我們如何來檢測配重是否合適呢,就是穿上你所有的裝備,揹著乙個空氣瓶下水,把BCD內的氣全部放完,然後深吸一口氣,這個時候水位線到你的眼眉處,那麼這個配重就是比較合適的配重了。

一瓶11公升的鋁瓶被我吸到0以後做了個浮力小測試。多麼正的浮力

二、中性浮力跟呼吸的關係。

三、中性浮力跟身體姿態的關係。

我們所說的中性浮力是針對上公升和下降而言的,左右前後地移動不存在中性浮力問題。也即使說,我們只需要讓自己身體的上公升和下降的幅度減小,那麼我們的中性浮力能力就是在增強。除了撥出和吸入的空氣量以外,如果我們能夠增加身體上公升或者下降的阻力,那麼身體上公升和下降的幅度是不是能夠更有效地控制呢?

上公升和下降是乙個垂直方向,那麼我們只要增加垂直方向上和水的接觸面積,是不是就增加身體在垂直方向移動的阻力了呢?所以我們在水裡時,將身體放到水平平面上,我們就能在垂直方向上獲得上公升與下降的最大阻力。但是由於在水中我們還有水平方向的移動,而這個移動又要求減小阻力,同時要考慮如何提供最大的前進動力,因此,就衍生出了一種身體姿態叫Trim。

而學習OW和AOW時,我們在水中不動時,幾乎就是站立著的,如果踢動腳蹼,身體會和水平面呈45°或30°。所以,如果要提高中性浮力,還必須學習一種身體姿態叫Trim

在垂直方向上,由於身體與水的接觸面比較大,因此身體在上公升和下降時的阻力增大,中性能力得以提公升。

四、中性浮力和踢法的關係

請看圖。在水中自由踢時,我們的身體姿態基本都如上圖如此,和水平方向呈30°。當我們踢動腳蹼時,給水的作用力朝後下方,根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原理,水給潛水員的推動力就是前上方,因此潛水員不僅獲得了往前遊的動力,同時也獲得了往上走的推動力。

在這種情況下,若要保持中性就不容易了。

再看下圖

請注意這位潛水員的腳蹼,當她做乙個蛙踢時,她的腳蹼會朝哪個方向呢?會朝水平面的後方踢動,因此獲得了水平方向上的前進動力,垂直方向上除了重力和浮力以外,沒有其他外界的力量,她的每一次踢動腳蹼都不會在中性浮力問題上帶去干擾,且讓她在水平方向上的前進力量更加有效率。

7樓:王恩佐

很不負責的說,找個兩公尺池子,配重剛好中性,用瓶架,別用bc,泡一到兩瓶氣你就百分之八十圓滿了。

氣吐多了馬上觸地,吸多了秒漂

至於你瓶子材質用鋁瓶最好,比較虐,200bar你吸氣要多,20bar基本上就是吸氣馬上吐才能中性。

中性都是條件反射啦,多泡泡就好

8樓:Matt

我想反問題主的氣瓶數量?控制浮力包括BCD內的氣量配合自身的吸氣和吐氣。如果題主的氣瓶使用量很少,達不到很好的控制中性浮力是個很容易接受的事實,好比如學習開車,Scuba diving 是個技術工種,雖然它屬於休閒潛水。

9樓:李楠

中性浮力實際上受幾個因素的共同影響。

1 BCD

2 肺部空氣

3 水中的運動狀態

4 配重

5 體重

配重,體重一旦下水不可改變(不過在知乎這地兒還要強調一下,實際上體重在不同深度下會影響浮力),不多說。

BCD 浮力可以通過充放氣調整。

肺部空氣可以通過呼吸的深淺和緩急控制。

水中的運動狀態則看你在水中的姿態控制能力和 Fins 的使用效率。

基本原則是調整 BCD 到和配重平衡的狀態,然後保證呼吸的平緩。

真實的中性浮力並不存在,因為呼吸的因素,你在水中實際上總是處於乙個輕微上浮和輕微下沉的過程中。而好的運動姿態配合良好的呼吸可以把讓這個幅度高度可控並且非常輕微。

PADI 的基礎課程,實際上就是以達成以上這種中性浮力為核心的。早期 BCD 的充放氣是基本,在之後呼吸的控制和水中姿態的調整是重點。

總的來說,呼吸盡量深遠而平緩,這樣可以保證肺部帶來的浮力不會劇烈變化。而非必要的情況下, Fins 則應該避免提供過多向上的動力。很多不可控的上浮,都是 Fins 動力,肺部浮力等因素導致的, BCD 充氣過多反而是最不容易犯的錯誤。

另外,所有這些因素的反應,在水中都有乙個滯後的效果。所以冷靜和緩慢的處理時必須的

BCD 的充氣需要一點點的進行,斯一下,等浮力兌現。不理想,再斯一下。猛烈而快速的調整則很危險,第一次 BCD 的充氣還未兌現,你又加了 Fins 的力量,同時吸了口氣,再加了 BCD 氣量,那失控往往不可避免。

10樓:

剛開始也老練不好,

10公尺3分鐘停留老是往下沉。

後來就慢慢調整呼吸,

吸氣,吐氣,越平靜越好。

往下沉的話就補點氣,一定要慢慢的點氣。

不然就跟我剛開始似的,補多了biu一下飛上水面了。於是又迅速下去,耳壓平衡沒做好。潛完一嘴血還好那天沒碰著鯊魚哈哈

我覺得lz多練下,最後潛水時找個大牛再你旁邊看著你是哪個地方出了問題,有時候自己發現不了自己的問題出在哪。知道後然後慢慢調整。

多來幾次就完全OK的,話說練好了感覺特別奇妙。像在太空中飄一樣() 那種體驗特別棒~

今年也準備繼續高階AOW 一起共勉之

水肺潛水如何控制浮力?

lucyluo 首先,你的問題很多ow學生都會發生,你要做的 第一,檢查配重。第二,不要緊張,不要緊張,不要緊張。不要過度呼吸,自如深長的吸氣,慢慢的吐氣。在陸地上觀察自己的呼吸節奏,在水下的時候盡量保持和陸地一樣的狀態。第三,觀察自己的水下身體姿態。如果你的身體位置像海馬一樣,頭朝上,當然非常容易...

水肺潛水如何提高呼吸效率?

杜姆斯呆 只要不是因為緊張而多耗的氣就沒有必要過於在意。正常呼吸就行,靠控制呼吸量來比誰耗氣少是乙個不良風氣。以後潛得多了技術提公升了,水下動作效率變高,自然會比現在相對省氣一些。老司機們省氣也是這個原因,並不是因為他們在同樣的運動量下呼吸比你少。休閒潛水的重點是休閒,為了省氣憋得自己頭疼豈不是本末...

水肺潛水時從水面下沉是靠配重腰帶嗎

Ivan 在夠不到底的水裡保持站立姿態,放掉BCD裡的氣,吸一口氣 有經驗後可以保持正常呼吸 水與眼同高就是配重正好。此時你把氣吐掉就可以下潛了。 羅敏 具體看你的濕衣厚度和你的整體浮力情況,一般而言都需要加腰部的配重帶。當然,你也可以嘗試整合式bcd,有專門的配重倉。又或者用鋼製背板的背飛bcd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