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晉代興是什麼意思?

時間 2021-06-28 21:59:39

1樓:古陵

與晉代興的典故出自《左傳》昭公十二年晉侯以齊侯宴,中行穆子相。投壺,晉侯先。

穆子曰:「有酒如淮,有肉如坻。寡君中此,為諸侯師。」中之。

齊侯舉矢,曰:「有酒如澠,有肉如陵。寡人中此,與君代興。」亦中之。

伯瑕謂穆子曰:「子失辭。吾固師諸侯矣,壺何為焉,其以中俊也?齊君弱吾君,歸弗來矣!」

與晉代興取自與君代興

晉昭公初即位,會盟諸侯,與齊侯投壺遊戲,中行穆子擔心諸侯不服,所以有【寡君中此,為諸侯師】之語,但齊國此時也比較強大,齊景公有意挑戰晉國霸權,言【寡人中此,與君代興】。

君指當時的晉侯,與君代興可視為與晉代興。王國維所言與晉代興,是與古人爭勝之意

2樓:「已登出」

原稿上原本寫著「餘填詞不喜作長調,尤不喜用人韻。偶爾遊戲,作《水龍吟》詠楊花,用質夫、東坡倡和韻,作《齊天樂》詠蟋蟀,用白石韻,皆有與晉楚爭霸之意。」後來將「與晉楚爭霸」劃去,改為「與晉代興」。

所以原意是有一較高下,勝古人的意思。

但是這個過程裡有幾個問題需要弄清楚。

1.尤不喜用人韻,為何卻偶爾遊戲用之。

2.為何改「與晉楚爭霸」為「與晉代興」。

答1:不喜用人韻,卻偶爾遊戲用之,是因為想要「與晉楚爭霸」。原意可以理解為:

我原本就不喜歡寫長調詞,尤其不喜歡和他人韻。偶爾填了兩首他人韻詞,比如蘇軾《水龍吟》,姜夔《齊天樂》,都是刻意填的,想勝過前人。

答2:改「與晉楚爭霸」為「與晉代興」,因為想要「勝過前人」的目的是為了證明「與晉代興」。「晉」指前,「代」指一代一代的更替,「興」指興盛。

所以「與晉代興」的意思可以理解為「一代有一代興盛的文體」。(這與王國維《人間詞話》五四則已經點名了文體興衰的規律,這邊也是。)

總結:王國維和韻詞的本意是想反推「與晉代興」的合理性,如果他能勝過前人,那麼「一代又一代興盛的文體」這個觀點便要存疑了,但是他勝不過前人則正好能證明他自己的觀點。改「與晉楚爭霸」為「與晉代興」的做法,實際上是將自己的用意點明。

前人詞高,自己難以超越。前代詞高,後代難以超越。

本則後面,還有一句:餘之所長殊不在是,世之君子寧以他詞稱我。(我的長處並不在長調和用他人韻作詞上,各位君子還是用我其他的詞來評判(讚美)我吧。)

補:王國維的這個改發,真是挽救了自己的「大家」之名,如果不能潛心研究王國維,而他自己也沒有將「與晉楚爭霸」為「與晉代興」的話,恐怕後人很多會認為他自說自話,驕橫自大了。

意識與潛意識是什麼意思?

Mike 意識是什麼?到目前為止沒人能回答這個問題。但從其表現來看,意識分為顯意識和潛意識。顯意識是什麼意思?是指生命的一種基本能力,這種能力能讓事物以某種形式呈現出來,比如以光 影,以靜 響,以觸 離,以思 憶等形式在意識中呈現出某個物件。顯意識分為 他意識 和 自我意識 他意識 是指能形成關於物...

隔與不隔是什麼意思?

湘裙小姐姐 葉嘉瑩在 王國維及其文學批評 中指出 靜安先生所提的 隔 與 不隔 之說,其實原來就是他在批評之實踐中,以 境界說 為基準來欣賞 衡量作品時所得的印象和結論。如果在一篇作品中,作者果然有真切之感受,且能作真切之表達,使讀者一可獲知同樣真切之感受,如此便是 不隔 反之則 隔 以最簡潔的 池...

明與無明平等是什麼意思?

藏海尋幽 談明與無明這顯然是佛教用語。小乘12因緣一念妄動為無明乃至受愛生死環環相連。大乘心經講無無明亦無明盡。涅槃經佛欲涅槃,從初禪而四禪如此反覆尋無明而不得。佛經講明不多。壇經講對法外境明與暗相對,非與無明對。自性啟用菩提與煩惱對,佛教一般把無明與妄想分別執著 統稱煩惱 等觀。因此從語義學上看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