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說人之初性本善,那為何還要勸人向善,到底是人之初性本善還是性本惡?

時間 2021-06-02 15:43:46

1樓:Sammas

狹義來說,性本惡,有了小孩你就會明白的。

廣義來說性本善,因為那些所謂的惡是無意而為的惡,非有意而為的惡,本心純無,所以說是性本善

2樓:我就是這樣的漢子

儒家認為,氣生萬物,人也是由此而生。但是氣的分配是不均的,有的人仁心多一些,所以優柔寡斷,有的人義多一些所以不講情面等等。這就是氣稟所拘。

儒家所說的『人性』就是純粹的褒義詞,將人最善的部分提取出來稱呼為『人性』,這人性也就是五常『仁義禮智信』,人的惡是因為沒有人性,人性被我們的慾望氣稟所遮蔽。至於勸人向善,如此就很好的理解,我也無需贅言。

我們一般人理解的『人性』是人方方面面的體現,這裡自然有善有惡,但跟儒家的詞義也是完全不同了,也無法去理解儒家的性善論。

3樓:吾心永固

人之初,性本善是三字經說的,孟子只是說「性善」。並非性本善。差之一字,意離千里。

性善中的善更多的是指我們的本性被善引導從而「性善」。或者說是一種淨化自我內心的的能力。所以他們注重教化,鼓勵人行善。

但是為什麼荀子會說性惡呢?因為荀子認為人性經常會被慾望所牽引,做出不道德的事來,所以需要指定法令規矩來阻人行惡。其實無論孟子的性善或者荀子的性惡,都是以儒家的「仁」為起點的。

當然這又是另乙個很龐大的議題了。

4樓:

荀子講的是「性惡」,孟子講的是「性善」,但都可以為善。

善惡都是人性。說本來是善的,是希望人問問自己內心的深處,主動為善。說性惡的,是希望人採取什麼措施引導人為善。採取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的途徑不同而已。

其實「善惡」是被人不斷定義的。任何社會體系都在獎善罰惡。先天的人性就是不斷的複製自己而已。若think win-win則是可以為善。善惡都是人的本性,所以兩種說法都對。

內在的動機較為持久、穩定。外在的動機當獎懲、監控消失,獎懲的期望值降低時,行為就不會持續。

點燃熱情比較一勞永逸,但也不能讓人乾燒,外在的支援也是必要的。

所以三字經一開始就講「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講環境和教育的重要,這些也都沒錯。這就是各部落之內的「文化」的滾雪球效應。

客觀上,有善有惡。實踐上,倡導「性本善」更有助於「自證預言」。把雪球滾大。

我們再看一下王陽明的四句教:

「無善無噁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噁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講究的是對善惡的覺察與自己的選擇。有乙個非常強的主動性在那裡,並不是像植物一樣,性善,然後自我的「命運」就已經決定了,不需要一點判斷和實踐的勇氣。相反的,是非常存在主義的,非常耗精神、冒風險的,非常辛苦,也非常暢快淋漓的一種「選擇」。

5樓:愛上抹茶味女孩

個人理解

人之初。性本善。但人隨著不斷地成長,會受到不同的外界環境的影響,有的人可能不能堅持當初的本性善,走上歧途。因而,儒家思想還要勸人向善,堅持本性

到底人之初,性本善嗎?

冷暖自知 如果講的是降生的時候的話,是否是善還未可知。從科學的角度來說,沒有做心理測量的操作性和可行性。從佛學的角度來說,因果來回,業果繁複,很難用善惡兩個字來形容。如果問題是,人在出生的時候是否能決定以後善惡的走向,那麼我認為先天因素並不能決定發展教育。如果問題是,嬰兒是否會有傷害別人等被成年人認...

辯論題 人之初性本善,還是人之初性本惡?

與你同行 我認為,人之初,性本惡。從小到大是乙個由善到惡的過程。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生來會打洞,一句俗語就可以界定未出生的我們的性質,長大後就不一樣了。小時,我們蹲在一旁捧著吃的喝的,親朋好友打趣道,這些都給我吧,其一無一例外,沒有哪個小孩願意去分享,自私自利是從小就開始的惡。再大些,到了上學...

有誰真正懂得,人之初,性本善?

何處 人之初,性本善 來於三字經第一句,三字經是教育乙個人在古時小時候必讀的經書,短短六字道出人最初始的人性本善。這六個字是全文中心思想,也是全文之始。讀懂這六字也就等於讀懂了全文。這六字說人最開始,性格本是善良的,但先有惡才有的善。形容對人無害者為善。但由於外部原因會改變乙個人。而作者出這本經是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