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吳國怎麼稱呼蜀漢呢?

時間 2021-05-06 10:03:41

1樓:寒江雪

各位大佬,寫這個答案所信用的各種本傳及注都很好,美則美矣,有沒有考慮這麼個問題。陳壽乙個晉中國人,真的敢在史書裡稱蜀漢為漢嗎?是不是他被迫改了一些史料,原文稱漢,他被迫稱為蜀。

如果有這種可能,那你們引用的各種史料都沒什麼用了

2樓:琅邪楊文理

@重樓百尺臥玄德 說得比較清楚了,現就官方稱呼略作補充。

權雲:「近得玄德書,已深引咎,求復舊好。前所以名西為蜀者,以漢帝尚存故耳,今漢已廢,自可名為漢中王也。

很顯然,從蜀漢成立到夷陵之戰時期,東吳稱蜀漢為,夷陵戰後,兩家關係緩和,東吳官方改以漢中王代稱蜀漢。

這裡突出的是對等原則。一方面,孫權本人不過是來路可疑的吳王,如承認劉備的帝位,顯然尷尬。在雙方關係緩和的情況下,你是個王,我也是個王,認可漢中王倒無傷大雅。

橫豎你這個王是自封的,我這個……哎,今朝天氣挺勿錯啊_(:з」∠)_

其次,孫權本人曾是漢臣,又一直以此自居,在漢帝退位後,江左猶稱建安,走馬樓吳簡中的建安紀年一直到了二十七年。如果承認蜀漢是漢,劉備是漢帝,無疑自居臣下,顏面盡失。

當然,孫仲謀也不是不能臣,如果劉備東征勝利,孫權打大魏吳王為大漢吳王,那倒是一望可知的事。

最終在孫權稱帝,東西並尊後,此一問題再無障礙,因此嚴肅的官方檔案中出現了【漢之與吳,雖信由中,然分土裂境,宜有盟約】的描述。

總之,夷陵戰前,東吳官方稱蜀漢為,夷陵戰後,兩國,稱漢中王,二帝並尊後,稱

3樓:死魂靈

@重樓百尺臥玄德 的答案已經總結得很完善了。夷陵之戰以後吳蜀重修舊好,到孫權稱帝時雙方應當是互相承認帝位,此時吳國在最正式的場合,的確是稱蜀漢為「漢」的;其他場合多有不同的其他稱呼。(夷陵之戰以前的情況參見@慫山所引的材料,孫十萬對此有過表態)

另一位匿名使用者提到鄧芝的「臣今來亦欲為吳,非但為蜀也「,認為陳壽可能會更改材料中的稱呼;但其實並沒有明顯的證據證明陳壽會這樣做,他在自己的敘述中的確會根據晉朝官方立場來決定稱謂(司馬宣王、先主、權等等),但在引他人話語(特別是傳主)的時候,還是能做到忠於本人立場的,並不像裴注裡引個《曹瞞傳》都要稱「太祖」。

我同意@慫山的觀點——就連蜀中國人自己,在最正式的場合(詔書、盟約條文等)以外,也是同陸機《辯亡論》中一樣將「蜀」「漢」混用;正如戰國時期按照首都位置把魏國稱為「梁」一樣,雖不是正式稱呼,但並不是一種特別忌諱的做法。

當時人可能根本沒有後人對待名稱的那份執著。比如台灣問題,現代人在稍微正式的場合,就會依據自己的政治理念把「台灣」、「中國」、「中華台北」之類的名分看得很重,但秦漢時期很可能根本沒有這麼絕對(當然他們也一定是有所偏好的);很可能是到了南北朝,甚至是宋代,有了強大的遼、金王朝作為鄰居,這種稱呼上的事才變得重要起來。

4樓:重樓百尺臥玄德

外交等正式場合稱漢,其它一般稱蜀。或者乾脆劉氏。

孫權稱帝,陳震往賀,造為盟曰:

《尚書》有告誓之文,漢之與吳,雖信由中,然分土裂境,宜有盟約。

稱蜀是很常見的。

是歲,步騭、朱然等各上疏雲:"自蜀還者,鹹言欲背盟與魏交通,多作舟船,繕治城郭。又蔣琬守漢中,聞司馬懿南向,不出兵乘虛以掎角之,反委漢中,還近成都。

事已彰灼,無所復疑,宜為之備。"權揆其不然,曰:"吾待蜀不薄,聘享盟誓,無所負之,何以致此?

又司馬懿前來入舒,旬日便退,蜀在萬里,何知緩急而便出兵乎?昔魏欲入漢川,此間始嚴,亦未舉動,會聞魏還而止,蜀寧可復以此有疑邪?又人家治國,舟船城郭,何得不護?

今此間治軍,寧復欲以御蜀邪?人言苦不可信,朕為諸君破家保之。"

鍾離牧問朝吏曰:

西蜀傾覆,邊境見侵,何以御之?

零陵太守殷禮言於權曰:

襄陽、壽春睏於受敵,長安以西務對蜀軍, 許、洛之眾勢必分離。

張悌:今閹宦專朝,國無政令,而玩戎黷武,民勞卒弊,競於外利,不修守備。

有時候乾脆叫劉氏。

撫夷將軍高尚說牧曰:

昔潘太常督兵五萬,然後以討五谿夷耳。是時劉氏連和,諸夷率化。

賀邵上奏曰:

劉氏據三關之險,守重山之固,可謂金城石室,萬世之業,任授失賢,一朝喪沒,君臣繫頸,共為羈僕。

陸凱上疏曰:

又益州危險,兵多精強,閉門固守,可保萬世,而劉氏與奪乖錯,賞罰失所,君恣意於奢侈,民力竭於不急,是以為晉所伐,君臣見虜。

(從陸凱的上疏中,劉氏應該指的是蜀漢,而非僅僅指劉先主劉後主。)

陸機的《辯亡論》倒是既稱漢又稱蜀的:

昔三方之王也。魏人據中夏,漢氏有岷、益,吳制荊、揚而奄交、廣。

昔蜀之初亡,朝臣異謀,或欲積石以險其流,或欲機械以禦其變。以上。

5樓:素塵

蜀吧。《三國志·吳主傳》:權揆其不然,曰:「吾待不薄,聘享盟誓,無所負之,何以致此?又司馬懿前來入舒,旬日便退,蜀在萬里,何知緩急而便出兵乎?······

《三國志·鄧芝傳》:權果狐疑,不時見芝,芝乃自表請見權曰:「臣今來亦欲為吳,非但為蜀也。

」權乃見之,語芝曰:「孤誠願與蜀和親,然恐蜀主幼弱,國小勢偪,為魏所乘,不自保全,以此猶豫耳。」芝對曰:

「吳、蜀二國四州之地,大王命世之英,諸葛亮亦一時之傑也。······

《吳錄》曰:是歲,蜀主又遣鄧芝來聘,重結盟好。權謂芝曰:

「山民作亂,江邊守兵多徹,慮曹丕乘空弄態,而反求和。議者以為內有不暇,幸來求和,於我有利,宜當與通,以自辨定。恐西州不能明孤赤心,用致嫌疑。

孤土地邊外,間隙萬端,而長江巨海,皆當防守。丕觀釁而動,惟不見便,寧得忘此,復有他圖。」

三國時期蜀漢為什麼不設史官?

何威憲 其實記得以前就在知乎上看到過姬軒亦和酋長兩位大神關於這個問題的文章,待會去翻翻。我個人覺得,可以肯定的是,蜀漢絕對是有史官的。黃粱兄的回答裡也提到了 史官言景星見,於是大赦,改年。後主傳 黃氣見自秭歸十餘里中。先主傳 後十四年夏,還成都,成都望氣者雲都邑無宰相位,故冬復北屯漢壽。費禕傳 還有...

三國時期蜀國為什麼不聯合魏國滅吳國?

親魏吳王 孫權舔著臉說要為曹操 討羽自效 結果曹操轉手就把訊息透露給了關羽 孫權又舔著臉說要為曹丕 請往撲掃 劉備,結果夷陵打完半年不到曹丕的大軍就圍住江陵了 不然答主以為孫權為啥要主動向劉備遞橄欖枝,你說他真的就不想乘勢進取西川?那麼反過來說,劉備打贏了夷陵就能避免被曹丕襲其後的局面?那既然不能避...

如果三國時期蜀漢統一三國,會不會自此以後就被人認為「天命在漢」?

小陳 雖然沒有一統天下,然,昭烈帝卻讓漢室多長存了近半個世紀,這難道還不能算是成功了嗎,如果不算成功,那也成功了很大一片了。凜凜人如在,誰言漢已亡。 天命存在的意義就是用來被推翻的。漢末魏晉之際流行讖緯,權臣當道 皇權更替,反正哪哪都能跟讖緯扯上點關係,通過讖緯來證明自己的合法性。不過這東西唯一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