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三國時期吳國給人一種沒有什麼純粹奇謀之士的感覺?

時間 2021-06-02 00:19:51

1樓:

東吳最神奇的是智將迭出,四大都督薪火相傳,死了陸遜陸抗還能頂上,潘璋丁奉也都有顯赫戰績,甘寧英勇善戰也能獻策統一荊益,東吳大將很多能文能武,這點是真牛。

文臣嘛,那個建議孫權遷都建業的是張紘吧?也挺有眼光,江東是應定都南京,建業就是南京。

張昭諸葛瑾顧雍也很強啊。

江東還是人才濟濟的,這點肯定。可惜就滿足做個割據政權。

2樓:O Tao

東吳從孫策開始就是軍閥聯盟型的國家,就算是靠出謀劃策混出名來的,比如諸葛瑾諸葛恪父子,魯肅,步騭,早晚也是封你一大塊私有軍隊,讓你去當軍閥。只有當了軍閥,他才能成為東吳國家機器的一部分。在整個東吳歷史上,有相當影響力卻從未當過軍閥的,可能只有張昭(長期為相),張紘(長期出使魏國為大使)和顧雍(長期為相)。

東吳晚期衰弱的根本原因,是軍閥和朝廷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孫皓時期)。

這種框架在三國演義的基礎上編故事的時候,基本上都變成了武將了。東吳的一些奇謀都出自這種軍閥,比如周魴騙曹休的這個奇謀,在三國歷史上也是濃墨重彩的。可是我們很少會把周魴放到奇謀之士的框架裡去。

3樓:M3小蘑菇

可能跟吳國的兵制有點關係

吳國是三國中軍事集權程度最低的,大量軍隊作為將領的私兵存在,這種環境下純謀士的存在感就比較低,就像西方中世紀有存在感的一般也是國王和領主

4樓:灰姑娘的姐姐

對於魏晉的士族來說,帶兵打仗並不是特別光榮的事情,司馬炎和胡芳互噴對方是將種,杜徵南也要「累陳家世吏職,武非其功」。但是吳姓卻會誇耀自家「文德熙純懿,武功侔山河」,「以文武熙朝」我想兩邊士族文化上的差異也是原因吧。

5樓:麒麟兒

在東吳把持政權的是四大家族,為了維護家族勢力,四大家族的人才應該會強勢一些。乙個純粹的謀主,端得起兵權,維護的了自己家族的利益嗎?他們不能靠互相牽制謀利,只能統政謀德兼修。

不過諸葛恪應該算是乙個謀主吧。就好比蜀人李嚴,代表東州的勢力必然要手握兵權,不然自身難保。

6樓:烏木護手騎士

因為東吳謀士大都文武兼備啊……

定計取荊州,破七百里連營的陸遜

白衣渡江的呂蒙

雪中奮短兵的丁奉

還有周瑜

只能說東吳人才比較全面吧……

7樓:小胖916

當年明月有本書叫《明朝那些事》,書上的很多內容,我都只能記個大概了,但有一點,我記住了,他說讀史前,先搞清書是誰寫的,寫書人的背景,年代,職位,書裡的某些問題,就不問自解了(大意如此)。

其實史書上的,關於戰爭、謀略、秘談等事件的記錄是水份最高的。可信度不高。關於上述事件的記錄,可能只有結果是真的。

8樓:滅度

這事和各個國家的政權結構有關。

題目中所說的荀彧、荀攸等所謂謀主,實際上就是只出謀劃策,但不帶兵打仗,起蕭何、張良之功的那種,這種人才在魏蜀兩國比較常見,因為這兩國的政權內部都由於各種原因(主要是奉行申韓之術)實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文武分治,也就是謀士未必掌兵權,將領帶兵但不參與朝堂議政之事。

而東吳的這種文武兼備、在謀劃策略的同時也領兵打仗的情況的出現,固然和世家大族的所謂部曲有關,其實也與當時的社會氛圍密不可分。東吳在這一點上,和河北袁氏很像,麾下肱股都是「上馬治軍,下馬治民」,譬如河北的田豐、沮授等都曾領兵,審配更是在曹操的包圍下守了半年鄴城,東吳的周魯二位都是文武全才,陸遜更是出將入相。而我個人認為,之所以東吳和袁氏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孫袁兩政權都是依附世家大族而得以立足的。

孫權在繼位之時,為了讓孫氏政權江東化,費盡心思拉攏結姻等等自不必論,就連作為早期北來士人的周瑜和魯肅也都是大族子弟,而袁紹,本人就是四世三公之後,能兵不血刃拿下冀州,也和自己高門身份有一定關係。

而且最重要的是,無論是孫權還是袁紹,對於本土世族都是厚待和縱容的。孫吳有領兵復客製,光明正大的將原本屬於國家的屯田客賜給世族,曹魏雖然也有類似的制度,可畢竟是在晚期才出現。而袁紹呢?

「袁氏政寬,在職勢者多蓄聚」,這個政寬只怕不僅僅是對百姓,也是對世家大族的優容。

相應的,世家大族勢力龐大,部曲眾多,除了決策之權外,想更進一步掌兵權,也不是什麼稀奇事了。

曹魏和蜀漢之所以沒有出現這種情況,原因如下。

曹魏政權中固然也有很多世家大族的子弟,如潁川荀氏,河內司馬等等,但曹操本人對於世族是頗有排斥之意的。儘管如陳寅恪所提出的「法家寒族政權」如今用來形容曹操未必準確, 但從其先後頒布的戶調製,求賢令來看,至少曹操不願意完全依賴於所謂的世家大族,這也是為什麼曹魏的兵權多由夏侯氏、曹氏等曹操的嫡系所掌控,乃至於曹爽恃兵權可與司馬氏對峙。

而蜀漢則又不同。西蜀之地,畢竟地處偏遠,開化程度不夠,蜀中的所謂世族,是難以和中原正朔的世家大族相比擬的(衣冠南渡後,吳人尚且慕北音,更何況蜀人了),再者劉備作為外來政權,在荊襄也自有一套班底,而蜀地世族又相對而言根基薄弱,因此在劉備入蜀後,一直到諸葛亮攬權時,對蜀中世族禮待之餘,也不乏打壓和防範。

曹魏和蜀漢國情雖不同,卻都造成了政權不過分依賴世家大族的結果,這也是他們和孫吳乃至袁氏的差別所在,後者則已然顯出了門閥政治的雛形。

其實題主若再往後翻翻書,便會發現,東吳的情況已經算好了,到東晉之時,「王與馬共天下」,那才真正是士族門閥政治發展到了巔峰,至於這一程序,究竟是「歷史的必然」,還是「洪流中的插曲」,就不是我們所能得知的了。

9樓:陰差陽錯

應該與東吳軍隊結構有關。最初有能力完成整合的孫策去世後,孫權上台後便側重於政治整合,於是便是之前戰爭狀態下的部將式,純粹的謀士便只需要在部將下效力,至於孫權手下只需大的戰略家即可。當然這也只是部分原因。

10樓:蘇沉船

因為人家走的是文武兼資的路子……黃蓋以孝廉出身,詐降火攻正是其計。

魯肅統江湖豪傑知名於世,習武才是其人本行,但卻以謀略知名天下。甘寧是江湖豪傑出身,為人任氣,卻不失有奇謀妙計。

朱然、全琮除了以大督身份領兵外,還身兼軍師之職。你以為朱桓、徐盛是一時智將,其實人家就挺虎的。

你以為陳武是孫吳悍將,其實人家也是大族出身,一時英傑。潘璋似是悍將一類,實奇謀在諸葛瑾之上,幾乎複製夷陵、赤壁之壯舉。

征戰多年的呂岱被調到武昌代潘濬處理荊州政務,以行政著名的潘濬討伐五溪蠻也不手軟。

再就是諸葛瑾、步鷙(原字手機找不到)雖然不擅長軍事,卻也是智謀之士,並兼領部曲,還能讓子弟世襲。

就是那呂蒙、蔣欽原本只是國之爪牙一類人物,為了適應大環境,也要讀點書。

三國時期蜀國為什麼不聯合魏國滅吳國?

親魏吳王 孫權舔著臉說要為曹操 討羽自效 結果曹操轉手就把訊息透露給了關羽 孫權又舔著臉說要為曹丕 請往撲掃 劉備,結果夷陵打完半年不到曹丕的大軍就圍住江陵了 不然答主以為孫權為啥要主動向劉備遞橄欖枝,你說他真的就不想乘勢進取西川?那麼反過來說,劉備打贏了夷陵就能避免被曹丕襲其後的局面?那既然不能避...

三國鼎立,為什麼只有吳國堅持到了最後?

哈里謝頓 當初曹丕要是聽了劉曄的,沒準最先就把吳國滅了。魏國就不說了,李代桃僵,司馬氏是逐漸取代魏國的。蜀國和魏國是死敵,而且軍事鬥爭頻繁,姜維頻繁伐魏,應該搞的司馬昭也很難受。姜維沓中屯田,司馬昭覺得君臣不和,不能錯失大好機會就分兵伐蜀了。關鍵時候,鄧艾偷渡陰平,致使蜀國滅亡。姜維用計,最終伐蜀的...

三國時期蜀漢為什麼不設史官?

何威憲 其實記得以前就在知乎上看到過姬軒亦和酋長兩位大神關於這個問題的文章,待會去翻翻。我個人覺得,可以肯定的是,蜀漢絕對是有史官的。黃粱兄的回答裡也提到了 史官言景星見,於是大赦,改年。後主傳 黃氣見自秭歸十餘里中。先主傳 後十四年夏,還成都,成都望氣者雲都邑無宰相位,故冬復北屯漢壽。費禕傳 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