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什麼沒有幫劉備統一天下?

時間 2021-05-08 13:56:25

1樓:QQ哦

呵呵!天下第一人的戰略家批語,根本不需要多做解釋:「蜀漢之滅亡,其始誤於《隆中對》,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敗。」

2樓:有蘿莉

這要看夷陵之戰後劉備留了個什麼樣的爛攤子給諸葛亮啊。

第一次北伐的時候曹魏大驚,為啥?因為都以為夷陵以後蜀漢能生存下去就不錯了,壓根就沒想到還有能力組織兵力進攻大魏!

3樓:花千枼

諸葛亮的策略是東和孫權,北拒曹操,敗就敗在了東和孫權,自古以來聯盟都不可靠,隨便一點矛盾就背後捅刀子,荊州丟,關羽死,劉備死,張飛死,民心已變,氣數已盡 ,而且阿斗好幾次召回軍隊。錯失良機!

4樓:逸雨青楓

三分天下~《隆中對》提出,並一步步實現。北方曹操勢大,江東孫權三代固守,都不易與。入西川,奪漢中,蜀軍威震天下,然而,關羽失荊州,彝陵大敗,秭歸蹉跌,蜀勢弱、偏仄,劉禪庸碌,偏聽宦官,實已難成霸業。

出師未捷,秋風五丈原後,蜀大勢去矣。

5樓:無相小僧

腐儒的腦袋還是侷限性非常大。另外後勤也確實吃不消,只能打西涼,這一邊不能往東直接進攻城門。主要原因還是劉備當年沒有直接統一南方。

6樓:三國的魏

因為劉備實在是實力不夠。從蜀國的國力來看是三國中最小的。首先是地盤,蜀國的主要疆域其實就是益州,也就是四川,地盤太少。

四川的地理環境是守有餘而攻不足。然後是經濟實力,地盤小所以經濟也不行,不像大魏,整個北方都是人家的,怎麼比。所以諸葛舉全國之力北伐,而魏國應對的游刃有餘,還能抽出手來防範東吳。

所以實力才是決定戰爭勝負的根本因素,實力不濟失敗是必然的。個人的才華決定不了戰爭的最終走向。

7樓:心沐千歌

很簡單,因為天下大勢和歷史程序都不是由乙個人說了算的,凡人能參透天意?站在諸葛亮的角度。諸葛亮已經做了所有自己可以做的。這就是原因。你想問具體為什麼沒有統一?

那就按照隆中對來說,所以從關羽死了,夷陵之後,就基本沒戲了,諸葛亮還來不及幫助劉備,劉備自己就先掛了,設想的再好,還是抵不過意外,就這麼簡單。

8樓:北國風光

劉備統一天下?這種情況根本不可能出現!不要太迷信三國演義了。

即使五虎上將擴張到十虎上將,劉備臥龍鳳雛法正等等長命百歲,蜀漢集團統一天下的可能也很小。

具體原因如下:

1、最主要的一點:皇權正統在許昌。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這不是一句玩笑,即使到三國後期,在曹丕稱帝之前,劉備和孫權都是漢臣,依然受到皇權的鉗制,他們和曹魏在邊界掙個地盤,搞個摩擦,這沒問題,但是如果大舉越界進擊,這就是造反。

造反的人被誰擊殺都不為過,想想當初關羽威震華夏的時候,孫權為什麼悍然偷襲,就是這個道理。

在曹丕稱帝前,天下的格局是漢朝和兩個割據諸侯。直到曹丕稱帝,才打破這一局面,開啟三國時代。

想想看,所謂眾望所歸,歸的就是曹丞相把持的漢室,而不是曹丞相,這也是曹操遲遲不敢僭越稱帝的原因。

劉備其實也一直在等曹操稱帝,這樣才可以趁著尚有餘年,藉著曹操稱帝而師出有名的機會去博一把。

想想劉備為什麼派關羽鎮守荊州,又對關羽南北樹敵而放任不管,絕不是劉備要放棄關羽,或者壓不住關羽了。

劉備代表著蜀漢集團,故意疏遠關羽,其實是在唱雙簧。關羽南征北討一直攪動曹操和孫權的神經,讓這兩位不能踏實,說白了就是攪屎棍,而劉備則在四川漢中養精蓄銳,壯大實力,他在等機會,等到曹操篡漢,師出有名之時,隨即揮兵東南,兩路齊出,直指東吳。

同時分兵一路牽制曹魏南下,等拿下東吳,形成南北之勢,到這個時候,劉備藉著漢室後裔的號召力,擊敗北軍還是有很大機會的,可惜,關羽戰死,荊州失陷,統一天下的機會之門基本關閉了。

2、諸葛亮的隆中對說實在的的確很靚,然而對以仁義立身,且又是漢室後裔的劉備而言,卻無法按部就班,必須以待天時。事急,則立身衰微,有損名節;事緩,則貽誤戰機,勞師費糧。

相信諸葛亮的隆中對配給小霸王,應該會妥妥的快速形成南北局面,但小霸王懟不過曹操,反而會加快曹魏的統一,繼而讓曹操有生之年過過皇帝癮。

再說隆中對,戰略方向有了,可惜就是沒有能夠匹配劉皇叔的戰術啊,害的皇叔憋的臉紅脖子粗的還做了一把偽善,才收了四川,這一等等的可是皇叔的大好青春啊,緊接著,皇叔大戰曹操於漢中,拿了漢中地,才有了喘息的時間和空間。

休養生息有了,又有關羽在攪屎,可惜也沒有等來所謂的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云云這樣的機會,反而是關羽死了,荊州失了。

也就在這個時期,天下有變了,曹丕稱帝了,北伐之機已現,所以劉備藉著為關羽復仇之名直撲東吳,意欲一舉拿下東吳,直接促成南北割據,然後自己由荊州出發,另一路由鎮守在荊州的諸葛亮出祁山,直逼許昌。在這個時候,其實劉備的戰略方向和依然是正確的,然而失敗了,這也不怪劉備,就怪那該死的風,這叫時也命也。

這一回裡,劉備成功的前提是,戰勝東吳,然而這個難度可實在不低啊,雖說號稱四十萬,然而沒有荊州的牽制,如果戰鬥不能速戰速決,很可能會被魏國分兵擊之,二打一,直接是有去無回啊。

所以這一回後,劉備集團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3、最後說一下如何才能促使劉備集團一統天下的思路。

結合後世的角度看,隆中對的戰略設計堪稱經典,但不完美,就差乙個曹魏篡漢,師出有名,這個機會只要不出現,劉備就不可能一統天下。

因此,思路如下:

第一、劉備親自鎮守荊州,因為荊州決不能失,也因為劉備與東吳的女婿的關係,能夠真正的做到外結東吳,內修政理。而以荊州的位置,以劉備的仁義,則有機會吸收更多的人才,不至於像三國後期那樣的廖化做先鋒了。

第二、成都留給關羽,舞台設在漢中,北可取關中,出祁山可以逼近許昌。這樣,曹操的頭風犯的快,曹操的重兵必然會傾斜到關中祁山一帶,這樣的話,不論是荊州還是東吳受到的壓力都小一些,因此,就勢而言,曹魏已經不是絕對的強了。

如此一來,曹操面對四個方向的威脅:關中、祁山、荊州和東吳。

相信曹操一定不會好過,而劉備有三處得手的可能,孫吳僅僅一處。這種情況不管哪一處有變,都會極大的促進曹營生變,甚至回到隆中對所說的天下有變的時機中。

就按演義的手法來想想一下,劉備攜張飛駐守荊州,諸葛亮攜趙雲平定南蠻和培養人才,關羽馬超黃忠取關中,成王勢,俯視曹魏,再然後東出洛陽,不就是秦掃六合的套路嗎?

9樓:seven

因為蜀國本身實力很弱勉強利用天險地形,才能勉強和東吳曹魏形成鼎力之勢。蜀國最強盛的時候也就是佔下西川的時候,那個時候蜀漢政權佔益荊兩州大勝之師號稱數十萬之眾。不過在關羽丟了荊州後劉備率軍攻打東吳之後就大勢已了。

10樓:節點學士

時也命也

話說得臥龍鳳雛者,可得天下。

劉備到死也沒能一統天下,不得不說造化弄人。

首先,說起諸葛亮,他出山的第一策是隆中策,可見當時劉備的實力,根本沒有一統天下的實力。

只能退而求其次,占個三分天下。

第二,雖說亂世出英雄,但當時的英雄太多了,那個不是驚才豔豔。曹營有司馬懿,吳家有周瑜,各方實力就數蜀漢最弱。

第三,得民心者得天下,曹操將北方治理的很好,民心屬於他的;江東也是一片太平,當諸葛亮喊出口號匡扶漢室時,並不會再有百姓跟隨。漢末打仗打了幾十年,好不容易有幾年好日子,人心思變了。老百姓的想法很簡單,只要有口飽飯吃就不造反了,口號喊得再亮也沒用。

所以諸葛亮六出祁山也不會有什麼效果,只會增加蜀漢的負擔。

到了這個相對穩定是局面,最後肯定是誰強誰贏,不巧,蜀漢最弱的,所以不滅就不錯了,還想統一就不可能了。

11樓:禁與千尋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諸葛亮沒有幫劉備統一天下,是因為劉備起步太晚了,基礎條件不好。

但是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劉備一樣做到了三分天下。

只是後來的幾部沒有走好。

例如關羽沒有守住荊州,劉備又在夷陵慘敗。

歷史上多的是這種,自己盡力了,奈何天意如此。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12樓:南非大黑

有很多原因,統一天下需要佔據天時地利人和三方面,缺一不可。

很明顯,諸葛亮與劉備最多也就佔人和這一方面,主要是劉皇叔對百姓比較體恤愛民如子,在當時賢德之名廣為傳播。可惜後來劉備傾盡蜀漢之兵,出兵東吳,敗逃白帝城去世,蜀漢就已注定喪失了統一天下,匡扶漢室的資本。在加上後主阿斗昏庸愚笨與彼時的敵國君主曹丕、東吳孫權相差甚遠。

再加上巴蜀國力不如魏國之強大。且後期蜀中無大將,缺乏將帥之才。縱使諸葛亮天縱之資,僅憑一人之力也於事無補,無力回天。

況且魏國吳國也不乏頂級謀士,諸如司馬懿張昭周瑜之流。如此一來,天時地利人和都已喪失,想要在這天下博弈中殺出已無絲毫可能。國力人力物力都不及魏國,如何與之爭鋒,再來乙個諸葛孔明也於事無補。

13樓:大型貓科類

結果論的話,就是能力不夠,雖然諸葛亮已經可以說是歷史上最傑出的人才之一了,但是失敗就是失敗。

陰謀論的話,其實三國裡面三家都有諸葛亮家族的人,所以其實以諸葛亮的才智自然是看得出曹操才是優勢方,只是家族都要下注,諸葛亮分到了劉備而已。

實力論的話,就是劉備起步太差,其實諸葛亮出山的時候真正能定鼎天下的地方早就被分的差不多了,已經沒有什麼餘地了,說到底諸葛亮能給劉備謀劃一片基業已經很不容易了,最後失敗也是很正常的事。

14樓:心兒

當時劉備最弱,需要休養生息,以圖後效,不宜連續出戰.......兩不得罪,讓魏、吳打吧......最後漁翁得利。

劉備意氣用事打吳國,結果被陸遜火燒連營......最終白帝城託孤。

沒了劉備,諸葛亮擺不平內部,張飛也不聽他的,只能靠窮兵黷武來抓住兵權,培養了馬謖、姜維兩個人,結果馬謖還撞上了強大狡猾的司馬懿......六出祁山、兩次伐魏都沒有成功........。

被滅了純屬一系列的戰略性錯誤。

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蜀地,易守難攻,適合休養生息,自古從南向北統一的也只有元朝成功了,因為有火器。

15樓:

統一天下那是曹操袁紹董卓等人野心膨脹的野心家幹的事,免不了自相殘殺、橫徵暴斂,這都是古代帝王的慣用伎倆,輪不到劉備去和他們爭肉分羹。那就更別說諸葛亮了,孔明能與帝王相角已是危在旦夕之時,而魏國君主早就昏庸無能、不諳世事,孫權也是軟弱無能、沒有野心、不圖霸業之人。唯獨司馬懿一心想要統一漢世成立新邦。

古代帝王不過為了沽名釣譽、實不及項羽之鼠輩狂徒,何及劉邦之偉岸高明?

給諸葛亮或者郭嘉30年陽壽,誰統一天下離譜?

不訴離殤 統一天下,自己所在的勢力要有實力,這是前提,其次自己也要有能力。乙個能力不出眾的人,去領導乙個強大的團隊,這個團隊很可能會分崩離析 乙個能力很出眾的人,去領導乙個實力較弱的團隊,個人會很累,但有機會做大做強 三國之所以是三國,是三方領導比同期的人識人能力要強。也就是我知道能力上限在哪,你能...

諸葛亮統治蜀國11年,而劉邦7年統一天下,李淵5年,朱元璋從扔掉討飯的碗當兵算16年。是不是過譽太多?

南書房1966 李淵五年得天下,首先人家祖宗好,是關隴貴族,八柱國之一,隋文帝的表弟,三親六故都有勢力,加上幾個好兒子,好侄子,好兄弟,有錢養了一幫好門客,自己還有兵權。聽評書隋唐演義過癮,秦瓊賣馬,瓦崗寨一爐香,十三條好漢排名是打出來的,等都打累了,李世民出來收拾殘局,天下就性了李了。 天下分久必...

諸葛亮幫曹操5年取天下 幫劉備只能三分天下 為什麼呢?

諸將死戰非我之功 荀彧當時對漢獻帝都說天下難定。你居然告訴我有諸葛亮五年就能安定了。厲害了,如果諸葛亮真有這種能力,我們還爭什麼。宇宙第一謀是諸葛亮啊。諸葛亮打的仗我還真就看不出來他是在打仗,這明顯只是擾邊啊。動用二十萬人就為了擾個邊,我還真不敢相信他能幫曹操安定天下。光有內政沒有外武就能安定天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