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漢語的動詞賓語和介詞賓語有什麼區別嗎?

時間 2021-06-01 07:11:58

1樓:poem

雖是舊題目,但剛想到可以怎樣解釋,於是來回答一下。

這題涉及的其實是另乙個問題:先秦雖然有「以+名詞+動詞」的結構,但並無「以+之+動詞」的結構(類似的意思一般只直接寫為「以+動詞」)。而「以+之+動詞」的結構,是中古文言裡後起的(具體時代待考證,至少我看到唐代的文字裡已有)。

於是,題目裡的句例「未之能以服」、「未之能以出」的「之」,依然是動詞「服/出」的賓語,而非介詞「以」的賓語。其對應的肯定態的句式是「能以服之」、「能以出之」。其中的代詞「之」,所指代的是「先君之服」、「先君之器」。

原文的上下文是:

「昭公曰。以吾宗廟之在魯也。以我守宗廟在魯時。有先君之服。未之能以服。有先君之器。未之能以出。敢固辭。」

其中,「以服的以」的賓語其實是「吾宗廟之在魯也」、「我守宗廟在魯時」(跟前兩句的「以」的賓語一致),「以服的以」表示的是「因為/由於/憑藉(某種情況)」。

2樓:素大人

首先把倒裝句變更為我們正常的語序,分別是

1.未敢服之

2.未能以之服()

注意這裡句1的之是服的賓語,在句法分析裡是動詞的補足語位置。而句2的以之,是介詞短語,指的是服的方式,從句法分析上,處於修飾語位置。賓語位置被省略了

上古漢語是怎麼過渡成為中古漢語的?

明朝的口音類似於現在南方一些方言,那麼清朝的口音,也就是大致的北京口音是怎麼形成的呢?我們中中國人學英語有中國口音,日本人學英語有日本口音,所以可能北京話就是滿族口音的漢語。普通人自然會學習統治階級的口音,所以整體口音慢慢就發生了變化。所以我覺得南北朝時期,由於北方被少數民族統治,統治階級所說的帶有...

從上古漢語到中古漢語,聲母和韻母的演變有哪些能讓外行和初學者匪夷所思的地方?

般若波羅蜜多 上古的復子音聲母中的或者 r 應該是有的 我甚至認為存在著 和 r 的對立 相信直至南北朝甚至隋唐時期仍然保留在閩語中。這個 後來在閩南話中變成了 介音,至今仍然保留在南音 南曲 的唱腔中。如 八 雞 街 底 先 間 等。這個 介音在現代閩南話口語中只保留在極少數方言點中,而在漳州和泉...

在漢文訓讀中,是否忽略了古漢語中的賓語前置?

楊微粒 沒錯,以何至此和何以至此的漢文訓讀是一樣的。另外,與其叫賓語前置倒不如說上古漢語就是這個語序。另外,不全知 全不知 的漢文訓讀也是一樣的,都是 全 知 可以不用。找日文網頁,兩種都有而且都可以說通。還有使用 的。鴻門之會 史記 解說現代語 口語 訳 鴻門 會 鴻門之會 現代語訳解說 項羽本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