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漢語的上古音和中古音是如何考證出來的?

時間 2021-05-07 00:40:14

1樓:走走縷縷

這不是我寫的,我只是我們老師課堂ppt的搬運工。老師叫宮欽第。這是個好玩的老師,只不過我音韻學聽不太懂。ppt也是他自己寫的。我只是個搬運工。我這只有中古音的(-ω-`)

2樓:Zhihong

斗膽班門外提乙個問題。

是否能利用古音,以改變單詞拼寫形式的方法,來減少拼音書寫中文時的同形詞的數量,使閱讀更容易。

現代漢語除了鼻音,都是開音節,乙個聲母加乙個韻母。如果在單詞或語素後新增不發音子音字母不會影響拼讀。即使改變某些聲母也是不會影響拼讀的。

例如,"感恩"如果寫成 "gam』en","清楚"寫為 "cingchu" ,"精神"寫作"zingshen",「眼鏡」 寫為「nganging」, 」拼音」 寫成 「pinyim」 等。

漢字最殊勝的地方,就在於形體獨特的字多,便於區別同音語素,儘管同形的通用字也是多如繁星不可數計。如果能按一定的原則分化一些拼音詞的樣式,那無疑是有幫助的。

如可以參考粵語,分尖團音,加入聲字母等。

網上有沒有和古音有關的資料?

3樓:詣丁

現在的上古音構擬方案,有乙個共同的毛病:音節太複雜。

古人發音的能力比今人強很多?那麼多的復子音與復合母音的組合,顯然有問題。

韻頭與聲母有關係,可能是後來因為聲母的影響而產生的。

韻尾的形成與發音時的情緒和表情有關係,也可能是後來分化出來的,韻尾也可以再分化,比如通過鼻化而異化。

韻頭和韻尾,在清晰化(即具備了辨音的基本聲學條件)之後,才可能泛化而具備實際的辨音功能。

4樓:懷劍聽雨

個人認為,文字並不是全由漢族傳播開去的,文字最早是作為簡筆畫的圖騰而產生的,受到華夏文化輻射的都有自己的漢字圖騰,從而形成本民族的獨有漢字,比如苗族(螚)和日本(竜)的一些獨有漢字,部分很明顯涉及古老的傳承。那麼對於同乙個漢字,很可能各族擁有自己的傳承讀音,這也就是漢字多音字的由來的主要原因,比如翟zhai音狄di。甚至有的地方,對乙個漢字唸出多音字來,比如那些閩南話歌曲的淚字

而且之所以會發明用漢字記錄文章的方法,也是上古巫師必須要記住幾千個部落各自的圖騰徽記,和替新家族設計新徽記,而誕生了給用已有徽記和生造徽記記錄盟約誓言,形成了最早的文章

所以所謂古漢語其實遠比古漢語學家們的研究成果更複雜,考證出的上古中古音,也可能只是在很小範圍內使用,且改朝換代後就會劇烈變化得完全不同了。

5樓:小葵花兒

材料主要是使用韻文,韻書,韻圖,聲訓,通假,諧聲,異文,反切,方言等等

還有對音材料,比如韓文裡的龜尾,尾是乙個零聲母,韓文裡面是[mi],那麼可以認為零聲母和明母有關係。當然也確實有關係。至於上古音用的對音更多,藏漢,越漢,梵漢等對音方法都有使用

傳統研究方法主要就是歸納和考證,到了現代音韻學裡面又增加了歷史比較,語言型別學等方法

要想深入了解的話,可以看看楊劍橋先生的漢語音韻學講義,漢語現代音韻學兩本書

6樓:

這涉及到古音構擬的問題。先挖個坑,後面再填。先簡單解釋一下:

中古音會好一些,因為有韻書傳世,有很多便利。可以參考方言和韻書等進行構擬。

而上古音基本沒什麼直接的材料,時間跨度還比較長,有幾千年,因此要作很多整理、歸納的工作。自明清以來有許多學者在進行探索。今天已經有了一些成果。

7樓:

先秦音韻最初是從《詩經》及一些韻文的韻腳來歸出大韻部,因為有可以押韻用的字,屬於臨部通押的。

另外一種途徑,是發現形聲字中,聲旁一樣的字,都歸屬於同一韻,所以也能夠進行分部了。

上古漢語是怎麼過渡成為中古漢語的?

明朝的口音類似於現在南方一些方言,那麼清朝的口音,也就是大致的北京口音是怎麼形成的呢?我們中中國人學英語有中國口音,日本人學英語有日本口音,所以可能北京話就是滿族口音的漢語。普通人自然會學習統治階級的口音,所以整體口音慢慢就發生了變化。所以我覺得南北朝時期,由於北方被少數民族統治,統治階級所說的帶有...

中古漢語的聲調是如何從上古漢語演變成的?

小雲哥哥 我覺得很多梁朝人不知道四聲是什麼其實很正常。現在全國的人,除了知道普通話的四聲是啥,很少人知道自己方言有多少個聲調的吧。所以當時聲調可能已經發展出來,但是很少人總結,所以不知四聲。如同 貢顥 所說,一般認為上古漢語的喉塞音韻尾 變為上聲,而 s韻尾變為去聲。提出韻尾變成聲調的人,是法國語言...

上古音和中古音擬出來的讀音有什麼依據 ?

在這裡須要與前面的答案提出乙個小異議,漢藏語比較研究,經過乙個世紀以上的努力 但是成就主要是這半個世紀的事情 已經有的一定的成績,可供學者參考。下面提出的對應關係,主要依照龔煌城的研究,1 以及內藤丘的補正。2 同源詞的數目按龔 內藤二氏,當起碼有三百組,有動詞 名詞 形容詞,並非 只有一些數字與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