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語文課本為什麼不選林語堂的作品

時間 2021-05-05 15:31:10

1樓:謝逸之

我上學的時候,胡適《我的母親》在初中課本,梁實秋《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在高中課本。這二位都不在大陸了。梁實秋和魯迅也沒少論戰。

所以為啥林語堂不入語文課本呢,我也想不清楚……但我覺得現有兩位知友的答案可能未必是全部原因。

修改答案,問題不成立。人教版選修教材,《中國現代詩歌散文欣賞》,散文部分第一單元,林語堂《動人的北平》。中國現代詩歌散文欣賞

2樓:

你會發現,到台灣去的文人的作品很少被收錄在大陸課本中,不止林語堂,還有梁實秋、胡適等人的作品也很少出現在語文課本中。我們課本選的大都是比較早去世的以及後來選擇留在大陸的作家作品,比如魯巴茅郭老曹,還有郁達夫徐志摩朱自清艾青沈從文什麼的,當然活到建國後的這些人後來大都比較慘。周作人雖然留在了大陸,但可能因為一些政治因素,也沒收錄他的作品,至少在我印象中我當年的教材裡是沒收錄的。

說個題外話,林語堂是我們縣的,近幾年還在他老家花了很多錢搞什麼旅遊,所以我們那兒的人大都知道他,但其他地方的人就不一定聽過他了。與老舍、巴金、茅盾這些作家比起來,他的知名度實在有點低。舉個例子,大一的時候,我跟我舍友提到林語堂,他們壓根沒聽過這個人,更別說他的作品了,要知道,我們宿舍住的可都是中文專業的啊,他們文學常識未必有多豐富,但至少他們知道魯巴茅郭老曹這些人。

中學語文課本上有儒家,有道家,為什麼沒有關於佛教的課文?

草根劉 佛教不上課本其重要的源由在兩三方面。先是佛教以心學唯心主義色彩太過濃厚。這於主流唯物科學科技時勢時代衝突較大,而顯的有些自相矛盾而令學生無所適從。佛教以因果論說教託辭。而這因果論的哲學大前提,其顯的未比自洽洽圓而或漏洞百出。於是佛教其本質上與以易經主導的道家和儒家並非同一層次。即道家和儒家其...

中學語文課本裡有哪些課上不作重點但頗值得玩味的細節?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中,學生們被老師叫回教室後,大聲讀書的場景 大家放開喉嚨讀一陣書,真是人聲鼎沸。有念 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5 的,有念 笑人齒缺曰狗竇大開 的,有念 上九潛龍勿用 的 語出 易經 原為初九潛龍勿用 有念 厥土下上上錯厥貢苞茅橘柚 的 先生自己也念書。後來,我們的聲音便低下去,靜...

為什麼我會覺得語文課本上沒有什麼好東西

擎天柱 有好東西。文言文和詩歌就不說了,都是歷代傳下來的精華,如果你認為這些基本都不是什麼好東西,只能說,你還沒見過不好的東西,你的口味被好東西慣壞了。白話文產生的時間還不長,產生的經典還不夠多,只能找一些經得住時間考驗的,也就是流傳時間長的,但這樣的東西實際上質量不一定 我說的是不一定 特別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