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詢怎樣才算好

時間 2021-06-02 01:33:21

1樓:心理諮詢師馬承寧

我說說我的經驗和心得。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聊乙個概念:到底什麼是心理問題?

各種書上都有各種所謂的專業概念,但是我也有自己自創的乙個概念,我認為,心理問題是人在面對生活中的客觀刺激時,所產生的不良反應,這就叫做心理問題。也就是說,但凡,人在生活中出現了任何心裡不舒服的情況(如論大小),都可以稱之為心理問題。

所以當出現不舒服狀態的時候,就是對人體有害的。那麼作為乙個正常人,健康的人,就會在自己的努力下解決這個心理問題,使這種不舒服的感覺消失,例如餓了就會去吃飯,以此達到舒服狀態,從而再次達到生理上平衡,心理上滿足的健康狀態。

確定了心理問題的概念之後,怎麼樣的心理諮詢才是好的諮詢呢?

做心理諮詢,一定要按照來訪者的需求做。也就是說心理諮詢是給來訪做的,而不是給心理諮詢師自己做的,這句話是十分重要的。

在這幾年的心理諮詢實踐工作中我發現,大多中國的求助者有兩個特點:一是「病入膏肓」了才會想起做心理諮詢,中國求助者的主動性要比西方求助者低的多。對於西方人來講,心理諮詢也許是他們的第一選擇,但是對於眾多中國來訪者來講,心理諮詢也許是他們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這主要是因為心理學在中國的普及程度不高所致。

第二,大多數來訪者對於心理學根本就不感興趣,他們根本就不想知道心理學、心理諮詢是個什麼東西,有時候對自己的問題是怎麼形成的也不太想知道,更多的就一句話:「老師,你告訴我我該怎麼辦?」所以這就要求諮詢師每一次的諮詢都需要讓求助者們感覺到有用,有效果。

所以作為職業心理諮詢師,我們要為求助者服務,要根據中國求助者的特點去做諮詢。「拿人錢財,與人消災」這種連最普通的小商小販都明白的道理,受過高等教育的心理諮詢師更應該懂。

因為信任是建立在有效果的基礎之上的。

所以給中國來訪者做心理諮詢,就應該標本兼治。所以,我制定了如下的諮詢目標:短期目標是,滿足來訪者的合理需求(關鍵在於「合理」);中期目標幫助來訪者成為乙個更加適應這個社會的俗人;長期目標是促進來訪者的人格成長。

這三個目標相輔相成,彼此包含,層層遞進。

所以,我給出我的答案:在短時間內能夠讓來訪者感覺舒服、輕鬆;在長期上看來訪者能夠把這種舒服、輕鬆的健康狀態保持住,同時能夠提公升自己各方面生活能力的諮詢就是好的諮詢。

心理諮詢一定是乙個過程,是一條線,而不是乙個點。

2樓:時雨 心理諮詢師

心理諮詢的好的標準是:個人意見哈:

1: 不需要別人扶著就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2、對於自已有公正客觀的評價,有美好的,有不美好的。看到自已的完美,並不焦慮。

認識到這也是自我的一部分;3、「耳順」,聽到的讚美的說話,不得意,聽到別人不好的語言,也不放在心上。看到別人的不完美,也不覺得" 你為什麼這樣「;4、認命,對於未來盡自已的努力,同時也認識到我只是乙個平常人,過平常的日子就好。

在我看來,在諮詢後:如果你是這樣的心態,可以說是非常好的狀態了。

3樓:胡朗月心理諮詢師

題主對「好」的想象和分類很有意思,好像把「好」分作了兩種,其中一種是「持續時間很短」且「安於現狀的」,並且在分類之中似乎帶有乙個價值判斷,認為這種好是「假好」,要劣於另一種好。

不過,也許對每個人而言所謂的「真好」都不盡相同。有人實在痛苦,就只希望短時間內迅速減緩痛苦,即使未來會反覆也無所謂;有人就是追求安逸,有這個資本和條件一輩子待在原地不去成長,又有何不可?

同時,這個提問背後似乎有某種擔心:①如果諮詢當下的效果很好,那它未來會反覆嗎?②如果諮詢當下的效果不好,那它未來又是否會起效呢?

關於問題①,答案是當然會反覆啦。

諮詢帶來的變化,不是線性的——成長是類似於螺旋式上公升的過程。也許今天前進到了5,明天又回到了3,後天又到了2,但是大後天就到了8,並且在8的時間裡持續了很長時間,而我們想到16……正是在一次次的反覆中,我們才熟練地掌握了諮詢中所學會的那些東西。也許在2和3的時間裡,我們會懷疑,這個諮詢沒有用、它只持續了很短的時間;在那段8的時間裡,我們會覺得自己怎麼安於現狀,才這樣就足夠了嗎?

但是把時間線拉長一點,你會發現自己確實是在逐漸上公升的,並且那時你能夠停留在8裡,也許是因為當時8的環境對你而言適宜,還沒有到一定要成長的時刻。

關於問題②,也許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此先不展開。

最後,心理諮詢不能脫離「諮詢目標」來單獨地談「好」,諮詢並不單獨地錨定在「好」上。諮詢之所以是諮詢,是因為雙方有達成一致的「諮詢目標」,從這個維度上來說,雙方共同定下的諮詢目標就是「真好」。也許有人的目標就是簡單的「晚上可以睡個好覺」,那某個晚上真的睡了個好覺,就是「好」。

當然,在諮詢目標之外,動力學取向的諮詢過程中也會發生一些普遍的成長和改變:

1、自我知覺和自尊管理的改善

來訪者有了更現實的自我知覺,能夠更全面、更彈性地看待自我,並且能用更具適應性的方式來管理自己的自尊。

2、人際關係的改善

來訪者的共情能力得到增強,發展出了有意義地與人互動的能力。來訪者有能力意識到自己腦海中對他人的無意識期待,從而能夠發展出更成熟滿意的關係。

3、應對內外刺激的方式得到改善

來訪者可以理解自身的防禦機制,學會了以更具適應性的方式來應對內外壓力。

4、自我功能的改善

來訪者在諸如衝動控制、認知靈活性、自我覺察、刺激管理等方面有所改善,並且學會了以自我探詢的方式來應對內在衝突。

最最後,也許我們很難通過列出一些標準來判斷某些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好」或「不好」,所以,嘗試著信任自己的感受吧——當你感覺到「好」的時候,也許就是「真好」。

4樓:小魚吐泡泡

首先,要看當初你和諮詢師商定的諮詢目標

如果諮詢的效果已經達到了當初制定的諮詢目標,那當然是最好的。

不過,有時候可能制定的目標只是從來訪者角度出發,覺得滿意的目標,但是實際的深處問題還是沒有談及到。

5樓:拂曉

每個人作為來訪者想要獲得的不一樣,諮詢效果可能會有很多主觀性。但就心理諮詢本身來說,成長性諮詢是比較好的吧,就是說有時候諮詢後來訪者可能並沒有輕鬆,有些會更鬱悶,有些會更沉重,但一段時間後卻發現似乎慢慢的有了改善,諮詢不以討好來訪者為目的,而是以對來訪者有幫助為目的的諮詢是好的諮詢。

就像《捫心問診》裡的乙個婚姻諮詢,諮詢初始,妻子對諮詢是認可的,但丈夫很排斥,因為似乎諮詢對他想要的結果是不利的。諮詢後期,發生了反轉,丈夫慢慢有了改善,對諮詢有了認可,而妻子對諮詢非常排斥,因為諮詢後的結果讓妻子不能接受。但他們的婚姻諮詢是成功的,諮詢師當時也指出,諮詢並不是為了讓他們不離婚或者離婚,而是更好的看到自己在婚姻中的關係和方式,當你看到了,就會更好的去更智慧型的去處理兩個人之間的關係。

這樣的諮詢就是好的諮詢。

6樓:長沙懂你心理諮詢

這個問題問的有些不太清晰,不知道您想問的是:心理諮詢過程?還是心理諮詢結果?

另外是從哪個角色的認為其好壞呢?諮詢師?還是來訪者?

心理諮詢好壞的標準因人而異,因角色不同出發點不同;因經驗、期望不同也不一樣;

這個問題真是讓我不太好回答呢。

不過,我認為對我來說好的心理諮詢是:通過心理諮詢幫助我將我的現實社會功能提公升,讓我在生活中更自在、更愉快、更收放自如。

7樓:蔡偉明心理工作室

首先你會覺得和這位諮詢師相處是舒服的,你願意在他/她面前開啟自己,談及一些不容易對外人說的故事和想法、感受;

其次,在交談過程中,諮詢師要能夠引導你對自己有更多的理解、覺察或者思考。它能夠像一面鏡子一樣,幫助你看到更內在的自己;

最後,你能夠在對方引導下,清晰未來發展的方向,並探索達成的途徑。

簡單點來說,通過諮詢你能夠感受到自己有所成長,並能解決你目前的心理困擾。

8樓:情感新視角

1.能尊重個體,基於個體的特點,給予更實事求是、個性化的解決方案

2.得能幫助對方養成某種或某些行為或思維習慣,而不是單單告訴一些技巧,只有技巧,效果是大打折扣的。改變乙個人的永遠是習慣,是技能

心理諮詢 大家和心理諮詢師的諮詢模式是什麼樣的呢?

心路 讓我想起,我了解的乙個諮詢師,並沒有找他諮詢過,精神科背景,從業十幾年,學了很多流派,培訓費督導個人分析也花了不少,很厲害,可以稱之為大咖了,收費還是動態收費。雖然學了很多流派,但並不是整合流派,會選擇某個合適的流派方法幫助來訪者,有一句話特別動容,他說他為啥學這麼多技術,是因為他一直在考慮的...

從事心理諮詢行業即心理醫生心理諮詢師這類人一般是什麼樣的人?

力比多學院 心理諮詢師一般是什麼樣性格的人,為人處事的風格怎樣?首先心理諮詢師群體包含了各種各樣性格的人。王香玲和高文斌在 心理諮詢師的需要特點和人格特點調查 這篇文章中,為了了解心理諮詢師的需要特點和性格特點,採用愛德華個性偏向量表 EPPS 和艾森克人格問卷 EPQ 對117名心理諮詢師進行調查...

和心理諮詢師進行心理諮詢 諮詢師如果沒有懷疑進行諮詢者有抑鬱症,進行諮詢的人是不是就沒有抑鬱症

天源心理 心理諮詢師可以通過量表和諮詢評估確認你有抑鬱或焦慮情緒,程度如何,但是真正確認是否存在症狀還是要去醫院,不要說你的家人覺得你怎麼樣,你的朋友覺得你怎麼樣,術業有專攻,還是要問詢專業人士。 楊過 你也很正常,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其實你喜歡放鬆喜歡看電視,喜歡不努力的這種狀態。那麼另乙個頻道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