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心理諮詢師,如果來訪者是某婚姻內的第三者,也依舊要去共情嗎?

時間 2021-05-05 23:06:30

1樓:月影小聖

我說個犯戒的,一夫一妻制本來就是很落後的形式了,第三者有什麼錯?在不影響別人生活的前提下,我喜歡我的,這是一件錯誤的事情嗎?並不是啊!…

那麼,這有什麼好可恥與羞愧的呢?…

2樓:公孫煒

在回答這問題之前,我需要反問乙個問題:為什麼來訪者是第三者就不可以共情?翻開世界級大師的心理諮詢巨作,沒有哪一頁會寫著:心理諮詢師要和來訪者(第三者除外)建立很好的共情關係。

3樓:從心開始心理

需要的,諮詢很重要的一點是在價值中立的情況下去幫助來訪者,在他目前的情況下幫助他朝著最好的方向發展和改進,最後的決定也要來訪者自己在考慮清楚後來做。這種情況下,諮詢師要拋開是非對錯和道德觀念,去看清來訪者為什麼會這樣做,他背後的需求和動機是什麼,是否和成長經歷中的一些事件創傷有關,該如何幫他成長和走出困境。

4樓:徐夢宇

作為一名心理諮詢師。

你要學著去接受差異,包容差異。

但是,如果你實在做不到,你可以不接這個案例,你可以把這個案例轉診。

千萬別裝,明明討厭第三者,討厭來訪者,你還在那裡裝共情,來訪者是能感覺到的。

最主要的是,心理諮詢師不是要能接所有的案例,一定有接不了的,不匹配的。

做不到就做不到,不要強迫自己做,不要硬來。

5樓:佘炤灼

專業內容,其他人都說了。

我說點一般人容易理解的——

①當第三者是她滿足情感需求的方式。

②情感需求本身沒有對錯好壞之分。行為才有對錯好壞之分。但行為對錯不是心理諮詢師要判斷的。

③心理諮詢要搞清楚她的需求到底是什麼。

④如果她真的當第三者完全不同痛苦,那就不會來諮詢了。她肯定正痛苦,正矛盾著。

⑤承認需求、尊重需求,然後也承認現實、尊重現實(順序不要搞反)

⑥弄清楚前面的事情後,有意識地再選擇一次。這個選擇是來訪者做,她去負責,而不是諮詢師。

⑦共情不是支援行為。共情支援的是行為背後的需求。你可以說偷東西是害人害己。但你不能說想填飽肚子、想發財有什麼對錯之分。

⑧那種『你認可需求就是贊同xx行為』的想法,其實是一種非理性的思維。而這種思維來訪者可能也有:『你說我當第三者錯,意思是情感依賴也是錯的嘛?!』

最後,當諮詢師開始糾結『她當第三者對她不好啊,我要幫她走出來吧?』的時候——就已經掉進坑里了。

6樓:雨夏

作為乙個專業的心理諮詢師,關注點永遠不會是「我的來訪者是乙個第三者」。

心理諮詢師的關注點落的是「來訪者在乙個身份(第三者)裡的感受到的矛盾與衝突」,同理與共情的也是這個部分。只有足夠的共情後,才能從深層次理解這個問題:是什麼讓他/她走到這個身份,又是什麼攔著他/她使其無法走出。

很喜歡的乙個對於共情/同理的定義是:彷彿自己就是他,但又從來沒有失去那個「彷彿」。我自己的理解是,共情/同理就是把自己放在來訪者同樣的處境狀況,根據來訪者的生命經歷脈絡,去理解其行為與情感的來龍與去脈、動力與阻力,同時保持諮詢師的位置,去看到來訪者自己並未看見的部分。

所以,只有在充分共情/同理的基礎上,才能真正理解來訪者的處境,才能看清楚來訪者面臨的真正衝突——通常並不僅僅是戀愛中三角關係的衝突,可能衝突的模式更早就形成,遠比感情本身複雜與深刻——然後再將這個衝突呈現給來訪者,幫助來訪者自己看清並理解衝突,最終找到屬於自己的出口。

道德判斷人人都會。而不判斷的中立立場後才能看清楚的衝突脈絡與出口,可能只有心理諮詢師,才能夠呈現。這也就是心理諮詢的意義。

屁股決定腦袋,位置決定行為。心理諮詢師的位置決定了心理諮詢師需要保持中立態度。既然決定以此為職業,心理諮詢師需要讓屁股穩穩地坐在專業的中立位置上。

7樓:王明燦

在說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什麼是「共情」。

諮詢師對來訪者內心世界的理解及體驗就是共情,共情一詞在心理諮詢各理論流派中有不同說法,如投情、神入、同理心、通情達理等,在諮詢過程中,如何理解來訪者是乙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有些諮詢師在諮詢的時候容易有個誤區,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體驗來訪者的內心世界,這樣做的結果往往是來訪者感到自己不被諮詢師所理解,不但難以建立良好的諮詢關係,也往往打擊了來訪者繼續諮詢的動機。

如:某個來訪者不知道該怎麼選擇女友而苦惱,他說,我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我媽媽給我介紹了乙個女孩,非常漂亮,溫柔,但我覺得不滿意,總覺得不對勁。我朋友知道了,也給我介紹了乙個,雖然長相不怎麼好看,但我卻很喜歡。

兩個女生我都不是特別地滿意,我該選擇哪乙個呢?

有些諮詢師就開始犯渾了,說:「你這個算什麼難事,既然都有缺陷,人不是十全十美的,你要哪乙個就要哪乙個吧,有什麼難的!」

來訪者聽了以後,就會很苦惱,說:「你說的倒很輕巧,我要是能選擇的話就不會來找你了,看來你不理解我,你算什麼諮詢師?」

這個例子很明顯地就說明了諮詢師沒有很好地理解來訪者的內心世界。從來訪者的角度來看,這是乙個非常難的難題,但諮詢師卻一概而論,說這件事情很容易,諮詢根本無法繼續下去。

根據羅傑斯的觀點,共情的含義包括三點:

1.諮詢師通過來訪者的言行,深入對方的內心去體驗他的情感與思維;

2.諮詢師借助於經驗和知識,把握來訪者的經歷和人格之間的聯絡,更深刻理解來訪者的心理和具體問題的實質;

3.諮詢師運用諮詢技巧,把自己的共情傳達給對方,表達對來訪者內心世界的體驗和所面臨的問題,影響對方並取得反饋。

共情的意義,就在於能夠讓來訪者感覺到自己是被理解、接納的,從而促進關係的建立,鼓勵並促進來訪者進行深入的自我探索,促進了自我表達,全面準確地認識自我。

可是,共情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也是乙個很難的技術。

某些諮詢師,尤其是心理諮詢的初學者,可能對來訪者缺乏共情,缺乏共情會導致諮詢受阻或失敗。

如:乙個妻子發現丈夫有外遇,內心很苦惱,她想諮詢師說,發現丈夫出軌了,很像離婚,但想到孩子還小,一旦離婚,就會給家庭造成影響,非常苦惱。

如果諮詢師回答:「現在的社會風氣是這樣的,男人都愛出軌,出現這種情況也在所難免。」

來訪者會覺得諮詢師完全在忽視自己的問題,根本沒有理解自己的內心感受。

如果諮詢師回答:「都這樣了,苦惱也沒有辦法,離婚吧,換個男的。」

來訪者聽了,會明顯感覺到諮詢師無法理解自己,甚至懷疑諮詢師是在看自己的笑話。

正確的說法是:「在婚姻裡面,遇到這樣的事情都會感覺很苦惱,就像人們遇到選擇的時候不知道怎麼去做,你很想照顧周全,能夠保護好家庭,不願意讓孩子受到傷害,又可以讓丈夫回心轉意,但是實在找不到乙個合適的辦法,因此覺得非常苦惱。」

這樣的回答,才是真正地共情模式。

共情的狀態和過程大家了解了,那麼接下來就是如何正確理解和使用共情了,在諮詢中理解和掌握要點。

如果來訪者是婚姻內的第三者,需不需要共情?這個問題需要正確理解。

諮詢師與來訪者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人,其價值觀、生活方式、生活態度等可能完全不同,其認知能力、行為模式、個性特徵等也不盡相同。如果諮詢師只從自己的角度看待來訪者,則很難理解來訪者,根本無法實現共情。

如:有個來訪者借了別人200塊錢,別人不還錢,覺得苦惱,過來諮詢。諮詢師一聽,哎,你才借了200塊錢給人家,就覺得苦惱,那別人借2萬、20萬就不會苦惱了嗎?

實際上,這個來訪者借別人200塊錢,這個人是他非常信任的朋友,平時很深交,做出這樣的行為,讓他覺得震驚,怎麼這麼好的朋友,會做出這種事?以後再也不信任別人了。

問題的本質,根本不在於「200塊錢」上面,而是「缺乏信任」,諮詢師需要深刻把握這一點才能更好地共情。

諮詢師務必理解,要理解來訪者,一定不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而要站到來訪者的角度去看待,體驗他的內心世界,越是如此,才能越深刻。

另外,還有一點也很重要,諮詢師的共情,不是要求必須與來訪者有相似的經歷感受,而是設身處地地理解。

有些初學者,知道應該去理解來訪者,做好共情,但卻常常擔心自己的生活經歷中不曾有與來訪者相似的經歷,覺得很難從內心深處設身處地地理解來訪者。

這是乙個極大的誤區。

不管來訪者的這個感受,是好還是壞,其價值觀是正確的,還是違背公序良俗,這都沒有關係,諮詢師共情的基礎不是要求必須具有和來訪者相似的經歷才能做到共情,而是要求站在來訪者的角度去體驗感受。

舉個例子。

乙個來訪者跟你說,我跟別人賭球,賭輸了,之前打賭表示,輸的人要喝兩箱啤酒,不然不是男子漢。

作為諮詢師,雖然你沒有喝過兩箱啤酒,但是你也一定知道,喝完兩箱啤酒會是什麼狀態,會醉,也會肚子很脹,渾身不舒服,你照樣能夠理解來訪者一次喝了兩箱啤酒的感受。

你不一定非得去嘗試,然後才能得出,哦,我喝了兩箱啤酒,好脹哦,頭好昏,下次我明白了,諮詢我才能理解這個感受。

同樣地,回到來訪者婚姻內第三者的事實。當有乙個來訪者跟你說,我是小三,跟有妻之夫在一起,你也能體會得到,她那種狀態。

寂寞,孤獨,需要陪伴,落寞的狀態下尋求依靠,哪怕這件事是不道德的,會被人指責,她也做了。

於是,你會在諮詢裡面去共情,去理解:「在婚姻的問題上,你選擇了第三者的身份,之前你說過你很孤獨、寂寞,丈夫離婚以後,讓你一直空了好幾年的時間,在這種情況下,你做出了這樣的行為。」

而不會指責:「你當小三?!破壞別人的關係?你這個賤人!我不和你諮詢了!」

也許你的價值觀念是保守的,從一而終的,對感情很忠貞,但是當別人做出了跟你想法不一致的行為時,作為諮詢師你也應該去「感受」她。

記住,是感受,不是說對這樣的做法就百般指責,去批判,而是分析她背後做出這種行為的原因。她為什麼這麼做,做的原因是什麼,做這件事是為了什麼?

諮詢師的身份是諮詢,是了解事實,而非去同情,去批判,去指責,如果要審判,這是法律要解決的事,跟你心理工作者的身份無關。

你要懂得如何去理解你的工作性質,客觀中立才是你的主要態度。

如果在諮詢當中,當有來訪者跟你說她是第三者,作為諮詢師你勃然大怒,去批判,去指責,那麼你就要認真去思考自己的問題了,作為諮詢師你還不夠成熟,沒有準確把握共情,在今後的訓練中,去糾正自己的內心世界。

作為來訪者最希望心理諮詢師做什麼?

暖風冬陽心理工作坊 作為來訪者,首先都希望諮詢師能盡快解決 解答目前最困擾自己的問題,希望諮詢師能代入自己 讀懂自己 能迅速對自己做出最恰當的反應 說出最抵達自己心坎上的話 最好能直接給出行之有效立竿見影的建議辦法 但可惜好的諮詢師一般不會直接或馬上給出答案,而是會帶著來訪者慢慢地尋找引起問題的癥結...

作為來訪者,怎樣面對對心理諮詢師的移情?

葉浟 你們的諮詢進行了一年半,我想之所以你能夠堅持下來這段諮詢關係,至少這段關係對你來說是有一定意義的。也許你覺得諮詢對你是有效的,也許你覺得通過諮詢可以避免什麼更糟糕的情形,但是無論怎麼說,乙個人堅持做一件事,這件事情對這個人一定是有意義的。也許你能夠意識到這個意義,也許不能,但是這個意義一定是存...

心理諮詢師對來訪者的期待是怎樣?

凡凡 雖然受督導的時候,督導老師們常常說的是要放下對來訪者的期待,要對來訪者保持好奇心,可是諮詢師也只是普通人,完全沒有期待是不可能的。我只能將期待控制著,監控著它有沒有影響到來訪者。說到期待的話,我最大的期待就是來訪者不管做不做諮詢,都能好好活,希望他們的願望可以實現,希望他們的人生不管苦樂,都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