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普通人來說,定期的心理諮詢有沒有必要?

時間 2021-05-05 23:02:22

1樓:王方園

定期做心理諮詢很有必要。

去年夏天我因為抑鬱症一度情緒低落,好幾個月沉浸在悲傷的情緒中難以自拔,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後來我決定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接受了心理諮詢。

通過諮詢師敏銳的雙眼,我看到了很多真相,今天分享其中的兩條。

(一)我:「我的父母經常吵架,我覺得媽媽作為女人在感情中處於弱勢,覺得她很可憐,所以他們倆吵架我會盡可能地去安慰媽媽。」

諮詢師:「但媽媽未必弱,因為媽媽知道爸爸的痛點,一直戳他的痛點。其實她不弱,她其實一直是強者的姿態。

女人只有真的溫柔、柔軟的狀態,男人才想去呵護你。你看乙個變形金剛或者金剛葫蘆娃,你會有保護的慾望嗎?你的父母暗地裡較勁,一直爭上風。

」我看到了媽媽在感情中原來一直處於強者狀態,看到了她一直在戳爸爸痛點,也明白了她不被爸爸寵愛的原因。

(二)我:「我覺得自己太被動了。」

諮詢師:「其實你不是乙個被動的人,你有豐富的情感。

有時你表現得被動,可能是因為自我保護,在緊張的環境下你不自覺地退回到殼裡面保護自己。

我發現你內在有很豐富的情感,你其實很願意去表達,很願意關心別人。

例如你提到的之前聚會喝醉後就主動去找同事聊天,然後聊得很嗨,那個才是真實的你,不被壓抑的你。

真實表達你自己,那個才是你自己。」

我看到了自己原來是乙個情感很豐富、很願意表達的女生。

2樓:孺子牛

對大多數人沒有太多必要。心理諮詢不像是體檢,身體有一些大問題時,個體早期察覺不到,而察覺到時,就已經晚了,命可能丟掉。而除了個別嚴重的精神疾病會要命,其他好多可以自我緩解或改善。

當然,對於父母這個角色來說,做些心理教育是必要的。

3樓:心理諮詢劉佳琦

首先我們要定義普通人,這個可就太難了,不在我的範疇。

所以我只能反向回答,什麼樣的人有必要做心理諮詢,除此之外的人,心理諮詢有好處,但不是必要的。

1.敏感的人

敏感並非一種負面的特質,相反一些職業,比如諮詢師,就特別需要敏感性。(這幾乎是最核心的要素)因為你敏感,你就會看到生活中更多的東西,這也就意味著,看到更多負面的東西,很容易陷入到抑鬱的情緒中,因此當你去找一名諮詢師,就更容易在看的更多的同時保持樂觀平和的心態,這是十分重要的,而且也十分有助於你事業上的成功。

2.已有一些心理症狀的人

作為乙個沒有太多心理學及醫學知識的人,識別自己患的是什麼病,嚴重到什麼程度,既沒有必要,也實在有些強人所難。不過另外乙個方面倒是十分簡單。

就是感受自己似乎有點不大對勁了。

這種不對勁的感受可以是抑鬱,焦慮,或者任何其他的東西。這是一種早期的訊號。就像身體上的疾病用疼痛做訊號一樣。

當你捕捉到了這個訊號,心理諮詢的投入和產出,會讓這變得十分划算。

3.想要自我成長的人

覺得自己在很多方面存在問題,想要去完善自己,並且有足夠的閒暇的時間和金錢,那麼比起報各種坑人的班等等,這將對你的成長非常有幫助。

不過有一點值得注意,因為不同諮詢師的流派不同,我建議抱著完善自己想法的人,接觸一些精神分析或人本主義傾向的諮詢師,而非認知與行為主義取向的。(後者更在乎症狀的解決)

4樓:星木阿

根據你的收入啊。好比心靈的健身,你願意把收入的一部分用來做諮詢嗎。投入肯定有回報,心理諮詢可以幫助你改善人格,了解自己。

5樓:思考ING

何為普通人?

不管是什麼人,除了生活中的事情影響到了情緒,病症等等。只要想要更深了解自己、獲得成長,都可以進行「心理諮詢」。

而一旦進行「心理諮詢」,一般都是每週一次的定期。

但是,我們是需要和諮詢師說再見的!

畢竟,我們自己的生活,擁有自己的親密關係,最為重要。

6樓:柒零70

普通人---似乎定義太廣,心理問題不同於身體疾病,感覺或外觀均可知道哪不舒服?哪有異常?先看下心理諮詢定義:

心理諮詢是由專業人員即心理諮詢師運用心理學以及相關知識,遵循心理學原則,通過各種技術和方法,幫助求助者解決心理問題的過程。

人無完人。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情緒不穩定的時候,比如說:家庭、孩子、工作、朋友等總是會有那麼不舒服的時刻。但是否情緒波動時都需要心理諮詢呢?個人覺得:沒必要。

理由:心理問題一般都是由認知引起。

作為乙個普通人如果能從不同視角進行思考並能走出自己心中困境-----就沒必要心理諮詢,所以也談不上定期一說;

而如果當乙個普通人從不同視角都無法進行思考,也不能走出自己心中困境;同時,給身邊的人帶來不同程度的負擔,嚴重影響到自己的生活(家、工作、孩子等)和人際關係,則建議選擇心理諮詢,至於是否定期?----需進行心理評估方能確定

7樓:藍木

我認為心理諮詢是有心理障礙,且已經影響到正常的生活才做的。

做心理諮詢就像感冒了吃藥一樣,感冒吃藥能幫助你把病治好,卻不能幫助你強身健體。

同理,心理諮詢幫助你調解好心理,好好的生活,並不能讓人更加聰明,更加智慧型,更具有財富

8樓:公孫煒

你說的普通人如何定義?如果普通人定義為沒有心理疾病的人,就無須去做心理諮詢。如果也是普通人但存在不同程度的有心理疾病,就一定要定期做心理諮詢。

9樓:蕭成悅

心理諮詢並不是有心理疾病的人才做的。

只要你的心裡有不開心,有鬱結,生氣,發脾氣,或者有事想不通都可以進行心理諮詢的。

心理諮詢可以幫助我們調節自己的心靈情緒,幫助我們更好的生活。

其實心理諮詢無處不在,你向朋友傾訴你的苦惱,向別人徵求意見,其實都是心理諮詢,只是這樣,只是你吐出了你的問題,而專業的心理諮詢師是給你專業的調節建議。並且,你不認識他,你才會毫無保留的說出你的想法。

10樓:大魚心理諮詢工作室

普通人是指什麼呢?我假設你認為心理諮詢是給特殊的人群服務,比如心理疾病患者。

我還是首先澄清一點,心理諮詢並非是針對某一類特定人群的健康服務,適合於很大一部分所謂的普通人群。無論是因為遇到生活工作壓力或者重大事件的刺激,產生的情緒困擾和心理痛苦,還是說希望改善自己的人際關係,完善自身性格,變得自信樂觀,乃至探索自己的深度價值觀及生命意義等方面,心理諮詢都是乙個極佳的支援方式。

在國內,心理諮詢的工作範圍恰好是限定在非精神疾病患者的人群,當然也有輔助臨床患者恢復社會功能時開展的工作。

我們鬱悶煩惱了,以為打打遊戲、吃頓大餐、舉杯消愁就可以了。但實際上,這些方式僅僅暫時迴避了鬱悶煩惱,如果環境沒有變化,我們應對方式沒有變化,這些煩惱隨時會回來,甚至讓你感到越發無助。

心理諮詢幫助我們改變的是對待事物對待自己的方式,既是針對某乙個主要議題的探索解決,也是加深對自我的理解,並學習發展一套新的更具適應性的健康應對方式。

以我個人為例,從業至今,我接受了上百次心理諮詢,從最初緩解自己的情緒困擾,到後來逐步發現自己成長自己,很多過去沒有任何地方教過的東西,我在諮詢的幫助下一點點學會,那讓我體驗到更好的自己,成為了更好的人

定期的心理諮詢很有必要,我知道國內很多的中產階級家庭成員都會定期接受心理諮詢,幫助自己調整身心狀態,梳理生活軌跡。而且我們常常在情緒困擾初期,抱有僥倖諱疾忌醫,反而長期以往,問題越發積累惡化,最終帶著更大的困擾被迫走進心理諮詢,花費的時間精力和遭受的過程艱難會更多。

如果乙個月的心理諮詢費用不超過月收入的20%~25%,並且能找到合適匹配的諮詢師,這筆投入絕對是無可替代的提公升生生活質量的優先選擇。

一生不長,你打算為自己的生命質地做點什麼呢?

11樓:罔象

看每個人的定位如何,如果有錢有閒定期去肯定是很有助益的。但是還要考慮成本,你對實現目標的動機有多強。心理諮詢是雙方面共同協同的,如果你改變的動機不夠也難以促成改變,諮詢也變得無意義。

心理諮詢是最終幫助到你如何去思考和行動,最終鑰匙是握在你自己手裡,如果自己可以找到改變的方法,或者通過與身邊人的互動能領悟到是最好的。如果不能,你有很想改變那可以去嘗試。

12樓:九尾貓

跟體檢一樣,定期心理諮詢是很有必要的。當然前提條件是:如果經濟條件允許。畢竟心理諮詢的費用不低。而且每個心理諮詢師都有自己的督導呢。更何況是沒有專業知識的人。

每個人的成長過程都會有一些傷痛或者無法釋懷的事情,即便沒有在生活中也會有各種各樣的壓力或焦慮,定期做諮詢會使自己生活質量大大提高。

13樓:以人為中.諮詢師

有沒有必要取決於有沒有需要

當然這個需要可能諮詢師知道,也可能你自己也知道,或者你們都不知道,慢慢才知道…

一般而言找乙個不錯的諮詢師定期諮詢沒哈壞處

不過那,要注意一點兒,不能讓諮詢師變成一種不可缺少的東西,離開他就不行了…

多發展現實關係,多發展自我比找乙個諮詢師重要的多…警惕無法離開諮詢師,把他當做不可缺少的東西

補充:我感覺諮詢的終極目的有時候和好的父母一樣,之所以現在緊密在一起,是為了分離…

你有需要可以考慮定期諮詢,但是我希望這個定期的最終是後會無期…完

14樓:花臂大Baby

普通人的話可以買一些相關心理方面的書籍

定期的話沒有必要,除非你的心裡真的有些解決不了的問題。

普通人的話,我覺得生活中多做一些讓自己滿足而又愉快的事情比較重要。

15樓:阿龍

這樣很好的,但要求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因為有乙個絕對的好處,整個過程很完整,諮詢師能很好的,了解到你之前的經歷,再結合你的個人特點,做出相應的調整。有點像國外的一些,家庭醫生,很容易了解到家庭情況,做出及時準確的判斷,給出建議。用不著做一堆的檢查,排除了這個,再排除那個。

16樓:張寧

諮詢一定是有固定頻率的,因為諮詢師了解你和你的問題,就需要時間啊。穩定的頻率也有利於增加你的穩定感。但是定期不等於長期,什麼時候你決定結束諮詢了,就可以向諮詢師提出。

17樓:

有沒有必要是看個人生活方式對諮詢的需求。

就像運動和去美容院護膚一樣,如果乙個人在其中有所受益,經歷了最初的探索期,到認可這種生活內容對自己的助益,到將這樣的習慣融合為生活中具有建設性內容的一部分,那麼可能心理諮詢會成為這個人比較長期的生活方式之一。

並不是說這個人一定會經年累月地在固定的時間去諮詢,而是當他認可心理諮詢在自我探索中的長期的價值(人的心智一生都可以是在發展中的,因為每個年齡段要面臨的生命議題都不同,都有適應該年齡段身心環境問題的挑戰發生),以及他認可心理諮詢可以幫助自己以更心智化的方式去看待處理生活中的問題,提公升穩定的內在感和內心舒適感的時候,他會將階段性的心理諮詢作為生活的乙個資源,也會有意識地知道自己在什麼情況下需要諮詢師的幫助。

打個不太準確的比方,就像習慣健身的人,最初在健身房上操課,請私教教,都是抱有乙個美好的願景,然後通過實踐來體驗這件事,一旦可以堅持下來,就能更多地看到自身在其中受益的部分,更整合地看待健身這件事好和不好的地方。隨著健身技術的學習,可能有段時間就不去健身房在家練了,也練的不錯。但隔段時間感覺想要有人陪練,覺得自己有點鬆懈,也還是會再回到健身房。

因為健身已經成為他的生活方式之一,他根據自己的需要和現實情況來調整用何種方式來繼續健身這件事。

當然諮詢師也會把控諮詢什麼時候可以結束。不同干預流派都有結束諮詢的標準,這也是為什麼諮詢最初要設立諮詢目標,朝著目標進行干預。

不過也有人會長期數年的諮詢。

普通人如何學習成為心理諮詢師?

披鬥士 我之前也很困惑,覺得普通人成為諮詢師,很難,尤其不是本專業,更是不可能,還有人說諮詢師是乙個燒錢的行業,前期需要投資很多的課程進行學習,並且學完也不一定能做諮詢,能賺錢,同時還有人說學心理的人容易抑鬱,因為每天都要聽別人倒苦水 這一層一層的打擊讓我覺得學心理好難還不好,但為何這樣依舊有很多人...

心理諮詢師養育孩子,與普通人有何不同

yly 作為心理諮詢師,首先她對孩子沒個階段的發育比較清楚,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有所理解,針對每個時期孩子應該如何順利的度過有科學的解答,總之帶孩子不再是盲目的聽信,而是有人類發育過程科學的解答 素心草堂 通過學習心理學就是為了讓自己通過專業學習知識引導影響孩子,助力孩子健康成長,專業的學習更能管控好...

這位心理諮詢師說的對嗎?這才是普通人最基本的生活態度?父母沒能力提供這些待遇,是虧欠了孩子?

輕語晨曦 這個人用自己思維誤區去進行心理諮詢,還給出自己主觀臆斷的建議可以想問幾個問題 第一什麼叫做富養孩子?什麼叫做給孩子開闊眼界?什麼叫做教育?好像他都沒搞清楚 富養孩子就是吃喝玩樂嗎?社交就是吃喝玩樂嗎?什麼叫做虧欠孩子,沒給他留學就是虧欠?這什麼三觀啊?眼界的開闊不是精神的富足嗎?誠然,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