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平議「我」與「無我」?

時間 2021-06-02 04:52:31

1樓:華仔

佛教講的我、無我的道理是簡單的。我是一種動作,就是執著/渴愛。

我就是把xx當作是我,我的。無我就是不把xx當作是我,我的。

五蘊是動盪的,混亂的,不穩固的,如果把五蘊當作是我,我的的話,那麼就會隨著五蘊的變異,變易而受苦。

2樓:於海洋

還有這種問題?

我見樹搖,枝葉繁茂,萬千樹葉,萬念齊現,聚眼一葉,分毫畢現,萬念同我?一葉等我?霎時明白,樹葉又搖,憶之所現,當下所見,念念相隨,萬萬念念,念之同我?

見之等我?尋那合處,不見有地。忽遇榮辱,樹消葉散,一切種子,皆為瀑流,我見澆灌,皆可為花。

唯唯諾諾懼何?凡夫遇種即合。心有戚戚然,如何坦蕩蕩?

我見大如須彌山,自澆自觀待花開。

幹就完了,操╮(╯▽╰)╭

3樓:

簡要總結關於「我」。

五蘊非我——此為無實有的我。如果將五蘊理解為有實有的我,會導致唯識三性中的「遍計所執性」,也就是「常見」。正解是:

三性中「依他起性」所顯的無自性的我,即天台宗一心三觀空、假、中的「空」,也就是空性(緣起,性空)這是站在世間法因緣生的角度而言的「無我」。

與此同時:如果將五蘊非我理解為真的沒有我,也就是沒有通過「依他起性」正確理解無自性的「我」,便會導致「斷滅空」,也就是「斷見」。正解是:

必須明白存在幻有的、非實在的「我」,這叫「假我」(性空,緣起)。即天台宗一心三觀空、假、中的「假」。所以世尊不回答外道「有我」還是「無我」的問題,因為:

如果回答有我即是常見,回答無我即是斷見。能夠在「無實在的我」和「非斷滅空的我」二者之間契入天台宗一心三觀空、假、中的「中」,那就能理解唯一真實的「我」的狀態:打破二元對立同時又圓融二元(雙照雙遮,双奪雙泯),兩者之間呈現出來的大乘中道。

這個中道,就是勝義諦的「我」,第一義諦的「我」,常、樂、我、淨的「我」,涅槃的「真我」。也就是唯識三性中的「圓成實性」,了義經中的如來藏、圓覺妙心、本來面目。

所以修行,就是為了打破一切因分別妄想產生的關於「我」的種種認知執著,最終轉為真我。你可以理解這個真我是轉識成智的「智」,但在第一義諦裡,「智」不能言說,所以叫「智不可分,不可被分」,所以叫「無智亦無得」。需正確理解這五字並不是指斷滅的無智無得,而是已經完全相應涅槃,非有非無,非一非異,乃至離四句、絕百非的解脫狀態。

明白關於「我」的重要性在於:你必須解釋清楚破了「人我」、「法我」以後的涅槃——這個「真我」的狀態是什麼。「真我」必定不是指向斷滅,否則是誰在修行?

誰證涅槃?必定有我。只是這個「我」,是已經轉為大圓智鏡的、轉染為淨的,涅槃大樂的「我」。

此處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真我不可言說。

五時教法經論中出現無數「有」和「無」,開權顯實有方便說和究竟說,很多人在聞思修的過程中極易糾纏在二者文字戲論中,一偏頗就歪了道,是極為可惜的。願如理思惟,早開智慧型。

4樓:無畏光明精舍主人

應邀大乘佛法中的「我執」,實際是法身妙用的「個別行境」將無明相執為「我」。

息滅我執有八萬四千法門。

例如:禪宗之「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方可入道」。

漢地教下,皆如「戒、定、慧」次第!

密宗則更加殊勝!

都離不開「五道十地」!

5樓:

「我」是輪迴,「無我」是解脫。

「我」是修行,「無我」是境界。

「我」是執取,「無我」是放下。

「我」是世財,「無我」是法財。

「我」與「無我」,其性不二。

6樓:

大方向錯了!!

諸法: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以及涅槃,都是諸法的範圍。

諸法無我,並不是強調乙個人要認識到諸法沒有所謂的『無我』本質。

諸法無我,實際上是乙個具體的心理動作,就是「不要把諸法當作是我、我的、我的真我」,到底有沒有我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要把它們認為是我、是我所、相在,這裡的我,其實是指阿特曼(不變的靈魂)。

「法一」這個人存在嗎?存在,無論是作為名字還是其他五蘊,都是存在的;

「法一」有靈魂嗎?這靈魂是「法一」的嗎?沒有,不是!

涅槃是乙個人活著的時候就可以達到的境界,誰涅槃?什麼涅槃?沒有誰,沒有什麼

就是這樣,當乙個人認為五蘊的任何乙個是他的靈魂、他的靈魂所有、他的靈魂所在,就是有我見。

7樓:普波居士

諸法無我乃三法印之一,三法印都是一樣的重要。諸法無我是說諸法無我持之性,不是說我如何如何,「我」是說攀緣諸法的緣慮心,就是我執之心。我執分人我執、法我執。

很多學人常以斷人我執為究竟,又是破又是立,又是斷又是證,完全墮入法我執,這是小乘道的修行方法。

學佛當以大乘心,行菩薩道。知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亦知煩惱即菩提,當處放下,直趨真如,以禪心見真如本性,以念佛心入無生忍。

8樓:古琴封魄

既然方便說,則有二,設「我」為身我,「無我」為真我。

比喻一下,就像玩網遊,可以把身我理解為乙個遊戲角色,把真我理解為玩遊戲的人,任何遊戲上的規矩都無法約束真我,只能約束身我。那麼這個真我就是本體,身我就是方便說(既二乘三乘)。而且再厲害的程式設計師也無法在遊戲中或程式中還原乙個人的本體,就算還原了,也只是個軟體,一斷電還是會消失。

任何可以提出的語言或文字都是個軟體,軟體當然是程式設計師寫成的,但軟體永遠不是本體,本體永遠寫不出來。所以可以說出來的話都是有漏的,都是方便說。(這裡懂了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地獄門前僧道多)

包括有我、無我、一、道、神、佛、神通、涅槃、所有詞、所有文字語言、所有概念、所有神通、所有神佛都無法代表本體,因為它們都是軟體。只是方便說而已。

所以佛家說: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

所以道家說: 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所以儒家說: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義忠信,樂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

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從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棄其天爵,則惑之甚者也,終亦必亡而已矣。

世人只知追求社會貴族,卻不知社會貴族的地基是精神貴族。不要地基,而妄求房子長存,豈能如願?人一定要有志向,乙個人有了志向就不會有吉凶的概念了,【如果一件事情是我必須去做的,那麼不管是吉是兇,賠錢賺錢我都要去做】,這才是超越吉凶的地基、名利的地基、大蓄的地基。

有無妄,然後可蓄,故受之以大蓄。——《序卦傳》

那麼平時持身行事到底怎麼才能見真我?

戰略上:動機為公,則見真我,動機為私,則見身我。

戰術上:則可以千變萬化,當然你只能不昧因果,不能不落因果,不過相信無我的你,對以身殉道早已做好了覺悟。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呢?

以上是為方便說。

我與無我是不是都是中邊之見,連中邊這個概念都非空性

在人間1111 佛法處處講無我,卻又時時講我,此我非彼我呀!太多人總是用自己世間慣常對詞語的定義與理解來 依文解義 的理解經典,所以很多時候張冠李戴,甚至各執一詞無法交集,因為事實上是他說西來您說東,卻以為是對同一事的不同見解!比如 楞嚴經 知見立知,即無明本 這句確實是在說眾生通常所能感受的覺知心...

請問諸法無我與輪迴是什麼關係?

信願持名 問 諸法無我,誰在輪迴?惟賢長老答 諸法無我,是指一切有為 無為法中,並無 我 之實體。一切法皆依因緣而生,相互依存,無實體性。有為法雖有作用,然不常住 無為法雖常住,然無作用。這是破執著的。若執著有 我 就等於那個神我一樣,因緣就會消滅。誰在輪迴的那個 我 是執著五蘊身為我,或者認為五蘊...

佛教經論中如何證明無我?

竹籃打水 無我是實踐的產物,不是真實存在,怎麼證明。古人在修行過程中發現只有荒唐的有無我思想的人才能夠修行下去,所以修行人才言必稱無我。佛教界最大的錯誤是把自己小圈子的真理非要社會大圈子認同。 釋迦摩尼佛 晦昧為空,空晦暗中,結暗為色。色雜妄想,想相為身。聚緣內搖,趣外奔逸,昏擾擾相,以為心性。一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