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佛教所講的「不起分別心」和「無我」,是要求我們無論對自己還是對別人都一樣嗎?

時間 2021-06-03 18:19:28

1樓:大金剛菩提

佛家講無我無相,道家說忘我,儒家曰太上忘情,共產主義說實事求是,都是一樣的。就是心裡不要有偏見,但是偏見往往是根深蒂固的,如果能站在客觀的立場去看待事物,就能獲得智慧型。

2樓:護法居士

舍利子。又此眼等譬如泡沫不可撮摩。於泡沫中無我無人。

無眾生無壽者。無補特伽羅。無意生無儒童。

無作者亦無受者。如是了知諸法不生。離一切相。

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此眼等譬如陽焰。一切煩惱貪愛集生。前際後際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無補特伽羅無意生無儒童無作者亦無受者。如是了知諸行不轉。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此眼等譬如芭蕉。體不實故。於芭蕉中無我無人。乃至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此眼等譬如幻化。顛倒集生此幻化中無我無人。乃至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此眼等猶如夢中。見諸色相非真實故。於此夢中無我無人。乃至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此眼等猶如谷響。由緣生故。於谷響中無我無人。乃至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此眼等猶如影像。隨諸業惑之所顯現。此影像中無我無人。乃至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此眼等譬如浮雲。聚散無定體非究竟。此浮雲中無我無人。乃至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此眼等譬如電光。剎那變滅。此電光中無我無人。乃至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此眼等猶如虛空。離我我所。於空法中無我無人。乃至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此眼等猶如愚聾。無所覺知又如草木牆壁瓦礫諸非情物無所覺知

而此愚聾非情法中無我無人。乃至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此眼等猶如諸行。皆流轉故亦如風鳶假緣和合。此諸行中無我無人。乃至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此眼等皆是虛假。一切不淨之所積聚。此虛假法無我無人。乃至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此眼等如鏡中像。隨物顯現旋有旋無。是破壞法。此映象中無我無人。乃至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此眼等猶如苦井。老病死苦四蛇二鼠交相侵迫。此苦井中無我無人。乃至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此眼等無實邊際。浮塵之根死法所侵。乃見邊際

此邊際中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無補特伽羅。

無意生無儒童無作者亦無受者。如是了知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舍利子。蘊處界法亦復如是。

若菩薩摩訶薩。內心堅固真實相應。永不墮於貪愛法中。若墮貪愛。無有是處。於貪愛法真實厭離

3樓:Sissy

題主不能把佛法與世間法混在一起。佛法中分別心即意識心,是用來了別的,日常生活中的種種事物的,沒有這個分別心就沒法了別,也就沒法在我們這個世界正常生活。有人說進入定境就把意識心滅了,其實意識心猶在,只是定境越高,意識心越細。

我們修定也是試圖把意識心變細,但是覺對滅不了。不讓然在定中,別人叫,怎麼會出定。意識心還是可以了別定境的。

題主說的無我,在佛法中就是指斷我見我執,修學小乘解脫道的,觀行到諸行無常虛空,就在捨壽時把自己斷了,中陰身不在現起,不去投胎,只留下本際,入無餘涅槃。斷了我見與我執就可以跳出三界生死輪迴。

大乘修學者是參禪證得第八識如來藏,明心見性後,行深波若波羅密多,照見五蘊皆空,就會斷我見,但是菩薩不急於斷我見我執,還故意留一分思惑在留在輪迴中繼續潤生度眾。

世間法上,無論你怎麼修人天善法,也是無法把這個『我』徹底滅掉的

4樓:憨山門下

不是。不起分別心。簡單講就是不相續的意思,但不是指不了知前境。而是說於前境不起後時之分別心,因無此後時分別心相續故,不會再起後時的遍計所執妄想,更不會再由此產生種種煩惱。

比如我現在面前是電腦,不是說不分別電腦是電腦,而是說在了知此是電腦後,不再相續此相說,咦,這電腦好像要換了,用了幾年了,哎,上次說要換的,怎麼還沒換呢,乾脆這次換了,還是不換了等等,不再相續這樣的遍計所執妄想。因為不相續這樣的遍計所執妄想故,就不會有早沒換電腦的,現在要不要換這樣的想法所引起的懊惱等種種煩惱。

無我,這個佛教專有名詞,題主找個佛學詞典查查就知道了。我在這裡估且說說我的一些自己的理解。所謂我都是由我所(我所,即屬我之物。

)推測出來的。比如我的性格,我的身體,我的父母,我的車子,我的女友,我的老婆,我的電腦,我的知識,我的學歷等等,這些種種就構成了乙個似乎有的我。但剝開所有的這些我的某某之後,我們再想想什麼是我?

除了這樣對自我構建的形象之外,對自己應該怎麼樣,不應該怎麼樣這樣的判斷之外,還有什麼是我呢?

如何理解佛教所講的中觀?

隨佛願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卷568 為著我者說無我道,為著法者說法空道,著二邊者為說中道,為迷亂者說止觀道令不迷亂,為戲論者說真如道令不戲論,著生死者說涅槃道令出世間,為迷塗者說正直道令遠邪路。天王!是名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知邪正路,獎導有情令得出離。龍樹菩薩依據 雜阿含經 與大乘佛教般若...

佛教中的無我如何理解 如何做到 可以說明事例嗎?

就像你看電視,電視畫面裡無我。識就好比電視畫面,色就好比電視裡的人物,行就好比情節,想就好比人物說的話,受就好比電力。你就會發現,一切概念的存在,都是在看電視而已。電視裡的一切都是虛妄的。 銀海玉杯 控制不住情緒發怒的時候,那個人是我嗎?兒時懵懵懂懂一無所知的那個人是我嗎?心生惡念的那一刻那個人是我...

低等動物沒有自我意識,和佛教的無我有什麼不同?

無我的意思是無自性。什麼是自性?就是安立任何一法是不需要依賴他者從對境本身就能安立這就是有自性。但是這與實際不符因為任何一法都必須依賴他者才能安立所以不可能有自性存在。宣說無自性道理的原因在於眾生的所有煩惱痛苦都是因為有自性的執著所以思維乃至證悟無自性的道理暫時可以減輕煩惱痛苦究竟可以證悟獲得離苦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