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的人什麼時候要有我,什麼時候要無我?

時間 2021-05-31 03:43:12

1樓:普波居士

學佛,什麼時候都不應該有我,有我,這佛法就沒法學了。

無我,不是沒有自我了,是不要有我執。我執,就是執取之心,見到什麼就是執著,執著一切事事物物,起貪嗔痴,造殺盜淫,搞是非人我,積種種業。

所以學佛人如果不懂得怎麼去達到無我境界,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嚴持五戒十善,依佛教誡,信受奉行。

2樓:少林功夫好耶

有我和無我是一對概念,不可以拆開問的或者肯定一半否定一半。

狠的下心,不聽不聽王八念經。

狠不下心,一日三省吾身,關我鳥事,關你鳥事,關他鳥事。

3樓:微妙香潔蓮

隨順眾生要有我,隨順覺性要無我。隨順入世要有我,隨順出世要無我。隨順有為要有我,隨順無為要無我。

可得為世間事,不可得為世間意。

4樓:珞迦悲華

佛說的一切法無我,根本就不是什麼時候要不要無我的問題。

這是沒有正確理解『無我』的含義導致的假問題。

佛法裡談無我的時候,無我=無自性=無自體=不存在=沒有它自己。而且前面一定有主語:即某某無我。

如五蘊無我,一切法無我。含義是:(我們凡夫認為真實存在的)一切法其實是不存在的、沒有的。

不太理解的話,就按夢喻去理解:夢中以為存在的一切東西,其實是不存在的,即夢中一切法是無我的。

佛告訴我們這個道理,以這道理多熏習、作觀,才可以從輪迴大夢中覺醒過來。

即:一切法無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多作這樣的觀想,是覺醒的方法。才能遠離顛倒夢想。

5樓:菩提心

認為無我應是自然而然進入的狀態。認為生活工作學習中不要去糾結有我還是無我,只要在事上保持覺知自己的狀態,覺知自己的起心動念,是否起貪起嗔起疑等,覺知自己的情緒變化。

平時有一定時間學佛聞思修戒定慧,提高定力,提高覺知力,修正自己的知見,再應用在生活中修正自己的身口意。

6樓:護法居士

如來明證下四法故。何謂為四。

一曰一切萬物皆歸無常

二曰一切諸有悉為苦毒

三曰一切諸法皆無有我

四曰一切有形悉至於空無。為泥洹寂。阿難。色等諸法悉皆無常而生常想。

諸法皆苦而生樂想。

諸法無我而生我想。

諸法不淨而生淨想。

是名顛倒

觀色等法是無常苦無我不淨。

不名顛倒。是不顛倒

7樓:慧明

初發心學佛,應該從基本的做起。無我是事實,我們這一切都可以說是因緣和合而有的。一切法無不從因緣生。

【爾時世尊,告韋提希:汝今知不?阿彌陀佛,去此不遠。

汝當繫念,諦觀彼國淨業成者。我今為汝廣說眾譬,亦令未來世一切凡夫,欲修淨業者,得生西方極樂國土。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

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淨業。佛告韋提希:

汝今知不?此三種業,乃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淨業正因。————《佛說觀無量壽經》】

無我而能廣度眾生,是菩薩摩訶薩做的事。你要知道我們凡夫業障深重,雖然談論無我,其實未必能解脫煩惱。但我們第一可貴在於發心,第二,要依照佛所說的如是學。

如《楞嚴經》講四種清淨律儀,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只要我們初學先做好這四條,慢慢清淨向上,自然會有進步。明顯的進步就是煩惱少了。

也決定不要求什麼感應,什麼神通,那屬於邪道。

要知道佛所說法,無非諸行無常,一切皆苦,諸法無我,寂滅為樂。這四句話是很重要的根本。

學佛人只要牢記四法印,守四律儀,自然智慧型增長。

8樓:心靈

對待一切人,事,心上要無我,意思是不去輕易的認定或者否定,評定。待人接物做事上要有我,這樣才能做好。可以明白人裝糊塗,卻不能真的做個糊塗人。

9樓:adinn

學佛的人要承認自己就是個凡夫,跟其他不學佛人唯一的區別就是學佛的人聽聞了佛法而已。

學佛的凡夫依然是凡夫。

出家的凡夫依然是凡夫。

記得如理思維、精進修行就好了。

什麼時候學籃球最好?

266676 我認為是初中開始,或者是小學6年級,就是那種運球,投籃的練習,定期練習,高中很多男生都會打球現在初中也有很多會的,你就可以和他們一起玩,不過大多數時間還是要練習 贏天下 孩子學籃球的最佳年齡是6 16周歲,6 10周歲主要是學一些基本功,基本功要從小打好,要不然到後面再學就更難了,而且...

什麼時候出魔女?什麼時候出不死鳥?什麼時候出永夜?

法王菜不自知 先說不死鳥,由於魔女改的加了回覆,致使無恢復能力的任何英雄都不再適合出不死鳥 永夜用於多次防爆,且適配於本體較肉,克制守約別具一格 魔女仍舊是魔抗通用裝,適配輕型輔助,導致低頻Poke,如墨子 聆心 魔女,不死鳥,永夜。這三個法防裝,確實是需要看情況選擇的。魔女,價效比很高的法抗裝備。...

英語中什麼時候稱名,什麼時候稱姓,什麼時候稱Mr 姓?

Eric 在英語國家中,有時人們只稱呼姓氏,且不必加頭銜和尊稱1 球隊的教練 教練與隊員之間常常只稱呼姓氏。這一點在美劇 十三個原因 中有體現。橄欖球隊教練會稱Justin為Foley,會稱Zach為Dempsy。教練和隊員也會把這種習慣帶到訓練之外的生活中 2 英中國人對職位高的僕人稱呼姓氏。唐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