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經論中如何證明無我?

時間 2021-06-03 13:15:54

1樓:竹籃打水

無我是實踐的產物,不是真實存在,怎麼證明。

古人在修行過程中發現只有荒唐的有無我思想的人才能夠修行下去,所以修行人才言必稱無我。

佛教界最大的錯誤是把自己小圈子的真理非要社會大圈子認同。

2樓:釋迦摩尼佛

晦昧為空,空晦暗中,結暗為色。色雜妄想,想相為身。聚緣內搖,趣外奔逸,昏擾擾相,以為心性。

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鹹是妙明真心中物。——楞嚴經

(以上的東西,就像所謂的善知識告訴你的無我,都是一堆臭狗屎……)

讓我這個假禪師來告訴你,什麼是無我!

佛是非善非惡,不屬於造作!勉強說:清淨心就是。但是,所有的開示和說法——都是方便,無論是佛經祖語,還是善知識的開示,都是方便!究竟處無開口處,動念及非!

禪宗大德雲:開口就錯!動念即乖!!

哪是言語能達到的!佛言祖語、善知識的開示——就像指月亮的手指頭,並不是月亮本身!

但是,怕就怕你遇到的善知識,把一堆狗屎告訴你說:這就是月亮!

何謂無我?

無我,就是無「自性」,同時也是無」自相「,無」自體「。

比如一台汽車,無汽車自性,也就是無汽車。沒有汽車的存在,沒有汽車的自性,沒有汽車的自相,為什麼沒有?

因為,所謂的汽車,它是一大堆零部件的和合體。只有一堆零部件,沒有汽車。汽車是一堆零部件的名字。

但有其名,無有其實。

如果繼續推下去,一堆零部件也沒有,最後,推出只有一堆粒子,再推,一堆粒子也沒用,因為粒子的最後,是空。

再比如,乙個手絹,可以挽成乙隻小老鼠。小老鼠,就是但有名,而無有實。這叫無我,我是自性。

自性,有兩種,

一種是有為法自性,一切有為法自性,無!無自性。

另一種自性,是無為法自性,就是佛性。

佛性,雖顯空相,而是真實存在。故說,佛性,有自性。常樂我淨之中,有我啊!有自性,有個真我!

當知:無的,是假我,比如肉體,這是四大假合,無自性。有的是真我,真如本性。

宇宙萬有,唯一佛性,是真實有我。依之而起的宇宙萬法,統統無自性,無自相,無自體,空,不存在,不可得,得了也沒有得!人間富貴,功名利祿,但是「江山如畫」!而已!

佛教中的無我如何理解 如何做到 可以說明事例嗎?

就像你看電視,電視畫面裡無我。識就好比電視畫面,色就好比電視裡的人物,行就好比情節,想就好比人物說的話,受就好比電力。你就會發現,一切概念的存在,都是在看電視而已。電視裡的一切都是虛妄的。 銀海玉杯 控制不住情緒發怒的時候,那個人是我嗎?兒時懵懵懂懂一無所知的那個人是我嗎?心生惡念的那一刻那個人是我...

佛教中的無我之後「我」是什麼,為什麼想到「我」沒有了會感覺孤獨恐懼?

屌絲碼工 我是分別。針對他而言。剛出生的孩子不知道這個身體是自己的,後來慢慢理解這個身體是我,其他人是他,這些人是我家人其他的是別人家人。拓展起來還會根據自己的喜好產生對錯好壞等等判斷。所以無我無分別總是一起提。 有界無邊 這裡的 我 是指阿特曼一類的類似不變靈魂的概念,無我也不是要消滅什麼,只是認...

如何理解佛教所講的「不起分別心」和「無我」,是要求我們無論對自己還是對別人都一樣嗎?

大金剛菩提 佛家講無我無相,道家說忘我,儒家曰太上忘情,共產主義說實事求是,都是一樣的。就是心裡不要有偏見,但是偏見往往是根深蒂固的,如果能站在客觀的立場去看待事物,就能獲得智慧型。 護法居士 舍利子。又此眼等譬如泡沫不可撮摩。於泡沫中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無補特伽羅。無意生無儒童。無作者亦無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