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是否為貴族演化出來為了彰顯自己地位的東西?

時間 2021-05-06 17:07:14

1樓:桃青李白

當然是,我就說兩點很簡單的,每個高中生都應該知道的。

第一,古代文言文沒有標點符號,古人要想閱讀文言文,首先要掌握乙個技能叫「句讀」,簡單來說就是斷句,但實際上更加複雜,因為其中蘊含著很多不可避免的歧義,比如說《論語》中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就有兩種斷句方法,以及與之對應的兩種完全不同的意思。

請問作者的本意是什麼?

第二,文言文中如果存在通假字、多音字也會造成歧義,比如同樣是《論語》中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一句。「景行」可以理解為乙個詞語意為高尚的德行,同樣也可以理解為「景」通「影」,名詞意動,解釋為「像影子一樣跟著」。後面的「行」可以念xing,也可以念hang,兩個都能理解出不同的意思來。

這簡簡單單的八個字可以有四五種白話文翻譯。

請問哪一種是作者的本意?

我在高考之後的這些年裡我再也沒接觸過文言文,但與文言文相處的那短短六年裡我的古文成績一向很不錯。我不否認學習文言文可以陶冶性情,鍛鍊智力,但是請不要誇大其實用性,它在使用時真的會產生很多很多歧義,並不適合作為書面語言使用。不管是否出自本意,文言文確實在事實上彰顯了貴族的地位,壟斷了學習知識的權力,這一點我認為是無可否認的。

2樓:笑江湖

當然不是啦。

因為古代生產力低,書寫成本太高,為了在低成本的情況下表達豐富的內容。當生產力越來越發達,書寫成本越來越低,就都寫成為白話了。

試想一下,你在青銅器上留下點內容,你要如何表達?有了竹簡你寫篇八百字的作文試試耗多少功夫?有了紙,紙的不便宜啊,印刷成本也高,隨著技術進步,書寫成本越來越低了。

好比發電報,貴的時候惜字如金,現在手機寫字動不動幾百字。

這不是為了裝逼,是書寫成本越來越低了。

3樓:浩哥愛讀書

感覺題主把問題的因果顛倒了。

文言文,或者說文字的意義?語言的運用是什麼?

從古至今,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基本上都是為了說明白吧(當然,孔乙己之類的應該是有,不過佔比不會很高)。

有說法,語言的出現是基於群體合作越來越複雜的基礎上而發生的。也就是說,要能夠讓其他人聽得懂、聽的明白,方便理解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貴族是後來物質逐步豐富的過程中,人與人之間細小差異導致的結果(從量變到質變的感覺)。貴族從簡單的體力勞動中脫離出來之後,應該會有帶著標籤和身份的表達方式和行為舉止,不過語言的交流作用,應該不會有極大的改變。

文言文,更多的是正式表達的需要,畢竟國家那麼多,人群和人群之間,還是有著不一樣,為了降低溝通成本而達成了共識。秦始皇的「書同文」,作用還是非常大的,影響也是深遠的。

所以,貴族會有些不同的表達,然而文言文的根本用途更應該是降低溝通成本而進行的集體選擇。

前因後果和輕重緩急應該是不一樣的。

4樓:留蘇

還記得去年破譯乙個甲骨文本就獎勵十萬的事情嗎?

我想試試從甲骨文的角度以及根據對最近看的一本書的理解來解釋文言文的演變。

古人從結繩記事、岩壁刻畫到象形文本刻於甲骨之中,文字在這個過程裡演變了多種形態,從早期獵物與漁到豐富的交流,其中,對字的理解認識到記載肯定是在嘗試與改變之中,逐漸演變成我們熟悉的筆下文字。

回到甲骨文當中一些複雜或難以難以鑑定的字中,那些晦澀難懂的文字可能就是後來某些文言文本的前身。

試想,在華夏歷史的某一階段中,剛好是新與舊的碰撞,咱們暫且把這個碰撞歸於甲骨文與古文體之間,那時文字記錄和語意不會像現在我們看到的這些文字,每乙個字都有所意,每一句話都可識,甚至還有修飾手法這一說。

所以就有了看似跨度很大卻有實際意義的字字組合,舉個例子「漙兮、糺縵、陰晴」等詞,雖然那時的文字記錄還不如這麼直白,但其象徵意義,也可在其中窺探一二。

文字發展到這個時候,也便具有文言文體裁的雛形,從良渚文化到秦,對了,這裡提一下,還記得秦始皇「車同軌,書同文」嗎,乙個字六種寫法,而後秦得統一以車軌同文,這裡真得好好夸夸秦始皇(功過是非留於後人定論)。

其他暫且不言,從後人的角度看,僅書同文這一項,對我們華夏民族來說是多麼偉大的一件事,也可以說給後代的文學史造就多麼良好的一種前提,否則一國滅一國,誅其人、滅其族、焚其史、消其痕,別說是文史記載,就連在史書的位置,都不會留半行痕跡。

至此,文字的使命在秦時有至關重要的轉折,也為後世的文學發展史開闢和鞏固良好的環境。

再來說說通過最近看的《文學與哲學》一書的淺見,文學在先秦、兩漢、兩晉、唐宋以及點亂的三國時期(三國的相關文學代表人物發光點很明顯,從曹操到曹丕,從諸葛到對後世文學上的影響,都不可忽視)其不同時代的文學體裁,根據其歷史背景和當朝思想的側重,都有不同的發展,駢文、多律等等不同時期都有不同的體裁文學。

但其中有乙個跡象,連線文言文體裁文學到如今白話文的樞紐,那便是文言文偏白話,這裡可以對比早先文學與近代文學的差別,其實細看的話會很有意思,有所差別但又有千絲萬縷的聯絡,細微處見著的驚喜也頻頻發生。

如題所問,文言文是否是貴族彰顯身份的東西,答案顯而易見是為不是,還記得那個古代笑話故事麼?

如果用來彰顯身份,何必用乙個秀才都能用東西來顯,用錦帽貂裘和灑鹽烤串來彰顯身份他不香麼?

其實,文言文發展至今,她存在的意義對古人對我們來說,是一種時代的見證與參與,文無說區別高雅,只不過全憑個人一愛一憐,這本無可厚非,也並不是權貴專享。

就像古時的賣柴翁,何知秀才賣弄?完全大可不必的。

也像今日我喜歡寫的瘦偏古文風,一是全憑個歡喜,二是有個中享受依列其中,三是有個以文見友也算是與喜文人之間的「臭味相投」罷了。

5樓:變電站彭于晏

口語和書面用語應該有差別的吧,口語就是大白話,書面語有可能是因為書寫載體的限制,竹簡木簡製作不方便,字數太多攜帶更不方便,所以就精簡一些,個人理解

6樓:

古代文字的載體最早為金石、骨甲、木竹,篇幅有限,製作複雜,傳輸轉運困難。因此語言必須簡潔,不可能將白話直接用於書面,這大概就是文言不同於白話的原因,現實生活中是不可能像文言文那樣說話的。

7樓:

朱元璋訓太學生敕諭

恁學生每聽著:

先前那宗訥做祭酒呵,學規好生嚴肅,秀才每循規蹈矩,都肯向學,所以教出來的個個中用,朝廷好生得人。後來他善終了,以禮送他回鄉安葬,沿路上著有司官祭他。

近年著那老秀才每做祭酒呵,他每都懷著異心,不肯教誨,把宗訥的學規都改壞了,所以生徒全不務學,用著他呵,好生壞事。

如今著那年紀小的秀才官人每來署學事,他定的學規,恁每當依著行。敢有抗拒不服,撒潑皮,違犯學規的,若祭酒來奏著恁呵,都不饒!全家發向煙瘴地面去,或充軍,或充吏,或做首領官。

今後學規嚴緊,若有無籍之徒,敢有似前貼沒頭帖子,誹謗師長的,許諸人出首,或綁縛將來,賞大銀兩個。若先前貼了票子,有知道的,或出首,或綁縛將來呵,也一般賞他大銀兩個。將那犯人凌遲了,梟令在監前,全家抄沒,人口發往煙瘴地面。

欽此!以上是朱元璋在明朝國子監的訓話原文,一字不改,純粹的明初白話文(鳳陽土話)。我老家安徽定遠,和鳳陽是鄰居,方言大體相同。

不過,雖然我讀朱元璋的話雖然意思完全明白,但語氣和句式還是略感陌生,可見明朝開國至今800年過去,白話漢語也是經歷了一定變化的,並非一成不變。

個人覺得文言文一開始的確是古漢語的日常用語,後來逐漸規範化,加上漢語逐漸演變,產生了白話文與古漢語的分離。儒家《尚書》是古代知識分子寫標準書信政論記事的模板,其內容有商朝中早期和西周初期的甲骨文原文。目前和殷墟甲骨文對應來看文體基本一致,所以也不是偽造,以《尚書》為代表的「古漢語白話」,古樸規簡,可以看作是文言文的起源。

8樓:直徑

肯定有印刷術,造紙術沒有大規模普這兩個原因。記得小學時候九十年代還有買不起紙筆,用不起電燈的同學。

以前學校裡還會教發電報,電報是按字數收費的。

9樓:Weigee

文言文是書寫體,因為古代剛開始沒廉價紙,剛開始是竹籤式的,運輸成本高,儲存占用空間,用最少的字表達更多的意思是比較符合利益的,後期雖然有紙,但依然貴,成本並沒有降下來,

10樓:受氣的布袋

下面有一段我們很熟悉的文言文。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下面是白話文。

孔子說:「別人的言行舉止,必定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選擇別人好的學習,看到別人缺點,反省自身有沒有同樣的缺點,如果有,加以改正。」

你比較一下把原文與白話文寫到竹籤上,有多大的差異,就知道,古人為什麼用文言文了。

11樓:spx

也是也不是。

文言文和古時候的書面語,和現在類似,古時候書面語和口語是有明顯區別的。最早出現區別的原因很好理解,因為書面語是要能形成文字的,在造紙術發達完善以前,無論木簡、竹簡、皮、帛作為文字載體都有明顯的缺陷。要麼太貴、太稀有,要麼太重太大。

所以書面語盡可能的言簡意賅,目的主要為了記錄和傳播。

另一方面古人的識字率不高,能用文字記錄資訊的人天然就高人一等,所謂學而優則仕,讀書人同時也是官僚階級。書面語因為階級的不同被賦予了特殊的意義,說著書面語,用著書面語的人就慢慢地和平民拉開距離,這也可以說能夠彰顯自己地位了。

綜上所述,文字和口語最初的區別僅僅是為了傳播和記錄,後來真的可以用來區分社會階層了。

12樓:陳昆

說話容易寫字難啊。早期的竹簡木牘製造起來是需要花好多時間的。你不能拿起來寫寫寫,把日常語言都寫上去。

就算你家有礦買得起竹簡木牘,那也要考慮一下那麼多字你寫起來最後竹簡木牘的重量。所以必須簡化!用盡量少的字表達出來你想傳達的意思。

回想一下九十年代以前的電報就是一樣的,按字數算費用。現在工業化一張A4紙你寫滿才幾分錢,你當然可以想說什麼就寫什麼了。

13樓:隱湖小筑

大家看過電報嗎?如果拍電報,就會發現,電報字數都很少,為什麼,按字數要錢啊,字越多花錢越多,所以要壓縮字數,盡量簡鍊。文言文也一樣,文字的載體很貴,一直到宋代,才由於技術進步,紙張才變得便宜。

14樓:致命華彩

應該不是的,簡單分析一下;

1、我們讀文言文一段很簡短的字,翻譯白話文可能會很長,最早記錄文字的工具是在甲骨上記載,到後來的竹簡,這些記載文字的東西相對比較難得,所以字數上肯定有一定的精簡,漸漸的這種文字就演變成了官方文字,到後來的紙張發明出來,這種習慣也一直都保留下來了;

2、其實古人平常對話也是和我們現在應該差不多的,但是如果官方記載的話直接記錄對話會顯得不太嚴謹,所以文言文一直流傳是有原因的;當然也有一些大白話記載的,民間記載的一些石碑,還有就是朱元璋的一些口諭,看了之後就覺得很現代;

個人意見,望指正!

文言文在當下的定位是什麼? 閱讀文言文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論語》《道德經》等思想大作一定要看原文嗎?

Yangle Lee 瀉藥,文言文的韻律美是最吸引我的地方,我個人不喜歡那種純敘事向的古文,而偏愛哲思類的,如滕王閣序,後赤壁賦等,其工整的對仗和和巨集大的思想讀來比較對我個人胃口。然而,每個人的文學鑑賞能力不一樣,當年讀書時也全憑感覺,現在網路發達,想讀啥找個電子版看看,能看的下去就看,看不下去並...

文言文為何被取代?

文言文 更能表達詞語深意 這個結論不知從何得出。至於 用詞簡潔明瞭 更不對,簡潔 是對寫字的人來說,但是對讀文的人來說一詞多義需要仰賴語境去分辨,是更麻煩的。明了 就更談不上了,很多課本對文言文詞的釋義都是不統一的,把古人叫起來讓他解釋,他可能也沒有明確答覆,真要給個答覆的話就是 差不多就是那個感覺...

英語有文言文嗎?

平方和差 對於英語有沒有文言文這個問題,首先應該明確文言文指的是古漢語的一種書面語,並且這種書面語從較古的口語分離出來,與同時期的口語有很大區別。拿這個標準來看待英語和對英語有很大影響的語言,我們可以得到以下候選 古英語 法語 拉丁語。先說古英語 Old English 確實夠古老,這是在羅馬勢力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