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的」好信不好學,其弊也賊「怎麼理解?

時間 2021-05-06 09:29:57

1樓:波波

原文是一套話,學而篇的吧。

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主要是強調要好學,學應該指學做人做事做君子,不單指現在講的學知識。論證了不同特質的人如果不好學的話,可能會產生的不良後果。

好信可以理解為喜歡承諾,好好先生,沒有原則,不敢說不,不好意思拒絕。反而容易失信於人,也容易糊里糊塗做了壞事。失信於人時內心猥瑣不安,做了壞事更是成了糊塗的壞人。

一諾千金啊,當乙個人沒有正確價值觀和判別力,不敢輕易許諾的,很容易犯錯。這樣應該解釋得通。

2樓:一片冬瓜茶

你對賊的理解有誤。

賊可以籠統的譯為有害,但是結合本章,其蔽有愚、蕩、賊、絞、亂、狂,都是有害,那麼具體的害處有什麼不同,則是需要具體論述,因此賊不能簡單理解為有害,也因此你說的邏輯問題是不存在的。

六言六蔽是孔子以前的成語,並非孔子獨創。六蔽根本在於不好學,荀子說君子博學而日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而學也不僅僅是學知識,朱熹稱學之為言覺也,後覺效先覺。

所以學是包含學習、效法、覺悟三重。

好仁不好學,其弊也愚。如果只是好仁,但是沒有學來進行判斷,所施非人,那麼就和愚人一般了。

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到處求知,但是沒有學來判斷制約,東一榔頭西一棒子,那麼就沒有堅實的根基,而是蕩逸無所守。這裡不是說一門深入與博採眾長誰對誰錯,因為博採眾長的前提是對相關門類有相對深入的了解,而一門深入也需要知道此一門是否值得專精。

本句所說的狀態,是淺嘗輒止,尚達不到博採眾長的地步。

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賊是害物。信守承諾,但是沒有學來判斷制約,會對人對物有所傷害。比如念著昔日恩諾,當了叛徒漢奸。

餘下類推。

總之,論語意思在於,仁知信等美德是好的,但這只是自然天性,做事不能只順著自己本性,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而是要明白其理為何,為什麼要這麼做。學就是明白其理,能夠進行判斷與制約,讓自然天性能夠發揮好的作用。

正信查詢這樣的結果好還是不好?

淼果 白戶,不影響買房。買車,因為你沒有信用記錄,個別機構利息會高點。不過不會太離譜。到時候審批,提供資料會麻煩點。不過不要怕,保持現狀也挺好。你要是再有五險一金。就什麼都不用怕了。 君和信用 白戶,不算好,但也不算壞。買房買車沒有問題。既然在如今網貸橫行的時代都是白戶,那就不跟你說怎麼養徵信了,沒...

《論語》中孝的意義是什麼?

介石 子游問孝。子曰 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 不敬,何以別乎?何為敬?整齊嚴肅,無時不懼,如月之恆,如日之公升。現世,禮崩樂壞,能做到這點權當作孝了。至於生於禮,葬於禮,祭於禮,三年其志不改父之道這些身後事就算了吧。 愛念經的小沙彌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 不好犯上而...

《論語》中應該怎樣面對別人的惡?

柳絮掛枝何風來 論語還沒看完 拋開成語,修行就用心若鏡,簡單來說,你能感受到他的惡,一定你本身也有惡。從生活來看,實在忍不住就只能以惡止惡,惡盡生善。但是以惡止惡,一定有度。我自己也在度惡,好痛苦。但是真是練心,祝你早日度惡。 活到老學到老 對於別人身上的缺點,要區別對待。如果這個人和我們並不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