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應該怎樣面對別人的惡?

時間 2021-06-10 00:09:46

1樓:柳絮掛枝何風來

論語還沒看完:(。拋開成語,修行就用心若鏡,簡單來說,你能感受到他的惡,一定你本身也有惡。

從生活來看,實在忍不住就只能以惡止惡,惡盡生善。但是以惡止惡,一定有度。我自己也在度惡,好痛苦。

但是真是練心,祝你早日度惡。

2樓:活到老學到老

對於別人身上的缺點,要區別對待。

如果這個人和我們並不熟悉,那最好當看不見,因為我們提的意見人不一定認可,還會以為我們是在攻擊貶低他(君子信而後勞其民,未信則以為厲己也,信而後諫,未信則以為謗己也)。

如果這個人和我們很親近,那看到朋友有問題卻不聞不問是對朋友不負責,所以必須得提出來,但要把握火候,不要非逼人接受,否則有可能勸友向善的目的沒達到,朋友也沒了(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勿自辱焉」)。

另:我對「稱人之惡」的理解是粉飾人的惡行,或者說是為壞人洗地,比如子貢曾經說紂並沒有那麼壞,只是因為被人打倒了才被潑的髒水,所以人一定要追求社會地位(子貢曰:「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

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就屬於「稱人之惡」。

3樓:朱七

保護好自己。

論語裡孔子對周武王的評價是盡美而不盡善。

孔子覺得武王是通過戰爭推翻了紂王的統治,算是以暴制暴,所以不算盡善。

孔子自身仁者無敵,即使是紂王那樣的殘暴君主,孔子也不把他當成敵人來對待。

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這三個人都是紂王的親戚,微子覺得國家救不了,跑路了,箕子裝瘋賣傻,被貶為奴隸,比干強行勸諫,被殺害。

可以看出,孔子推崇用仁的行為來對待惡,不能以暴制暴,最好是保護好自己,以孔子的態度的話,他遇上紂王這樣的君王,估計就直接辭官回家教書。

4樓:士不可不弘毅

與其總盯著別人不如向內促進自己成長。

至於如何面對,因為孔子作為老師,有必要跟徒弟講透徹。他有那個定力在。他的心性上是有修持的。

我們對酒肉朋友必然不會總去勸諫。深交的也偶爾說說。其實最好的勸諫是示範,以身作則。吸引身邊的人向好的方面發展。

面對生活中的無力感應該怎樣?

ilpassato 呃,如果是感覺自己的能力有限,改變不了這個世界 這樣的問題,不如先改變我們自己吧 對自己的外表不滿意,可以健身護膚化妝 讀書,運動,有時間的可以報個課 水彩,瑜伽,烘焙 反正我這個人一不開心就喜歡吃好吃的 有時候可能是因為你有冷又餓又累又困 我是吃不胖的體質,所以小姐妹們經常想揍...

怎樣面對別人對我的非議?

有些人,自己整了容,想隱瞞下來的最好辦法就是汙衊別人在整容 而自己虛弱的辦法,就是踩在更虛弱的人身上,來獲得權利的快感。這種病態的心理,如果要是能治好,只有一條路,狠狠地打擊回去,堅定住自己的立場。這社會的資源有限,有些人生就了病態的心理,注定不得人心。這時候就是招兵買馬的最好時機,找到他們的對手,...

如何正確面對生活中惡的事件,及其對自己帶來的負面情緒 衝擊與傷害?

黎眸 兩個情景。自己親歷的惡和大環境中整體的 惡 自己親歷的惡,真的很難講,因為這種感受是任何人都無法感同身受的,很強烈的無助感和憤怒。這種惡的經歷,對自身的影響最大。越早期越難癒合。可能有的人不幸一輩子都要帶著這種陰影生活,有的人慢慢淡化封存。時間和成長,是唯一自癒的辦法吧。 電腦超自然 說幾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