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宋明理學只是學了佛教的一些皮毛,然後就將其佔為己說成是自己的東西,怎麼看待這種觀點?

時間 2021-05-31 21:29:40

1樓:fks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朱子提出的三綱領八大條相信受過傳統教育的華人都知道。其中的格物致知是基於理學,就是認為宇宙和人都需服從一種永恆不變的天理。天理本生是有為還是無為可以有不同觀點。

誠意,正心,修身,除了來自孟子學說外,也受到佛學影響。我們知道朱子熟悉佛教經典,王安石更是曾為「維摩詰經」注釋過。

儒教在宋朝以前一般稱為禮教,所謂「孔孟之道」是宋朝以來的傳統。為什麼呢?原來孟子的地位本來並不高。

我們說朱子學,其實是指從王安石,到程氏兄弟,再到朱熹的學說傳統。王安石除了重新修訂五經外,就是竭力要將孟子的牌位迎入孔廟。孟子的「性善說」是朱子極力推崇的,因為他畢生反對要將「心」與「性」作區分。

如果翻查佛教經典,我相信找不到有述說「人性本善」的理論。因為沿著四聖諦和十二因緣的思路走,我們還會發現所謂人性,是一種錯誤的執著,是無明引起的妄執。所以,從佛教出發,會認為人性本善是愚蠢的思想。

同時,從「論語」和「大學」中,也未能找到有關人性本善的思想。王安石和朱子極力推崇孟子的「性善說」,除了重新定位儒家的倫理學地位外,還有哲學上的關於「本」和』用「的思考。其中,程氏兄弟從「大學『中悟出的天之理就是他們的本位核心。

二程認為,「理」體現在人身上就是「性」,主要的出處就是「中庸」中提到天命可以體現在人性上。

但我相信禪宗有關「佛性」的觀念一定也深深影響著王安石和朱熹。禪宗的「佛性」類似中觀的第一義諦,一般是無法用語言和思維邏輯描述的。在中國傳統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結構下,這個「性」字主要是自然的表現,。

也就是說「性」要符合天理。既然清淨無為是自然原始的表現,那麼心靜即是理,也沒有必要去區分心和性。所以,朱子說:

「人人有一太極,物物有一太極」,我們細心看,這和「眾生皆有佛性」的結構一樣。很明顯,這是一種本體論。

「人之一心,湛然虛明,如鑒之空,如衡之平,以為一身之主者,固其真體之本然」

朱子進一步說到:「心猶鏡也,但無塵垢之蔽,則本體自明,物來能照」。很明顯,像明鏡一樣的心才讓我們去認識世界的事物,才能讓所謂一切法變成可能的條件。

所謂修心,就是要修到心的本然狀態,回覆心的虛明本體。朱子的晚期學說雖然在心上又分性和情,但目的還是要達到心和性的統一狀態。因為之前提過,二程認為性即理,所以心與理可合。

所以,修性就是修心。

「無極而太極,太級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

這出自北宋理學家周敦頤的」太極圖說「的第一部分。雖然朱熹和陸九淵爭論很多,但他們關於」心「的理論體系和周敦頤很大關係。如果從結構上分析,有關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的說法,和起信論的核心」一心生二門「又很類似。

我雖不是專家,但我認為周敦頤的道學抄了」大乘起信論「。

如何正確評價宋明理學?

吳金銘 在哲學中不存在正確評價這種事,西方哲學家基本都是認為除了自己,他人都是傻子,即使有正確的地方也只是和自己一致的地方正確。要從理學來說,理學就是探索萬物根本道理的,哪有不正確的地方?如果有,只能說是指責的人違背了道理。近代指責理學主要集中在 存天理滅人欲 認為阻礙人性發展了。這句實際上就是說分...

宋明理學,為什麼宣揚「主靜」?

柚子甜呀甜 主靜 是由周敦頤在 太極圖說 中提出的,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 特別的是,濂溪先生自注到 主靜 無慾故靜 此處的 欲 是私慾而非正常的慾望。比如,談乙個女朋友是正常慾望,而同時談好幾個女朋友就是私慾,是不正當的,應該摒棄。所以,儒家是認同人性中正常和必需的慾望 即食色性也 但也需要節制...

宋明理學為什麼會世俗化?

已登出 任何一門學問,在往世俗普及的時候,都會有世俗化的面相,宋明理學不例外,但宋明理學本身沒有過多的世俗化,只是有世俗的面相。天理所說的,不是我們世俗意義上的,類似於果報的東西,良知所說的,也遠不僅是道德認知而已。天理是無聲無臭,於穆不已,而又涵攝萬物森然條理的本體。其意義最高,最本源,故稱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