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是否高於道德

時間 2021-05-05 14:13:15

1樓:林千雯

只能說文學不能用道德來評判。如果藝術作品因為表現了壞道德而被銷毀,那麼多數經典將不復存在。你看《月亮與六便士》《安娜卡列尼娜》《包法利夫人》.....

更別說現代後現代的很多文學作品了....

2樓:無產階級弟

文學作品,特別是存在敘事因素的文學作品,有乙個基本的的特徵就是虛構性。而道德是建立在現實的基礎上的,道德不能評價一種並不存在的事。所以哪怕你創作的故事情節慘絕人寰,甚至滅絕人類,它都不能被作為道德評判的物件。

真正能被道德評判的是你在虛構因素之外想要體現的東西。例如你希望通過這一情節反應出的一種思想、態度(這是真實存在於你的精神世界的)。你滅絕人類,是想體現一種人類的「自作孽不可活」,還是想體現一種法西斯式的殘忍?

或者你只是單純想塑造乙個類似滅霸的反派?

文學應不應該高於道德?愛倫坡可以寫殺人,可以寫精神錯亂、人性的陰暗面;波德萊爾也可以把目光放在極盡的醜惡之上,而沒人能否認他們作品裡存在的美學價值。《出師表》可以體現乙個人臣極致的道德,關漢卿的公案劇也可以有一種對公平、正義的嚮往。

文學的評判體系本身就十分地多元、寬泛,道德可以是其中的乙個價值標準,但它不可能是全部。

3樓:字幀

文學可以「興」,「觀」,「群」,「怨」。我覺得具體你寫什麼情節,目的是要讓文學作品有一定的思想深度,這樣才能讓大眾接受。而不是沒有思想的流水文章,沒有什麼文學價值。

4樓:劉卓愷

可以寫,無關道德,而且類似的點子有人寫過:劉慈欣的《贍養人類》,讀一讀可能有啟發。其中故事的主線和故事裡穿插的乙個小故事都有為了某目的計畫性地殺掉某部分人的情節。

加上復仇者聯盟的滅霸,其實這個設定已經不新穎了。

制度高於道德還是道德高於制度?

行於海 從應然來講,二者不存在誰高於誰的問題,只是同一內容的不同表達形式。換言之,二者在應然層面可以達成一致 關係和諧。現實國家中制度和道德表現出許多不和諧的地方,原因在於公共意志的生成與作為公民的個體道德追求都存在諸多的不足。不能體現公共意志的制度,就是壞的制度或者惡法,和乙個理想公民的道德相比,...

文學作品需要遵循現實道德嗎?

看作者的用心和態度。文學作品可以寫不端方的題材,但不能是為了宣揚不道德的思想。這個可以拿托爾斯泰的作品舉例,比如 復活 他寫盡了監獄裡囚犯的痛苦,田野裡農奴遭受的各種奴役,官場裡形形色色的腐敗,但能說這作品是不道德的嗎?他寫這些,努力宣傳的卻是一種高尚的人文關懷,也即托爾斯泰的人道主義,不管人們怎樣...

如果說道德問題在文學裡面不是問題,但文學不是反映現實嗎,如果發生在現實又該如何抉擇呢?

沙苔 道德問題在文學裡確實不是什麼問題,或者說,不是最主要的問題。簡單來說,道德是表達 人應該做什麼 而故事則是表達 人想做什麼 所以,看故事如果只是為了提高自己的道德而忽略人物感情,是行不通的。畢竟這不一定就是作者想要從故事裡表達的東西。退一步來講,在每個人心裡,道德 本身的定義也不一樣 二十四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