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十二因緣怎麼理解?

時間 2021-05-11 23:58:27

1樓:張牧之

無明(不確定性)

行(不確定性世界的現象顯現)

識(關於現象的認識)

名色(從認識中抽象外延內涵——自性)

六處(進而認為自性客觀實有)

觸(對自性的現量)

受(對自性的比量)

愛(對自性的主觀貪著心所動機)

取(因貪動機作業)

有(因業而超越主客觀的認為自性實有——輪迴主體有,輪迴有)生(因輪迴念假想因果生)

老死(因生假想住滅)

無無明(因滅實悟無無明)

兩兩是緣起關係。構成乙個鏈條。倒過來,每三個一對就是苦集滅道的四諦法門。

十二因緣是佛說的核心,不宜輕視,多悟此有收穫。

2樓:路途不是家舍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裡,世尊對比丘說: 「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 「大德。」

世尊說: 「比丘們,我要對你們說緣起和分析緣起。留心聽,好好用心思量,我現在說了。」

比丘回答世尊: 「大德,是的。」

世尊說: 「比丘們,什麼是緣起呢?

「比丘們,以無明為條件而有行,以行為條件而有識,以識為條件而有名色,以名色為條件而有六入,以六入為條件而有觸,以觸為條件而有受,以受為條件而有愛,以愛為條件而有取,以取為條件而有有,以有為條件而有生,以生為條件而有老死,及有憂、悲、苦、惱、哀的產生。這就是乙個大苦蘊的集起。

「比丘們,什麼是老死呢?

「無論哪種形式、哪種類別的眾生,年老、衰弱、牙齒掉下、頭髮轉白、面有皺紋、壽命減短、身心退化,這就是稱為老了;無論哪種形式、哪種類別的眾生,身壞、命終、逝世、死亡、五蘊散壞、屍骸被遺棄,這就是稱為死了。一種是老,一種是死。比丘們,這就是稱為老死了。

「比丘們,什麼是生呢?

「無論哪種形式、哪種類別的眾生,在當中投生、入胎、成形、出生,五蘊出現,取得六處。比丘們,這就是稱為生了。

「比丘們,什麼是有呢?

「有三種有:欲有、色有、無色有。比丘們,這就是稱為有了。

「比丘們,什麼是取呢?

「有四種取:欲取、見取、戒取、我見取。比丘們,這就是稱為取了。

「比丘們,什麼是愛呢?

「有六種愛:色愛、聲愛、香愛、味愛、觸愛、法愛。比丘們,這就是稱為愛了。

「比丘們,什麼是受呢?

「有六種受:由眼觸所生的受、由耳觸所生的受、由鼻觸所生的受、由舌觸所生的受、由身觸所生的受、由意觸所生的受。比丘們,這就是稱為受了。

「比丘們,什麼是觸呢?

「有六種觸: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比丘們,這就是稱為觸了。

「比丘們,什麼是六入呢?

「眼入處、耳入處、鼻入處、舌入處、身入處、意入處。比丘們,這就是稱為六入了。

「比丘們,什麼是名色呢?

「受、想、思、觸、作意,這就是稱為名了;四大和由四大衍生出來的色身,這就是稱為色了。一種是名,一種是色。比丘們,這就是稱為名色了。

「比丘們,什麼是識呢?

「有六種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比丘們,這就是稱為識了。

「比丘們,什麼是行呢?

「有三種行:身行、口行、心行。比丘們,這就是稱為行了。

「比丘們,什麼是無明呢?

「不知苦、不知苦集、不知苦滅、不知苦滅之道。比丘們,這就是稱為無明了。

「比丘們,就是這樣,以無明為條件而有行,以行為條件而有識,以識為條件而有名色,以名色為條件而有六入,以六入為條件而有觸,以觸為條件而有受,以受為條件而有愛,以愛為條件而有取,以取為條件而有有,以有為條件而有生,以生為條件而有老死,及有憂、悲、苦、惱、哀的產生。這就是乙個大苦蘊的集起。

「無明的無餘、無慾、息滅,可帶來行的息滅,行的息滅帶來識的息滅,識的息滅帶來名色的息滅,名色的息滅帶來六入的息滅,六入的息滅帶來觸的息滅,觸的息滅帶來受的息滅,受的息滅帶來愛的息滅,愛的息滅帶來取的息滅,取的息滅帶來有的息滅,有的息滅帶來生的息滅,生的息滅帶來老死的息滅,及帶來憂、悲、苦、惱、哀的息滅。這就是乙個大苦蘊的息滅。」

選自巴利三藏.相應部.因緣相應

十二因緣個人理解?

齊天大聖 無明緣行就是指愛取緣有,兩者的含義是相同的,只不過是從不同角度闡述同樣的事情。無明,愛,取這三支統稱惑 行,有統稱業,因此無明緣行和愛取緣有都是在講有情因為迷惑而造業,不同的是,十二因緣法是講三世的,並非論述一世的事情,所以無明緣行和愛取緣有需要區分前後世。無明緣行是講前世因為迷惑而造業,...

為何「四聖諦」和「十二因緣「屬於佛教的核心教義?

普波居士 佛教的核心教義就是兩個字 因果,四聖諦 和 十二因緣 都是針對因果法所宣說的道理之一,還有很多比如四念住,六度,緣起法,般若,唯識,空性,第一義等等。從世俗諦 勝義諦上不同角度來講的。 華藏淨流 這是斷煩惱的根本,教法和行法,世間和出世間法的因緣果報全部包含於內,次第清晰,內涵豐富。苦集 ...

) 為何「四聖諦」和「十二因緣「屬於佛教的核心教義?

護法居士 我所自知自覺法。為汝說者。若沙門梵志若天魔梵及餘世間。皆無能伏皆無能穢皆無能制。云何我所自知自覺法為汝說。非為沙門梵志。若天魔梵及餘世間所能伏所能穢所能制。謂 有六處法。我所自知自覺為汝說。非為沙門梵志。若天魔梵及餘世間所能伏所能穢所能制。復有六界法。我所自知自覺為汝說。非為沙門梵志。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