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王安憶?

時間 2021-05-05 20:53:25

1樓:威廉的腦袋

就是反正隨便你們怎麼評價王安憶,她都不怎麼理會的那種王安憶吧。王安憶反正就管自己寫,你們愛看不看,很上海人的。

我覺得王安憶長得相當好看,一種正統美。滿偏題的,但是她這種長相,也就十分王安憶。和嚴歌苓完全不一樣的那種好看,嚴歌苓是那種怎麼都要和你產生點關係的長相,王安憶就不是。

沒有誰好誰不好,就是字如其人而已。

王安憶不管寫什麼,都置身事外,我沒覺得她像張愛玲,不要看表面。張愛玲很融情的,自己在裡面,王安憶就沒有,她就寫給你看。張愛玲寫的是愛情,王安憶寫的是人情。

2樓:莫若純白

有想寫《紅樓》的想法,沒有能寫《紅樓》的心。就算有心想寫了,也沒那個命。讀王安憶的《天香》,就像老太太的裹腳布一樣又臭又長。

這種水平也能自比張愛玲?同樣都是境界小的女性作家,好歹張愛玲文筆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還能喜愛紅樓到說出人生三恨這樣的話。王安憶每本書讀過都是印象不深,更無名句,人物不出眾,故事也沒好好講。

王安憶及其類似的一眾女性作家超棒的為女性做貢獻,貢獻何在?都是小精緻利己主義者,最喜歡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里過小日子。你就看那細細描寫的生活場面,和什麼物什,弄堂,還是什麼園子,首飾,花瓶。

讀者就知道你筆下寫不出什麼令人拍案叫絕的好玩意。有人說王安憶文筆細膩,你看看張愛玲得傾城之戀和小團圓再說文筆細膩。如果把張愛玲的作品比做紅樓(比不上,就隨便比一下),王安憶就連那個狗尾續貂的高鶚都比不上,只能算劉心武續的紅樓。

看到王安憶這麼努力不禁感嘆,寫作這件事,你努力過才知道天分有多麼重要。可別吹了。女孩子們要開開眼,看看馬爾克斯,莫言,余華……王安憶的書斷然看不得。

3樓:愛吃草

「三戀」裡最喜《荒山之戀》,仍記得第一次看被驚豔的感覺。語言自然純熟,隱隱有《長恨歌》那種密麗綿延的先聲。畫面感很強,若真投了進去,能跟著人物一起經歷歡喜悲優。

不像《小城之戀》反覆為性慾而蹈火的青春狂躁,不像《錦繡谷之戀》時刻瀰漫的一層若即若離的大霧,那座原是叫作花果山的荒涼的地方演繹了一段蕩氣迴腸的愛情故事。這種雙雙殞命的結局可能會為世俗不解,甚至譴責鄙夷,然而像極了渡邊淳一的《失樂園》,無路可走,甘為情死――也許愛到極致是毀滅,怕日久天長的柴公尺油鹽將愛消減。

4樓:山岩

王安憶不愧是繼承了父母親的優良基因,她的文才我覺得和張愛玲有的一比,兩人時代不同,但都是上海人,都有各自時代的上海風味。而且兩人涉獵的範圍都很廣,各個階層的人寫得都很生動。她們兩人的作品都有拍成電視劇集的,故事都是好故事,可惜經常被那些爛導演爛演員給拍砸的。

可惜了好作品!

5樓:蔓因

看不下去這個人的作品。

我偏愛日本文學,中國近現代文學讀得少。前幾年看了白先勇魯迅王小波老舍等等的作品,覺得我應該提公升一下有關中國文學的素養了。去圖書館借了一本王安憶的書,叫月色撩人還是什麼的,書名不大記得了。

看了七八十頁,滿腦子都是這寫得什麼玩意兒。從此放棄了中國文學,並對自己的審美產生了疑問。

我查過王安憶的資料,似乎很厲害。但是看不下去就是看不下去。同樣是雨果,巴黎聖母院和悲慘世界我還是乙個煩乙個特別喜歡呢。

可能王安憶很厲害吧,但是我再也不打算看中國文學了,得緩緩再說。

6樓:喬喬

看嚴歌苓的採訪,她謙虛自己不如王安憶。我當時還不覺得,因為我覺得她也很好。

後來看王安憶的書,確實如此。

她已經在文學史上有山頭了,也沒被低估吧。至少我讀書的時候,就見到她有山頭了。比她還牛還有地位的女性作家真沒幾個了。

7樓:

從普通讀者的角度來說,王安憶老師的作品不似一般女性作家帶有難以拔出的矯情和自戀情緒,故事厚重沉穩,文筆卻又精緻淬鍊,又不似男性作家偶爾的粗糲。閱讀的過程流暢,不落窠臼,時不時會遇見看似平淡的帶過,其實觸動心靈的金句,犀利又恰到好處的自然。

另外,有人說不夠生活化,可能個人覺得還好,文學畢竟是源於現實又超於現實之上的,哪怕真實地記敘生活,那也是妙筆生花,美的。

8樓:

初中課文裡有這句話

wáng ān yì,nǐ zhēn shì yì gè hǎo wǎn de dà huài dàn

9樓:

有人說張愛玲像尤瑟納爾,杜拉斯像蕭紅

那王安憶就像:

中國的瑪格麗特·杜拉斯x尤瑟納爾

更準確說,尤瑟納爾的理性x杜拉斯的感性

10樓:青樓夢好

十三四歲讀過王安憶「三戀」。至今記得《荒山之戀》中,那個男孩子想自殺,決定自殺前把衣服洗乾淨,屋子打掃好,覺得「生活這樣過也挺好」(大意)。

現在過了而立,每次收拾屋子或悲痛時準備收拾屋子,都會想起那個片段。

11樓:鑫月半

還是初中時讀的《長恨歌》,現在還記得後半部分是一下午酣暢地讀完噠,那天恰是江南的雨季。最早對於上海的印象也形成於這部作品,庭院深深的里弄,婆姨間的世俗裡短,隔壁老王家的雞鳴狗盜,上海宛若一條詭異而幽靜的長廊,既迷人也令人卻步。再一次有這種感受則是十年後在復旦的日月路旁了,原來這就是上海。

王琦瑤宿命般的人生結局早在「片場」那一部分就被揭示出來,卻直到文末才被徹底揭開。這般縱貫幾十年變遷的大手筆,再次看到則是在《白夜行》裡。命,運,愛,恨,一輩子真不長,還是為「程先生」可惜。

12樓:我就是我

偉大的女性,優秀的作家,在我家的男子漢這篇文章中,把男人最醜的地方都讚揚的讓人無可挑剔,這篇文章還能上初中教材,誰說葫蘆上不了席,是你做的不好,人家的葫蘆就上了席

13樓:舒明月

好作品脫穎而出的能力總是令人嘖嘖稱奇。很小的時候讀過王安憶的《我愛比爾》,這麼些年它就一直模糊而又卓然地存留在記憶裡。近日再讀,發現那心理描寫的密度和情節的蜿蜒遠非記憶中的容量。

我能肯定,年幼的我一定是靠著嗅覺,而非理解力,捕捉到它的非凡魅力的——大約作品就像女人一樣具有某種神秘荷爾蒙吧。

郜元寶說過,王安憶才能的本質在於早期《妙妙》《公尺妮》以及《我愛比爾》中對那一類"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女性的病態自我關注"的刻畫,我十分贊同(不贊同"病態"二字)。《我愛比爾》中充塞天地的主觀,與她後來的作品如《上種紅菱下種藕》中不帶絲毫感情的冷筆細寫截然不同,且顯然她也駕馭得更好。再次閱讀此篇,我驚嘆於王安憶的靈動與極其豐饒的女性氣質(與我在政協會議上見到的方臉大眼沉默樸素的大媽形象有別),在思力與學養上又遠超當代的絕大多數作家。

更難能可貴的是,當代作家群常為我所指摘的"格調低下"也絕難加諸她身,憑此一篇就足可知道: 洋溢全文的了解,同情與悲憫,讀者置身其中,很難不受暈染,有"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之感。

14樓:張啦啦

高中初讀王老師的《桃之夭夭》,簡直欲罷不能,一部優秀的作品,乙個出色的作家。

——————分割線——————

補充:王老師小時候太可愛啦!!

王安憶的《長恨歌》若干問題

開篇就寫了 出走的娜娜是她們的精神領袖,心裡要的卻是 西廂記 裡的鶯鶯,折騰一陣子還是郎心似鐵,終身有靠。說的是假的女性解放,還是很有洞見的,反正不管假的新女性是怎麼表達做自己,歸根結底對婚姻期待還是終身有靠。但是諷刺的是,她第一次去片場就是演新娘,後來當上海小姐穿婚紗是程先生設計的,最後一生沒有結...

推薦王安憶的作品一至兩本?

愛藍 作為對她文筆很喜歡的人。來推薦她的一些中短篇和長篇。由淺入深。中篇 傷心太平洋 文革軼事 叔叔的人故事 姊妹們 隱居的時代 憂傷的年代 後期寫得比較艱澀難懂的一些短文,收入 眾聲喧嘩 裡面的 俄羅斯套娃 等等。長篇 紀實與虛構 血染信條 長恨歌,桃之夭夭。讀長恨歌時,我還以為作家是個男性,還挺...

王安憶的《長恨歌》和張愛玲的《半生緣》,哪乙個更出色?

爸爸起的缺心眼子 王安憶寫的是舊上海,看的時候曾試著把王琦瑤三個字換成老上海,把那些迷戀王琦瑤的角色迷戀的事物換成老上海,感覺舒服多了。不看半生緣,但張愛玲很多時候寫的是各個時代通用的人性,感覺她筆下的人物似乎並沒有被歷史的洪流裹挾的那麼厲害,很多悲劇還是源於個人基於性格所選擇的結果。 汙力反聽 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