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憶的《長恨歌》若干問題

時間 2021-05-06 18:35:20

1樓:

開篇就寫了「出走的娜娜是她們的精神領袖,心裡要的卻是《西廂記》裡的鶯鶯,折騰一陣子還是郎心似鐵,終身有靠。」……說的是假的女性解放,還是很有洞見的,反正不管假的新女性是怎麼表達做自己,歸根結底對婚姻期待還是終身有靠。但是諷刺的是,她第一次去片場就是演新娘,後來當上海小姐穿婚紗是程先生設計的,最後一生沒有結過婚。

2樓:「已登出」

1、王對程是玩弄於股掌之間的得意和予取予奪以及自身命運舛折後的不安和略微愧疚,但程先生是被所謂「愛」蒙了眼的「傻」漢,二者自然不會交集。

2、王對李沒什麼感情,綜合全書而言,王琦瑤沒有真正愛上過任何乙個男人甚至不懂得愛。對於生命中第乙個男人,王更多的心態是虛浮之後淪為爬山虎的依賴,這不是愛。

3、的確優秀到足以得獎。

3樓:

很贊同@張小白的觀點

看得比較久,有些細節可能有出入。

1、書中明確提出,程先生只是乙個底,底即備胎,已經緊緊攥在手裡的男人,也就無所謂接受不接受了。我惡意揣測下,之前王琦瑤對程先生既有勝券在握的得意,又有與蔣麗莉爭風的優越感。

多乙個愛慕自己的男人總是好的,何況蔣公館的小姐哈他哈得要死。王是乙個入世的人,她要名要利,借程先生和蔣家的幫助,成為了上海小姐,自然不會只甘心嫁乙個無甚權勢的程先生。何況,經歷了李先生,更無可能心甘情願將終身託付給程先生。

王的母親在其中推波助瀾,功勞不小。

2、在蔣家,王就和李先生有點不清不楚,自然更早之前他們就有曖昧。王成為三小姐那晚,李先生設宴為她慶祝,鋪張奢靡。蔣家再聲勢顯赫,畢竟只是借住,可是李先生能給她這些。

王父對女兒要做小,而且還是沒名分的外室一事怒不可遏,可是在王母眼中,李先生的權勢地位,錯過可能就再難遇,做小如何,也是有希望扶正的,世道艱險,有靠山自然是好的。

那個時代,王無家世,一副好皮相也不能解決所有問題,既然都是靠男人,自然要找個最好的。

李先生就是那個最好的選擇。

李先生知道自己要死,給王琦瑤留了一大筆錢,如何不感恩,如何不銘記?

3不作答

不可否認,王琦瑤深諳男女情事之精髓,已經吃定的男人,拴在身邊,若即若離,由他期待,由他失望。掌握不了的男人,就用自己去換,求乙個本不屬於自己的活法。

王安憶的《長恨歌》和張愛玲的《半生緣》,哪乙個更出色?

爸爸起的缺心眼子 王安憶寫的是舊上海,看的時候曾試著把王琦瑤三個字換成老上海,把那些迷戀王琦瑤的角色迷戀的事物換成老上海,感覺舒服多了。不看半生緣,但張愛玲很多時候寫的是各個時代通用的人性,感覺她筆下的人物似乎並沒有被歷史的洪流裹挾的那麼厲害,很多悲劇還是源於個人基於性格所選擇的結果。 汙力反聽 沒...

白居易長恨歌的主題是什麼 其長恨是什麼意思?

巨集度 唐宋詩醇 謂 結處點清長恨,為一詩結穴,戛然而止,全勢已足,更不必另作收束。以長恨為主題,使刻骨的相思化作不絕的長恨,特殊的事件獲得了廣泛的意義,李楊二人的愛情得以昇華,普天下的痴男怨女則從中看到自己的面影,受到心靈的震撼, 素書 二人相愛無法相守的遺憾 正如 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

「長恨歌」中的「恨」字應如何理解?

木月 我想是遺憾吧,還有惋惜。三千寵愛在一身的人,卻掩面救不得,叫人如何不淚垂?上天入地尋找,卻連魂魄都不曾來入夢,是怎樣的痴狂 悔恨與絕望。只能期盼天上人間再相見吧。 弓長月亮 我不喜歡把這句話理解成普通的恨意。陶元亮 歸去來兮辭 中有一句 問徵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他一心想回家,掩飾不住迫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