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長恨歌》為什麼能成為千古絕唱?

時間 2021-05-09 11:53:06

1樓:學霸貓

傅雷先生在給兒子傅聰的信中也講到了白居易的這首長詩。他的評價非常高,他說「那氣息的超脫,寫情的不落凡俗,處處不脫帝皇的nobleness[雍容氣派],更是千古奇筆......明明是悲劇,而寫得不過分的哭哭啼啼,多麼中庸有度,這是浪漫底克兼有古典美的絕妙典型。」

2樓:艾芬特

原來這個世界上真的有兩個人如此在乎如此相愛卻不能在一起雖曾擁有但說來依然遺憾

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3樓:半步成詩

長恨歌太美了,通篇讀下來,盛唐轉衰那段歷史徐徐展現,就像看了一場電影一樣。這首詩,有人氣,有仙氣,很感人,詩歌對時空的掌控實在是太得心應手了。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乙個天生麗質的大家閨秀徐徐掩面進場。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玉環入宮,承恩聖主,千嬌百媚,從此無人再入君王眼。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貴妃聖眷正隆,姊妹兄弟皆得意,門戶光彩人人效。

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

開闢了開元盛世的君王遊宴放蕩,天下與美人盡在手,繁華的盛世啊似乎沒有盡頭。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硝煙起時宮廷裡宴樂未停,誰又預料到帝妃之間的情緣將止?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分離是那麼地痛苦,又是那麼地殘酷。君王荒淫鑄下的動亂,偏僻遷怒她一紅顏身上。回眸一笑百媚生的貴妃,以花田委地無人收散場。

蜀江水碧蜀山青,聖主朝朝暮暮情。

動亂息了,貴妃逝了,君王的深情又該何處安放?

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

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少了她的宮殿,落花滿階也無人掃,時光一年一年地過去,只有落寞長久地伴隨著唐宮。

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別去經年,卻連夢中相會也不能。孤寂的君王尋來方士,只為再見她一面。

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方士尋到仙山上的太真仙子,只為再續君王情。

昭陽殿裡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

前世情緣已盡了,纏綿情絲只能互訴衷腸,卻再不能再相見。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愛情與政治的這場錯誤相逢,恐怕也只有綿綿不絕的長恨抒懷了。

4樓:上官雲耀

隨便一句拿出來在唐詩中都是排的上號的佳句,整體連起來看意境深遠感情細膩,恰到好處的悲劇色彩讓這首詩的逼格拉滿,描寫物是人非的一段,有那麼些相似經歷的看過了無不是男默女淚,可與之相比的是一千多年後陳奕迅創作的《十年》,別出心裁的神話色彩相當於留白,給了讀者更廣闊的想象空間

蜀江水碧蜀山青,聖主朝朝暮暮情

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這幾句放眼中華五千年,也是能排的上號的名句,而且,「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這句流傳甚廣,廣泛應用於後世情侶海誓山盟

5樓:小宇宙

此詩有華麗的詞,但並不是通篇堆砌辭藻,全是自然流露出來的。白居易的成功在於用心,用的什麼心,用的是細心、真心。長恨歌成於白居易中年,彼時他的愛情觀和對愛人的感情已經成熟。

加上白深厚的文學功底,讀起詩來甚至感覺到自己就是故事主角。自然產生情感高潮和共鳴

6樓:小葉子

《長恨歌》第16句:「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霓裳羽衣曲》,即《霓裳羽衣舞》,大唐歌舞曲集大成之作。其源有三:

其一,唐明皇自創之作。《楊太真外傳》載:霓裳羽衣曲者,是玄宗登三鄉驛,望女幾山所作也。

其二,《婆羅門曲》改編說。《唐會要》載:天寶十三載七月,改諸樂名,中使輔璆琳宣進旨,令於太常寺刊石,內黃鐘商《婆羅門曲》改為《霓裳羽衣曲》。

其三,折中說。認為該曲是玄宗在《婆羅門曲》的基礎上改編而來。

沈括在《夢溪筆談》有云:「葉法善嘗引上入月宮,聞仙樂。及上歸,但記其半,遂於笛中寫之。

會西涼府都督楊敬述進《婆羅門曲》,與其聲調相符,遂以月中所聞為散序,用敬述所進為腔,而名《霓裳羽衣曲》」。

隋唐制度雖紛繁複雜,然究其因素不出三源:一曰北魏、北齊,二曰梁、陳,三曰西魏、北周。北魏北齊者,溯自承襲漢、魏、西晉之典章禮儀文物,自東晉至南齊間發展變遷,而為北魏孝文帝及其子孫所臨摹採用。

又西晉永嘉之亂,中原文化儲存於涼州一隅。至北魏取涼州,而河西文化遂輸入於魏。故北魏北齊之源,又有河西之一支派。

《霓裳雨衣曲》溯自天竺,經西涼輾轉輸入於大唐,是又河西文化在隋唐制度發展中地位之又一明證也。

7樓:巨集度

因為在此之前,正統文學中幾乎沒有出現如此詩意唯美又通俗大膽地歌頌愛情的佳作,同時它的名字也很好,《長恨歌》,以虛擬的團圓消解現實的長恨,雖然講的是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悲劇愛情,卻感動的是所有的痴情之人,它使普天下的痴男怨女從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從而受到心靈的震撼。

《長恨歌》真正的藝術魅力和生命力就在於此。

除此之外,《長恨歌》的意境、聲情、詞彩、內容都足矣媲美古往今來的各類文學作品,這些,都共同造就了它的偉大地位。

8樓:江山無影

首先,《長恨歌》之所以流傳這麼廣,和其題材有關聯。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故事本就十分有名,再加上安史之亂之中楊貴妃的慘死,縱然是荒淫無度,可是仍然動人。再者是詩人有名氣,深諳歌行體的特點,所以後人要麼不敢挑戰,要麼受其影響,無法從新的角度來寫這件事,自然無出其上。

然後辭藻當然也很重要。

9樓:山木

古來詩人,及身得名,未有如是之速且廣者。蓋其得名,在《長恨歌》一篇。其事本易傳,以易傳之事,為絕妙之詞,有聲有情,可歌可泣,文人學士既嘆為不可及,婦人女子亦喜聞而樂誦之。

是以不脛而走,傳遍天下。又有《琵琶行》一首助之。此即全無集,而二詩已自不朽,況又有三千八百四十首之工且多哉!

——趙翼《甌北詩話》

10樓:握瑜

就我感覺的話,除了他使用的文采藻飾多樣,文采優美以外,他所寫的是唐明皇和貴妃之間的忘年戀,這段戀情刻骨銘心也感人肺腑。兩位在史冊上也極具代表性,知名度也高,再加上《長恨歌》讀起來朗朗上口,易於流傳,所以流傳千古

大唐為什麼沒人舉報白居易的《長恨歌》

Alex 長恨歌有什麼好舉報的?又不是反詩。唐朝皇帝的愛情故事被一首人見人愛的長恨歌宣傳出去,只能是給唐玄宗人設加分啊。白居易當時很招唐皇室喜歡,後來還做了太子的老師,去世後皇帝還特意給他寫了首悼詩,這規格可是夠高的了。白居易詩文與李白 杜甫齊肩,做官做到二品,最後去了洛陽找個閒職養老,以75歲高齡...

白居易長恨歌的主題是什麼 其長恨是什麼意思?

巨集度 唐宋詩醇 謂 結處點清長恨,為一詩結穴,戛然而止,全勢已足,更不必另作收束。以長恨為主題,使刻骨的相思化作不絕的長恨,特殊的事件獲得了廣泛的意義,李楊二人的愛情得以昇華,普天下的痴男怨女則從中看到自己的面影,受到心靈的震撼, 素書 二人相愛無法相守的遺憾 正如 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

長恨歌中有一句「夜雨聞鈴腸斷聲」,為什麼白居易不寫成「夜雨聞鈴斷腸聲」以跟前一句對仗?

自牧以逆襲 贊同阿丘兄的解釋。當年也是背錯了的,呵呵。但後來學了格律,自己也練習寫詩,再回來讀就感覺好多了。其實這裡面是對 律 的一種感覺。 阿丘 等了幾天還沒有看到有人來回答Orz 於是來獻個醜。白居易的生卒年 公元772 846。當然這個並不只是個數字。重要的是,杜甫卒於770年。老杜的七律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