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所謂的「藝術作品應該傳遞正能量」?

時間 2021-05-10 03:08:53

1樓:

我同意 @行深 的回答

行深:如何看待所謂的「藝術作品應該傳遞正能量」?

我補充一點,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藝術作品,從來就是生活的反映,它真實反映了人們的生活。生活總有不如意,因此藝術作品不可能全是正能量。

2樓:Bad Taste

藝術是沒有邊界的,不可能有人可以給藝術定義,說藝術是什麼什麼什麼,藝術它的本質是什麼什麼什麼,這是完全錯誤的。藝術是否應傳遞正能量?這應該是給藝術家們的問題,而不是給藝術的問題,藝術家才是藝術創作中的媒介,這個媒介如何表達自己的作品,如何在當下語境之中充分體現它自身的意義,這是藝術家該做的事情。

至於要不要傳遞正能量,這是不能一概而論,任何具有文學價值的作品都會有帶有批判或諷刺色彩,所以你覺得它一定得是傳遞正能量的嗎?可能我覺得不是。

3樓:相國

這不是逼小學生跳完樓,又逼藝術家跳樓吧?

藝術為政治服務,這是它存在的現實。

為政治服務的藝術,如同擦完屁股的手紙,很快就過期了。

荒野中自然生長的,不美不醜不正負能量的,我覺得才是活得久耐得住欣賞的藝術。

4樓:維禹浚川

連我們這個宇宙不是純粹的正物質組成的吧?等哪天這世界去掉了陰,只剩下了純陽,我們到處都可以獲得滿滿正能量了。

所以我建認為,可以向宇宙進行建議,讓宇宙自我改造一番,不要有「反物質」。此外世界上應該只有光,沒有影——有影多不和諧啊!

5樓:陳艾塔

傳遞什麼在於解讀的人和觀眾,跟藝術品有什麼關係?

心有陰暗看什麼都陰暗,心有光明,看誰都有佛心。

藝術的價值在於自由表達,靈魂都扼殺掉,那是工業和技術造物,算不上藝術。

6樓:鰭與餘

『正能量』

我懷著疑惑去搜尋了某百科了解這一熱門詞語的指向含義,然而又多了兩個疑惑:

①「標籤」包含的形容詞從何而來

②「我們」是指哪些人

當代應試教育中,打分制的存在,讓『目標』這個詞存在感一直不弱,在各層教育中,「勵志」「我們」,「我們」「立志」,要做更能把「標籤」頂在頭頂的人。

延續發展至家庭教育學校教育,首先我不得不承認這種教育方法有帶來的益處,起碼看上去還是穩定和諧,大趨勢線路發展。但承認矛盾的存在也不無益處。

再者,藝術作品的涵蓋領域之廣,內容之深,也不是單單一句「應該傳遞正能量」可以限制的,建築工程,文學作品,影視傳媒,涉及衣食住行等等,很多用「正負」一字都難以取向,大多用小眾或主流介紹。

例如,我看「改良旗袍」熱度不少,莫非只能有「傳統旗袍」?

引申一件近期與此題類似的事,

此事還在徵求意見稿,總之,覺得相當可笑。

如果有看到這裡的人也反對的請一起提出意見。

7樓:藝術留學狗

你喜歡樣板戲嗎?你喜歡大字報嗎?

你希望所有的藝術作品都一板一眼,偉大光輝正確嗎?

從一幅畫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悲傷也可以感受到幸福和安寧。

「藝術作品是可以傳遞正能量的。」

而不是「藝術作品應該傳遞正能量。」

藝術是自由的,不該揹負著使命。

8樓:Shirley Karl

這句話只適合特定場合,放到這種環境裡就沒問題:

這個作品是面向公眾設計的,且考慮到了觀眾是全年齡段都有。

聽起來像個社會公益專案?

但假如你是個年邁的藝術家,家鄉經歷了2戰摧殘,經歷了親人去世,然後有人跑來跟你要求作品必須傳遞正能量……

藝術形式傳遞的情緒源於事實,有正能量就傳遞正能量,沒有的時候傳遞正能量就是說謊了。

9樓:

藝術的目的只有乙個——傳遞主觀真實。

而這種主觀色彩越獨特,越能見微知著,藝術也就越真實,越動人,特別是那種可以超越時代侷限性反映真實人性的作品,比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與罰》,一百年來也不會過時。

善良的人可以在苦難中看到希望,並且把這種希望傳遞出去,這是藝術,它可以觸動一些同樣在苦難中掙扎的人。

而有些人在苦難中看到的苦難的原因,看到了善惡本是一體,看到了破滅,看到了輪迴,這種更是藝術。

很多時候,藝術代表的是我們的潛意識,而潛意識很多時候是帶有魔性的,但是更深層的意識本源,則是神性。如果把藝術膚淺的理解為感官的愉悅,社會價值觀的折射,這可以是藝術,但是這只能是膚淺的藝術。

而想要傳遞高等能量比如愛,人道主義關懷的藝術,必須從黑暗中走來,經由藝術家獨特視角的反映,才能觸動我們靈魂的深處。而所謂的正能量,本來和負能量也是一體。

個人認為如果按照我們目前的某某主義正能量價值觀來衡量藝術,基本上等於對藝術斬草除根。

10樓:心悅

藝術作品應該傳遞正能量。

藝術作品應該傳遞可以使社會穩定的正能量。

藝術作品應該傳遞可以使社會穩定而不是揭露剝削事實的正能量。

藝術作品應該傳遞可以使社會穩定而不是揭露剝削事實的正能量從而使既得利益者獲得更多的利益。

11樓:青龍臥墨池

藝術有一樣最可貴的就是求真,有如一面鏡子,這個世界是怎麼樣的,就反映什麼樣。正能量這個詞非常討厭,因為非常膚淺,虛偽,在中國成為了一張遮羞的布,想要遮住各種各樣負面的問題。

12樓:

痛苦與暴力作為一種藝術手段,某些時候相對於美好給人傳達的印象更為深刻,而你說的應該與不應該的問題不在於藝術層面,而在於這個世界的唯物辯證觀點。

沒有負能量哪兒來的正能量呢?沒有醜陋如何突出美好呢?

13樓:成為愛智者

如果藝術品不能表達藝術家的個人對世界的想法和理解,而只能傳遞某一種特定的想法和情緒時,那其本身就不再是藝術品而是政治品。

14樓:影子

能量的正負性質因人而異吧!而且能量狀態不是越正越好,而是保持一種好的平衡狀態。

對於乙個正能量太多的人應該增加一點負能量才好。

所以藝術品應該傳遞不同性質,特性的能量,以滿足作者和觀者的不同需要。

15樓:

你問我應不應該,我是認為當然應該啊,正能量為主,負能量為輔,社會是靠求生欲發展的,人生已經如此的艱難了,你不應該主要傳遞正能量難道主要傳遞負能量嗎

16樓:掩黛鴨

在更大的範疇內,是否「正能量」不應該成為單一的評判標準,更不應該成為乙個審美標準。

《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是一幅好的藝術作品

《奧林匹克》同樣也是

17樓:張百萬

正能量這麼好的東西為什麼要傳遞呢?

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能量傳遞過程中產生熵,也就是說,總有一部分能量因為不能繼續傳遞和作功而以熱的形式消散。白白消散啊同志們!

正能量這麼好的能量,為什麼要傳遞?別人家又不是沒有,用你傳遞啊?傳遞正能量,除了讓正能量的總量一點點白白消散,有什麼收益,顯擺別人你有這個嗎?

你是多痛恨嫌棄正能量,才打算要去傳遞它啊?狼子野心。

正能量又好又健康,就該捂在自己心口窩,外面再穿上十層厚衣服,讓它絲毫沒有損好地陪伴自己一輩子,讓自己完完全全過乙個正能量的人生。死了以後,帶到墳裡去。做人嘛,就該生是正能量的人,死是正能量的鬼,正能量的熵,就由自己親自消滅。

18樓:嶽行者

提出這個命題的人就不懂藝術。真正頂尖的藝術從不需要迎合大眾。作者只需要活在自己的世界即可。

傳遞何種能量永遠都不是藝術作品的出發點。換言之,一件藝術作品非常美但無任何意義或者負能量爆棚,我們也不能加以批判。因為作者做到了跟隨內心。

19樓:RINKAKU

藝術沒有義務傳遞正能量,藝術完全可以傳遞「負能量」

這裡的負能量不限於「警示/諷刺/磨難「這種表面負能量實際正能量的「偽負能量」。

藝術的負能量可以包含:不潔,褻瀆,恐懼,挑戰公共認知底線等真正純粹的負能量。

當然你可以從道德的角度上進行譴責,但是這和他是不是藝術毫無關係,也談不上「藝術作品應該」。

20樓:飛天神熊

先不論能量正不正啊

都談到「應該」了......

規定你應該怎麼幹的,那還是藝術作品麼?

上小學的時候,教室後面的黑板報才有人規定應該怎麼寫(還留了乙個小角落,讓自由發揮)

21樓:樂川ART

其實這個問題是有些敏感的。因為如果真的很理性的去闡述這個問題,可能會包含一些政治因素。

下面我會拋開政治因素來談一下這個問題。(手動狗頭)

縱觀整個美術發展的歷程,回歸整個藝術發展的本質,我們就會發現,藝術作品不只是用來去歌頌神和上帝,不只是用來去表達美好與光明,他可以表達人類的多種情緒,就如孔子於《詩》中之所言,

《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

藝術作品可以去表達更多的情緒和思想,每一件藝術品都不只是作品表面的呈現,更多的是藝術家對於事物的思考與對其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綜合考量。

世界不只是光明和善良的,我們就像我們給小孩子看的書,故事的結局往往都是美好的,事物的發展往往都是良善的,創造出了乙個完美的童話世界,但這並不是真實的,沒有了一些所謂反面的事情,這個世界也變得不是那麼完整。

藝術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的乙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藝術家在提取生活中的元素並進行昇華的過程,這個昇華是帶有個人情感的。而生活又是什麼呢?我們用辯證的方法去看問題事物的兩面性,有善必有惡,有好必有壞,有真必有假,有美必有醜,就像手心和手背的關係互相存在,互相依存,有生就有死,有存在就有毀滅,也可以比喻成太極圖,黑中有白,白中有黑,黑與白相互形成一整個圓,這個世界亦是如此,有白天就有黑夜,有冬季就有夏季,有陸地就有海洋,萬事萬物都是有兩面性的,這樣才成世界

我們要弘揚正能量,這不代表我們可以忽視負能量的存在,我們熱愛光明不代表我們就要忘卻黑暗。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每個人也是一片森林,每個人都有你看不到的那一片深淵。

22樓:小道人

社會需要正能量,社會來決定應不應該,反過來講就是應該怎麼樣由社會決定。換種角度如果作者本人不在意或以各種理由不考慮社會因素,那 「 藝術作品應該傳遞正能量 」 也無從談起。

23樓:吉利吉里

藝術作品不應該只傳遞正能量,她不是為所謂的「正」而服務的,她是為傳遞人類的各種能量而生的,所以才能百花齊放。同時,觀眾也需擦亮雙眼,有些藝術並不能苟同為藝術,稱之為藝術家的偏激行為也不為過。不要限制藝術家的思維,但觀眾也需要提公升自己。

24樓:河的火

藝術作品可以說是一種表達

藝術作品不是一定要傳播正能量,它可以表達一切想要表達的東西,表達正能量只是乙個小方面而已

不要用表達正能量來規則藝術作品,因為一旦這樣做了,藝術作品就失去了真正的初衷,藝術作品不能只服務於正能量這種社會意識,藝術作品就是藝術作品,它不用服務於任何意識形態

25樓:學童

藝術是人內心對外界事物刺激的一種反饋,沒有應該怎樣不應該怎樣一說。就像照鏡子,照出來是孫猴子就是孫猴子,變化個72般,照出來的也是變化過72般的孫猴子。

通過欣賞作品,這個人能感覺到的也是這個人內心所沉澱的能產生共鳴的。就像我認識張三,人群中看見他我就能叫出他的名字,不認識名字的人我就叫不出來,統稱陌生人。

不管創作的靈感來自於正還是負核心是正還是負表達形式是正還是負,欣賞的人欣賞藝術品時不一樣的心境,文化,習慣,角度等也會得到不一樣的感覺。把所有藝術作品都塑造成正能量的樣子,可能欣賞的人也會得到負能量的感覺。人本來生活在乙個多元化的世界,如果所有的人都整容成乙個模樣,你會怎麼看怎麼想?

(如果真這樣的話也能稱之為乙個作品)

假如正能量像光,負能量像影,沒有光就看不見影,沒有影也襯托不出光。引用道德經「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惡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隨,恆也」。

如何評價藝術作品的好壞?

貓在一起 你說的好壞那一套,都是應試教育下的那一套審美標準,這個話題要放在藝術考試裡問還勉強成里,但在鮮活的當代藝術裡,好壞不是評判標準了。 伊豆的溫泉 怎麼最近被推薦的都是這些問題,雖然心存感謝,但還是建議題主先去補習一下藝術理論。大學本科階段某一本書有體系講一學期的東西,怎麼能知乎乙個話題就說明...

藝術作品的類別是如何區分的?

陳少娟 第一,首先要分清藝術流派的問題。藝術流派的分類首先跟文化思潮有關。比如佛羅倫斯畫派,代表就是文藝復興的三傑 達文西和公尺開朗基羅 拉斐爾,其特點是其風格具有鮮明的現實主義傾向,雖然以宗教題材為主,但較多的表現世俗生活的情景,注重空間關係與人物的立體表現,很好的處理現實主義與人文主義的完美結合...

如何看待藝術作品與作者本人的品德之間的關係?

阿爾忒彌斯 道理其實很簡單,就是弄清到底是在評價作品呢,還是在評價人品呢?相對來說,中中國人往往是很看重道德問題的,道德品行也肯定會影響藝術作品的質量水平,但是要分清哪一種道德才真正決定作品的質量水平。道德有兩種,一種是個人道德,一種是職業道德。個人道德屬於個人,只要遵守法律保住底線,別人就管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