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電動自行車和電摩不用補貼就比純電動汽車活得好?

時間 2021-12-29 05:38:35

1樓:張超

電自和電摩的使用場景需要的續航里程也遠遠少於電動汽車,更重要的是充電方便,隨便找個地方都能充電,每天都可以充電,里程焦慮那是相當小,實在有的話,鉛酸換鋰電,改大電池倉,肯容易把續航提上去。當然還有乙個原因是大多數城市禁摩。試想如果全世界禁用燃油車,電動車還用擔心活的好不好?

2樓:愛開車的嘴炮張

電動自行車生產投入相對小的多,而且市場需求量大所以企業承擔的經營風險很小。電動汽車投入巨大,廠房規模,生產線,裝置,人員等等沒個幾百億都玩不起來,最關鍵的在於市場的需求量太低,不是誰都要買車的,買車的人裡大多數還是買汽油機車,電動汽車市場目前還是在初級階段,所以沒有補貼必定虧損,資本都是逐利的,在乙個必虧的專案上誰敢投資。但是從長遠規劃上來說對國家是有利的,所以國家就會補貼扶持加政策導向來培育這個市場。

3樓:Roy8153

大兄弟,燃油電單車屬於機動車,小電驢屬於非機動車,二者適用的管理法規本身就不同,機動車無疑更為嚴格。

上面這條造成了受眾群大小的區別,而受眾群大小的區別造成了銷量和產量的區別,而銷量和產量的區別造成了製造成本分攤的區別同時也造成了行業競爭格局和壓力,然後這二者的區別最終影響了小電驢產品單價的降低,進而又進一步影響銷量和產量。

你讓燃油摩托怎麼拼?

再往深里說,兩輪車,無論燃油還是電動,其工具目的在大部分情況下都是解決短途客運場景問題,降低出行成本和減少維護時間甚至不需要維護才是消費者最為關心的痛點

燃油摩托從道路法規上就已經在給消費者找麻煩了,更不用說後面的上牌,年檢,保養,更換機油機濾,出入加油站,常年油味上身,這些糟糕體驗小電驢通通沒有,價錢還便宜,換了你,你怎麼選?

所以回過來說乘用車的問題,出行的目的不同了,消費者痛點也就不同了,但有一點是不變的,電動乘用車相比內燃機乘用車一定是更清潔更高效的出行手段,只是目前階段它還不是最方便的,也不是製造成本相對較低的,所以在普及階段是需要技術和政策雙重引入才可能成功的,畢竟相較於電單車行業,乘用車行業的體量更大,動的蛋糕更多

4樓:2020天火歸來

題主的意思是自由競爭比計畫經濟更有活力?

當然不是,電動車和電摩的受眾很廣大,目前還能容納大大小小的山寨廠家,群眾喜聞樂見,實為居家旅行之利器。純電動汽車的消費群則處於紡錘的兩頭,頂部是追求時尚和科技感的潮流人士,目標是特斯拉,底部是可以遮風擋雨,載人運貨的工具車,比如各種極迷你型小4輪,或老人代步車。而目前汽車市場的主力消費人群是有一定經濟實力的中青年,汽車成為城鄉生活品質的主要標誌,擁有一輛或多輛與自身經濟實力相當或者略高的汽車,是自信心的保證。

在車牌需要搖號的超一線城市,如北上,電動車可以獲得上牌的優勢,比亞迪秦的熱銷就是證明,但是更多的城市並沒有這個需求。相反里程焦慮,對於充電和電池壽命成本的各種顧慮,導致目前電動車尚不能成為主流。

電動自行車和電摩企業活得好(只是一部分),帶來的是各種廉價和不廉價電動車氾濫成災,以及與之相關的交通問題和交通事故爆發式增長,已經到了不管理不行的地步,所以近期有新的電動自行車和電摩管理規定出台。這部分電動自行車企業活得好的代價是電動車引發的諸多交通事故,是建立在消費者的高風險之上的,而這一切恰恰是管理滯後造成的。

純電動汽車要想活得好,活得長久,還是得掌握核心競爭力,也就是新技術,這才是根本。騙取補貼,掛羊頭賣狗肉,希望永遠都人傻錢多?太低估群眾智商了,為環保買單?您先請!

為什麼公路自行車和場地自行車要比山地自行車貴那麼多?

lrh756775679 環法的公路車一般不到10w人民幣,高階的山地也是那個價,怎麼就公路貴那麼多?你不要把那些1000塊錢山地車造型的通勤車也算作山地車好嗎? 註冊還得起名 我覺得主要還是生活中給你留下的錯誤印象吧。一般身邊見到的都是山地車多於公路車,而山地車以低端山地車為主。不是對自行車有一定...

電動自行車為什麼一定要腳踏?

所樂電動 主要是為了區分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非機動車的門檻很低,幾乎不需要任何資質,針對非機動車的管理也相對寬鬆,而機動車不是。因此,定義非機動車的乙個很重要的參考標準就是能否通過人力提供動力。雖然說一輛電動自行車幾十公斤重,一般不會有人選擇用腳踏,但腳踏保證了如果出現完全沒電的情況,存在通過使用人力...

電動自行車車為什麼要裝腳蹬?

二貓卡卡 就性質來講,電動自行車是加裝了電助力的自行車,不是加裝了腳蹬的摩托。就用處來講,一台設計良好的新國標電動自行車即使是單速車,理論上也可以做到人力衝到時速50 正常踏頻範圍60 120 別跟我說那些頂著上限 從技術角度是下限 設計的那些帶腳蹬的摩托,那玩意不配叫自行車。 逍遙飛飛 電動車新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