軸距是如何影響汽車操控性的?

時間 2021-05-08 20:41:30

1樓:知識年輕哥

小巷子裡掉頭,

老城區小路裡開開,你就知道長軸距操控性多爛了,人家一把掉頭,你不行。。。

人家快速轉彎,你不行。。。

人家三下就停車,你不行,你走吧你。。。那車位不適合你。。。

2樓:李放

當軸距變短時,汽車整備質量、汽車總長、汽車最小轉彎半徑、傳動軸長度、縱向通過半徑減小。軸距太短會使車廂長度不足或者後懸太長;汽車上坡、制動、加速時軸荷轉移過大,汽車制動性或操縱穩定性變差;車身縱向角振動增大,對平順性不利。萬向節傳動角增大。

原則上,大排量發動機乘用車、載質量或載客量多的貨車或客車軸距應長些。對於追求機動性的車輛,軸距宜取短些。

在不過分追求機動性的情況下,建議購買軸距較長的車輛。

3樓:Zhaoyang Wang

要想真正體驗車的操控性,只有下賽道才能體驗出差別,日常駕駛中,「短軸車更加靈活」、「長軸車加減速更穩」,都是體驗不出來的。不過有一點倒是比較明顯,那就是轉彎半徑。假設前輪轉向角度相同,短軸車的轉彎半徑更小還是比較容易體驗出來的,我開習慣了萌小五再開老馬六的時候,進直角停車位經常壓停車線。

不過題主糾結的這 100 mm 軸距,估計這一點也是體驗不出來的……

4樓:翰德林曼

3系進口和中國產主要的差異不是軸距變化,更多的差異在於不同的底盤調教,中國產的3系無論長短軸都往舒適性上調了,而進口的3繫在操控性上更好一些,相對更硬一些。

如果非要針對軸距來說事,在調教風格相同的前提下,只能說加長軸距後車重增加了,轉動慣量增加了,轉向的響應降低了一點,對於日常駕駛影響很小,普通消費者很難區分,極限駕駛會稍微覺得沒那麼靈活而已。

總得來說,主要自己開,喜歡開快車,追求運動,買進口,主要家用,追求舒適,買中國產長軸沒錯。

5樓:靈機不動

再說軸距對行車穩定性的影響。軸距加長後,如果要保持原來的穩定性,必然要加寬輪距、增加前後配重,來颱風才不至於被吹翻。軸距加長了,轉彎角度會增大,但一般的減速過彎,並沒有感到明顯差別,除了一些小巷和窄街道。

但在那種場景下,車也開不快。

車開的穩不穩,與軸距有些關係,但風阻、輪胎型別和底盤重心、動力匹配(推重比)同樣重要。在山區的鋪裝道路上,一輛短軸距的農用車,過彎道時,不一定比長軸距的大巴車更好操控、穩定性更好,這就是動力、速度以及車重、車輛型別不同造成的。簡單地下結論說軸距短、操控性就好,其實並沒有什麼道理。

6樓:Dave

你好,正像你所說的那樣,軸距的變化確實會影響汽車的操控性。而且,與其它因素比起來,理論上汽車的軸距對操控性的影響還是比較顯著的。

在所有其他條件類似的前提下,通常長軸距的車更加穩定,而短軸距的車則更靈活。換句話說,想達到同等的穩定性,短軸車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而要增強靈活性,長軸車則更具有挑戰。

首先,在加減速時,軸距通過影響前後輪之間的載荷轉移,改變著行駛穩定

如上圖,短軸距的車輛在發生制動時,載荷轉移更劇烈。前輪需要承受更多的附加壓力,後輪的壓力則會大幅減少。由於輪胎的抓地力與其承受的壓力不是線形變化關係,這意味著前輪由於壓力增加而獲得的抓地力無法彌補後輪減少的抓地力,總的抓地力呈現減少的趨勢。

而且此時前輪的制動器也要承受更多的負荷,而後輪又由於抓地力的喪失而過早進入抱死狀態,這都是不利於制動安全性以及制動穩定性的。

當然,長軸距的車在載荷轉移的過程中就會「淡定」很多,無論是對前輪的壓力還是後輪壓力的變化,都要比短軸車更小。

相反,短軸車在加速時,質量更多地轉移到後輪。如果該車是前輪驅動,那麼必然意味著前輪驅動力會由於質量的轉移而被大大削弱,不利於車輛的加速。

其次,在變向時,軸距通過轉動慣量的形式影響車輛的動態表現。

我們可以把車輛比喻成一幅啞鈴,短軸距的車輛就相當於短小而輕便的啞鈴,而長軸距的車輛由於自重大,車身長,就如同長而笨重的啞鈴。

前後質量越大,彼此相距越遠,想要把這只啞鈴轉起來需要的能量就越高。同理,若想使其停止時,所需的能量也越高。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短軸距的小車往往會更加靈活,更聽話。

而長軸距的車開起來大多會有種淡定,慵懶的感覺。

再次,軸距的長短還會影響車輛在過彎時,抵抗側傾的能力。

如圖所示,在車輛發生側傾時,懸架布置的結構會在圖中紅點處形成乙個虛擬的側傾中心,前後側傾中心的連線就是側傾軸線。如果把車輛看成乙個質點,過彎時產生的離心力全部作用在這一點上。質心離這根側傾軸越遠,其產生的側傾力矩就越大。

軸距的長短會同市影響側傾軸的傾斜程度以及質心的前後位置,因而對側傾力矩形成影響。

除了以上幾個比較明顯的因素外,車輛的抗俯仰(制動點頭,加速抬頭)效能,抗側風效能以及抗舉公升(由於風阻產生的舉公升力)都會因為軸距帶來的質心變化而略有差異。

所以綜上所述,軸距的變化看起來的確會從上述的三個維度給車輛帶來操控性方面的變化。

但是,這個影響真的很大嗎?一般消費者真的可以體會出來嗎?

要注意的是,加長軸距並不是說簡單的把軸距拉長,其他的材料相應調整尺寸裝上去就完事了。

一般整車廠都會對軸距加長的車輛進行驗證,甚至重新調教。通過驗證來判斷車輛的動態表現是否發生明顯變化,一旦變化程度太大,則會對相應的零件和設計進行調整,其中包括制動,ESC(ESP),彈簧以及穩定桿,減震器,襯套,輪胎除錯等各方面,最終保證車輛的操控性和舒適性達到預期的效果。

從這個角度來講,對於90%長軸車型的用車場景來說,軸距的加長不會對操控效能帶來太大的影響。比如你買了一台長軸車,也就是為了滿足上下班接孩子逛逛街偶爾出去自駕遊,其實你不會感受到多少軸距變化帶來的不同(舒適性提公升倒是真的)。

但對於一些偏極限操控的車型而言,比如BMW3 Series的標軸和長軸車型,是會有一定差異的,如果廠家要完全彌補這些差異,需要為此付出巨大的努力,進行大量的除錯工作。

總體而言,軸距適當加長給大多數消費者帶來的是更多的舒適性。至於操控性上的差別幾乎可以忽略。

7樓:蘑菇

在國內的汽車市場中,大部分中國人的消費觀點還是覺得車越大越好,這並不是理性的消費觀。

無可厚非的一點,絕大多數的轎車或SUV的前軸和後軸之間的空間,是用車人的主要乘坐空間。所以車輛的軸距越大,相對的車內使用面積就會大,換句話來講就是舒適度會提高。對於一部分中國人來講,更大的後備箱空間和更大的後排空間是購車的首要目標。

簡單來講,軸距是車輛前輪和後輪輪胎與水平接觸面之間的距離,一般來講長軸距會提高車輛的直線穩定性,而短軸距則可以提供更小的轉彎半徑。

對於一般而言,車輛的軸距長短主要和品牌、級別和價錢等有關係。拿寶馬舉例,車輛的級別越高,理論上車輛的軸距就會越大。而軸距的加大會提供更好的轉向穩定性,更好的舒適性,並減小俯仰角和縱向載荷傳遞,但作為代價也會使車輛的轉向靈活性和轉彎半徑加大,進而影響車輛的機動性。

前提是相同軸距的車的車長也是相差無幾的,因為我們知道即便是相同軸距的車輛,車輛的車長、自重、最小離地間隙和發動機的選擇等都會對車輛的操控有影響。

舉個簡單的例子,寶馬的M2(2018款M2)和M6(2013款M6 coupe)都是寶馬旗下的M Power車型。都是針對賽道進行設計的,所以都具有良好的操控效能,對於同級別的車都有很優秀的表現。但是M2很靈巧,因為整車質量相對較輕,M6的側傾大,因為整車質量重,相對M2軸距長了158mm。

但是它的操控性並不能說比M2差,從資料來講,M6的車身長度比M2多了422mm,整車質量重了330kg。但是由於M6前後比重的調教優秀,排量增大了將近40%和底盤懸架等技術的不同,所以操控性比M2,甚至一些的同級別車也好很多。

個人覺得操控性並不會絕對的受車輛軸距長短所決定,而車身前後的比重是否接近於50:50也是乙個很重要的因素,如果經過調教運用好比重,操控性也會有明顯的改觀。單獨看軸距來講,在穩定性和靈活性之間必須要找到平衡點,並進行取捨。

8樓:野豬

軸距拉長迎合市場需求是車廠在產品區域劃分考慮的,因此早期設計就考慮了效能的頻寬,尤其是ABB這些老牌主機廠,都有自己的企業標準,所以軸距拉長100mm也是設計的產物

9樓:horde

年初購入330i,買標軸之後只有人在旁邊BB6缸才是精髓,估計買長軸的話也就是旁邊BB的人內容會多一句標軸才叫3系而已。車這東西買你自己喜歡的就好,另外標軸後排空間基本也夠用。

10樓:saki kawa

乾貨,乾巴巴的貨,設定前提,軸距加長。

1-長軸版車身重量增加,加長8公分,增重約50公斤(可能包含了維持原有剛性而做的增重),減分。

2-加長軸距後,車身整體剛性下降,減分。

3-加長軸距後,車身轉動慣量增加,減分。

4-加長軸距後,車前後軸負荷差增大,減分。

5-加長軸距後,極限轉彎半徑增大,減分。

6-加長軸距後,高速行駛中擾動對車身影響減小,穩定性增加,加分。

7-軸距加長後,車輛加減速時俯仰情況改善,加分8-以上幾點,一般開法中基本感覺不出來。

11樓:老年性CACZ

關於軸距,各位大神已經分析得很好了.我不多說了.我不能贊成就是那些說不影響轉彎半徑的大神.

軸距長了100mm,理論跟實踐都證明,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轉彎半徑會變大一點,以前能停進去的車位,現在可能挺不進了,以前可以掉頭的地方,現在無法掉頭了.

本人一輛車就因為沒有計算錯誤在車庫強行掉頭導致發生側面被掛爛的"慘劇",慘狀細節圖明天中午去照個像發過來.先上車子的全身照

12樓:姜國強

國內的平台源自於國外,國外設計師將平台設計好之後,根據各種環境而調校,最終定型的,到了國內中國人喜歡長的,空間大,所以平台就加長了,就是把平台改了,多多少少會影響一點操控,不是專業人士感覺不出來,自己見解不喜勿噴

13樓:雷雙圓

生命線」。發燒級車友更是視操控性為第一要素,這是因為它直接決定一款車的駕駛樂趣。

操控性的決定因素汽車的操控性主要由6個方面的因素決定:

1、動力是操控性的根本,有了強勁、流暢的動力輸出,車輛才有資格談操控性.

2、底盤。懸掛則是操控性的關鍵,一般而言,動力相當的兩款車,操控性的好壞取決於懸掛的差別,紮實而具備韌性的懸掛才能保證操控的穩定和可靠。汽車底盤是否紮實表現在車輛在彎道、高速、坑凹路面時汽車對於路況的適應能力,紮實的底盤可以幫助汽車實現對不良路面的征服,從而幫助汽車實現良好的駕駛。

而較為輕軟的底盤表現就截然不同。它會在高速的時候出現髮飄的現象,它會在彎道讓駕駛者感覺失去了重心,它會讓車在坑凹路面感到力不從心,因此,一輛車是否擁有出色的操控,底盤的因素實在重要。

3、轉向。在擁有紮實底盤的基礎上,擁有乙個轉向精準、力度適中、回饋良好的轉向系統也很關鍵。而如果轉向系統出現轉向不足、過度或者回正較差,或者方向過輕、過重都將使汽車的穩定性、靈活性、準確性以及可控性大打折扣。

嚴重的在複雜路面還可能出現危險。而轉向系統是操控性的保障,有了可靠的轉向系統保障,車主在體驗車輛操控效能的時候,才沒有後顧之憂。

4、變速器。當然,只是擁有出色的動力系統還是不行,還必須擁有出色的動力分配系統,也就是變速器。一般來說,擋位區分越細,動力的分配就越合理,汽車的動力表現就越好,也就越省油。

手動變速器方面,寶馬的6檔手動變速器由於比一般的變速器多了乙個細分擋位,肯定也更加先進。此外,變速器的好壞還體現在擋位區間是否清晰、換擋是否平順。道理很簡單,乙個擋位模糊、換擋艱澀的變速器是不會為汽車帶來流暢的動力分配也不會為駕駛者帶來愜意的駕駛樂趣的。

5、自重。車輛的自重不僅與油耗有關,同樣與汽車的操控效能息息相關。過重的車容易產生「小馬拉大車」的感覺,而且油耗也吃不消。

過輕的車則會使你在高速時產生要「起飛」的感覺,在轉彎時感覺「無根」。因此,適度的自重與動力搭配非常重要。

6、主動安全技術。ESP(歐洲)、ABS、EBD、DSC(豐田)、VSA(本田)、CBC、MSR、MASR這些主動安全技術,其實並不僅僅與安全有關,而且與汽車的行駛效能息息相關,它能夠有效地糾正車輛的不良行駛狀態,極大地提高車輛的行駛效能。因此,我們要感謝這些主動安全技術,它不僅給我們帶來了主動安全,也給我們帶來了極大的駕駛樂趣。

1、我的汽車之家

什麼是汽車的操控性?影響汽車操控性的六因素!

汽車的操控性到底是指什麼?

8與24 操控性是什麼 操控性通俗的講可以理解為汽車在很好的完成駕駛員指令後的穩定性能,也可簡單的理解為指哪打哪。操控性主要包括三部分 1.直線行駛的穩定性 直線行駛穩定性又包括了加速 減速 游離等狀態下的抗干擾能力,舉兩個可以簡單嘗試做評價的栗子 分別以80 100 120不同的速度在一條無人 無...

2019 年,你心中操控性最強的汽車是哪款?

阿柳 我是試駕編輯,我認為操控性最強的除了超跑以外,就是一汽豐田奕澤IZOA這款車,2.0L噴漆流控發動機 10速雙傳動CVT,簡直完美! 好名字 分級別吧,脫離開價位談操控都是胡扯。首先十萬一下的車就是個遮風擋雨的代步工具,不用考慮操控了。十萬到二十萬之間,非東瀛寶馬AXELA莫屬。二十萬到三十萬...

如何理解汽車底盤的操控性和舒適性?有什麼區別?

BMdgc 1.舒適性 人在車裡坐著舒服,是一種主觀感受。影響因素有很多方面,最直接就是乘坐姿態 座椅軟硬和材質 乘坐空間。其次是避震器的軟硬 底盤餘震抑制。再次是靜音性 視野 光照 車窗設計 後隱私玻璃 遮陽簾 天窗等 最後是內飾氛圍 儲物空間 各類其他舒適性配置 音響 座椅通風 座椅按摩 分割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