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與司馬懿相持五丈原,司馬堅壁不戰,他手下不是騎兵嗎?怎麼不敢與步兵決戰?

時間 2021-05-14 09:58:44

1樓:maxdd

明知道諸葛亮遠道而來,糧草不濟,只要佔據地利,據守其中,諸葛亮久攻不下必然退卻,有這麼大的優勢為什麼要主動放棄,去賭那結果渺茫的決戰?

還有這個騎兵步兵,讓人有點摸不到頭腦

2樓:小豬快跑

先是,陳勰為文帝所待,特有才用,明解軍令。帝為晉王,委任使典兵事。及蜀破後,令勰受諸葛亮圍陣用兵倚伏之法,又甲乙校標幟之制,勰悉暗練之,遂以勰為殿中典兵中郎將,遷將軍。

久之,武帝每出入,勰持白獸幡在乘輿左右,鹵簿陳列齊肅。太康末,武帝嚐出射雉,勰時已為都水使者,散從。車駕逼暗乃還,漏已盡,當合函,停乘輿,良久不得合,乃詔勰合之。

勰舉白獸幡指麾,須臾之間而函成。皆謝勰閒解,甚為武帝所任。

陳勰持白虎幡,以武侯遺法教五營士。虜樹機能等以眾萬計,或乘險以遏隆前,或設伏以截隆後。隆依八陣圖作偏箱車,地廣則鹿角車營,路狹則為木屋施於車上,且戰且前,弓矢所及,應弦而倒。

奇謀間發,出敵不意。或夾道累磁石,賊負鐵鎧,行不得前,隆卒悉被犀甲,無所留礙,賊鹹以為神。轉戰千里,殺傷以千數

作為理工男,諸葛武侯可不僅有步兵,應該還有車兵,以車為陣,以弓弩壓制騎兵衝鋒,以步兵間出奇襲,應該是武侯的常規套路。這套路防禦力十足,不然司馬炎不至於派人抄書打造自己的近衛。而武侯的穿成,又有馬隆破賊背書,說明打騎兵,武侯陣法有奇效。

3樓:王銳

我一直認為司馬懿用兵在諸葛亮之上,事實上他的軍事成就確實比諸葛亮大。距諸葛亮,敗諸葛瑾,奇襲孟達,滅公孫淵。

諸葛亮出祁山幾次就是打不出去,用兵死板。

司馬懿正面硬剛諸葛亮我覺得也是贏面大

打敗諸葛亮和耗死諸葛亮,後一種代價小。魏國大國,蜀國小國,常年軍力消耗,蜀國幾乎窮兵黷武,魏國幾分之一的國力,輕鬆耗下去,所以諸葛亮急於求戰,司馬懿不著急。

4樓:lvjjing

說陣法、說哲理、說天命的各位,你們是認真的嗎?那我可要反駁你們了啊。我認為五丈原相持有以下三個因素:

1、騎兵

現代認為的騎兵是完全裝備了全套馬鞍、馬鐙、馬蹄鐵的騎兵,能把雙手完全借放出來,並可以借助這些器械實現一些戰術動作,非游牧民族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也能形成戰鬥力。很顯然,司馬懿那個時期的騎兵並沒有達到這個標準,漢朝有馬鐙,不過是單馬鐙,而且只是輔助上馬用的,不是騎行時固定騎兵腿部的,所以騎兵作戰時得用盡全身力氣夾住馬,保證自己不會被奔跑的馬給甩出去,因此三國時期騎兵的作用,只是輔助而已,並不像千年後的宋遼金那個時代,成為極其重要的戰略兵種。

2、諸葛連弩

諸葛亮也是乙個知名的發明家,他改造了弩弓,發明了很有名的諸葛連弩,一次能連發十隻弩箭,在三國時期,簡直就是簡易版的機槍。騎兵碰到了機槍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相信不用我多說了吧。雖然諸葛連弩只能算是簡易版的機槍,大規模騎兵衝鋒是擋不住的,但上面說了,騎兵在三國時期,也是乙個輔助兵種。

成為騎兵的要求太高,除了從小長在馬背上的游牧民族可以擁有大規模的騎兵,作為中原農耕勢力的曹魏,自然不可能有大量騎兵,因此諸葛連弩克制少量騎兵是游刃有餘的。

3、地形

看看五丈原的兩張圖,應該能看出其中的山巒疊嶂,大部分都是這樣的地形,就算是享譽世界的蒙元騎兵,在這地形上怎麼大規模用騎兵?別說騎兵,步兵都無法大規模展開對陣吧。這種適合混戰的地形,明顯是對蜀國在南中郡招募的山林少數民族更為有利,而蜀軍徵兵中,南中少數民族的比例是相當大的。

司馬懿率領的更擅長在平原地形打仗的大軍(史料中沒有記載,數量不詳,假設和蜀國相當吧),被數量達10萬的蜀軍壓制在這裡,再正常不過了。

5樓:

司馬懿後期是知天命,所以才選擇隱忍的,畢竟都算到孔明命不久矣?

感覺司馬懿家族在下一盤大棋,妻妾成群,孩子也生的特別多,可能司馬懿背信棄義殺曹爽之後司馬家族就不再信任任何人,只能多生孩子好大搞分封,到時候更容易製造出八王之亂來吧這麼有遠見真是驚呆了⊙⊙!

老物不足惜,慮困我好兒耳,老物可憎,何煩出也之前見司馬懿粉解釋這兩句話的意思是,司馬懿是迫不得已罵原配的,為的是向世人證明不懼內? 雖然司馬家族對誰都不真,哪怕對曹家也是當街弒君背信棄義誅殺曹氏宗親,對老百姓更是屠城築京觀,何不食肉糜可唯獨司馬家族對劉聰就是真愛,哪怕五胡亂華生靈塗炭也要骨肉相殘為人家剷除障礙呢,畢竟「故為陛下自相驅除 」

6樓:僅以身免劉跑跑

諸葛亮不是讓蜀軍在魏國種地麼,這麼好的免費勞動力為什麼要急著耗錢糧打回去?司馬懿笑看幾萬蜀軍耗費錢糧翻過秦嶺來免費種地,沒趕上收成就滾回去了。

7樓:乙個痴心人十個潑膽漢

打過了啊,司馬懿出動一萬騎兵強攻,不利,撤走。

五丈原位於武功水之西,諸葛亮派遣孟琰佔據武功水東岸,駐紮步兵約五千,插鹿角,配短槍。司馬懿曾於武功水漲水之時,試圖偷襲武功水東的孟琰所部,但遭諸葛亮搭浮橋以弩兵擊退。

《太平御覽》卷七三引《諸葛亮集》:「亮上事曰:臣先進孟琰據武功水東,司馬懿因水以二十日出騎萬人來攻琰營。臣作東橋,賊見橋垂成,便引兵退。

《水經注·渭水中》:「諸葛亮表雲:'臣遣虎步監孟琰據武功水東,司馬懿因水長功(攻)琰營,臣作竹橋,越水射之,橋成馳去。

須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約甚敏於軍事,既有膽義,深解兵意」——《三國志·姜維傳》.

敵以來進持鹿角,兵悉卻在連沖後。敵已附,鹿角里兵但得進踞,以矛戟刺之,不得此駐,起駐妨弩壞。○《太平御覽》卷三百十七,諸葛亮軍令。

合肥之戰:孫權也曾率十萬大軍北上響應蜀漢,但被滿寵領數十勇士放火燒船打敗。

8樓:vincer

三國時代的騎兵沒有馬鐙,衝擊力不足,甚至勇敢的步兵可以把騎兵直接從馬上拉下來。對手只要排好長槍+強弩的方陣,騎兵就完全啃不動。真正到有了成熟的馬鐙之後,也就是南北朝時期的具裝騎兵,才是騎兵對步兵取得巨大優勢,從而大放異彩的時候!

9樓:糖是非

這得給SM宣王洗一下,宣王不算弱手了,這事兒一來得看同行襯托,二來騎兵和騎兵之間是不一樣的。

談電競賽事選手都不能忽略版本,談歷史怎麼能忽略科技發明。

在雙邊馬鐙被發明被廣泛應用到騎兵裝備上之前,騎兵戰術對於步兵戰術其實並未形成壓倒性的優勢。西漢李陵率五千步卒於與數萬匈奴騎兵對抗,殺傷萬餘,西漢陳湯矯詔出兵,遠征異域,擒斬匈奴單于。帝問之與烏孫國兵事,陳湯曰:

「夫胡兵五而當漢兵一,何者?兵刃樸鈍,弓弩不利。今聞頗得漢巧,然猶三而當一。

」在無馬鐙、單邊馬鐙的時期,騎兵雖然也可以集團衝鋒、運用騎射、近身肉搏,但這樣的騎兵訓練成本過高,無論對於軍閥/國家而言都是精銳力量,同於國器,輕易折損不得,而單邊馬鐙出現在兩晉,普及於五代十六國,成熟於南北朝。

宣王和丞相總共就交手了兩次,也不是沒有努力過,曹真身故,諸葛四伐,第一次來到西北戰場的宣王支稜了起來。

起因

《三國志明帝(曹睿)紀》「三月,大司馬曹真薨。諸葛亮寇天水,詔大將軍司馬宣王拒之。」

《三國志張郃傳》「諸葛亮復出祁山,詔合督諸將西至略」

《三國志後主傳》「九年春二月,亮復出軍圍祁山,始以木牛運。魏司馬懿、張合救祁山。」

《漢晉春秋》「亮圍祁山,招鮮卑軻比能(被匹夫之怒弄死,韓龍可能是中國歷史最神秘的人之一),比能等至故北地石城以應亮。於是魏大司馬曹真有疾。司馬宣王自荊州入朝」「乃使(宣王)西屯長安,都督張郃,費耀、戴陵、郭淮等。

經過

《晉書》:亮聞大軍且至,乃自帥眾將芟上邽之麥。諸將皆懼,帝曰:

「亮慮多決少,必安營自固,然後芟麥。吾得二日兼行足矣。」於是卷甲晨夜赴之。

亮望塵而遁。帝曰:「吾倍道疲勞,此曉兵者之所貪也。

亮不敢據渭水,此易與耳。」進次漢陽,與亮相遇,帝列陣以待之。使將牛金輕騎餌之,兵才接而亮退,追至祁(地名)山。

《漢晉春秋》「亮分兵留攻,自逆宣王於上邽」「郭淮費耀等徼亮,亮破之,因大芟刈其麥」

《三國志王平傳》「九年,亮圍祁山,平別守南圍。魏大將軍司馬宣王攻亮,張郃攻平,平堅守不動,郃不能克。」

《資治通鑑》「(諸葛亮)與懿遇於上邽之東。懿斂軍依險,兵不得交,亮引還。懿後等尋亮至於鹵城。」「夏,五月,辛已,懿乃使張郃攻無當監何平於南圍,自案中道向亮。」

結果

結果是最有意思的點,一直到鹵城之戰,雙方記錄一般無二,互相可以印證,唯獨結果大相徑庭。

《晉書》「亮屯鹵城,據南北二山,斷水為重圍。帝(SM宣王)攻拔其圍,亮宵遁。追擊,破之,俘斬萬計。」

《漢晉春秋》「亮使魏延、高翔、吳班赴拒,大破之。獲甲首三千級,衣鎧五千領,角弩三千一百張,宣王還保營。」

都說自己贏了,宣王俘斬萬計,丞相獲甲首三千級,衣鎧五千領,角弩三千一百張。

那麼問題來了,哪邊更可靠呢?

九年春二月,亮復出軍圍祁山

夏,五月,辛已,懿乃使張郃攻無當監何平於南圍,自案中道向亮。

夏六月,亮糧盡過軍,郃追至青封,與亮交戰,被箭死。

九年春,丞相亮復出圍祁山。始以木牛運。參軍王平守南圍。

司馬宣王拒亮,張郃拒平。亮慮糧運不繼,設三策告都護李平曰:「上計斷其後道。

中計與之持久。下計還住元豐」。時宣王等糧亦盡,盛夏雨水。

平恐漕運元豐不給,書白亮宜振旅。夏六月,亮承平指引退。張郃至青封交戰,為亮所殺。

乙個月之後,「宵遁」了幾十里被「俘斬萬計」糧盡而退的丞相搞死了曹魏左將軍(曹丕時代的左將軍,曹睿時代的右將軍)張郃。

這可還行~

一家之言,不足為信。畢竟我是個宅男。

10樓:胖子

雖然千百年來很多人都在嘲笑司馬老賊當縮頭烏龜,但是拋去調侃的一面,我們仍然可以從中領悟到一些人生哲理:能認清形勢,敢於忍讓退讓,也是一種智慧型。

11樓:塗景鑠

主要原因應該是雙方隔水相望。

很多人總認為司馬懿是不敢和諸葛亮打野戰,打了必輸。

但從五伐的情況上講,若諸葛亮一開始就在武功水東面設營,進而威脅渭水南岸,那司馬懿很可能真的要和諸葛亮拉開陣型幹一場了。

但過武功水設營,面臨很大的風險,等於是兩面環水,北面有渭水,西邊有武功水,補給難度加大,且一旦戰事不利,蜀軍甚至可能因為背水原因撤退不及全軍覆沒,風險太大,諸葛亮之所以上五丈原,顯然主要也就是為了穩妥,五丈原地處高地,北有渭水,東有武功水,司馬懿若主動越水進攻,他佔便宜,所以顯然,諸葛亮他自己可沒有粉絲們那樣足夠的信心覺的自己真能一戰而定,他想的是司馬懿忍不住舉軍過來攻他,然後他又打一波反擊罷了。

諸葛亮和司馬懿哪個厲害

連宵 已修改我之前說司馬懿長期不被重用大概是出於對歷史的了解不夠吧 哎呀 只看曹操晚年重用司馬懿就妄下定論了,這我確實有錯,不過還是想確認一下,司馬懿早年出仕時是否真的受到曹操的懷疑,那個鷹視狼顧論和三馬同槽我果然還是得再研究一下 以下原答案,刪了司馬懿長期不被重用的言論 聳肩 兩個人厲害的技能點可...

為什麼諸葛亮和司馬懿都忠心耿耿,司馬懿被人崇拜,諸葛亮卻被人摒棄呢

箬竹影笙 問題一共三個短句,全是槽點 司馬懿忠心耿耿?問題描述還說什麼平定了 曹真 的叛亂,我說一句毫無三國常識不為過吧?司馬懿被人崇拜,具體有哪些人,抖y?這些人具體是哪些個人?同理第三句,摒棄孔明的人是哪些個人,QQ看點?可以得出結論了,釣魚問題。 James Zhou 野最終還是 嘖嘖稱奇?飲...

司馬懿斂眾不戰,諸葛亮為什麼不強攻司馬懿營壘?

無法確定諸葛亮是否強攻,但魏軍戰線不斷後退,2道天然河流防線 渭水 武功水,全部失守。郭淮被迫在渭水北岸的堆積高地 北原修築塹壘。司馬懿爭奪武功水失敗,也被迫屯兵武功水東岸的高地 馬冢,恨天然河流防線無法守住,只能被迫後退,在高地修築塹壘來防禦諸葛亮。當初司馬懿屯兵渭南,背水為壘,郭淮提議修塹壘,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