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房地產業,規劃上為什麼不借鑑新加坡模式?

時間 2021-05-29 23:15:38

1樓:Allen

手機下對 @週看的答案再補充乙個

還有一種可能性的因素是我們有許多實力強勁的大開發商所進行的大型樓盤的開發,目前造成的不止有城市街道介面的問題,還有許多諸如公共服務設施配給,城市交通等方面所可能造成的各種問題,尤其是交通問題。

2樓:Eric Wu

特意去看了下日誌,剛看到還以為是三年前的問題二線城市很多大型複合體,以萬達萬科等大陸地產開發為主一線更多,很多國外置地都搞這種吃喝玩樂住一條龍產品至於很多「低端」居民樓為什麼不把一樓用作商鋪,這是因為產權有別,想把一樓的沿街公寓轉換成沿街商鋪需要很多手續,所以有些地方的老房不這樣做

近年來新開發的專案一樓基本都是商鋪了,因為商鋪賣錢多,還可以作為房產的附加值

3樓:

我老家小城市,十年前的樓盤就已經全是這樣了。。。原來這叫新加坡模式。。。

網上扒一點圖:

不過話說回來,大城市的樓盤似乎很少有這麼玩的,不知道原因。。

4樓:

你只是看到了建築設計,沒有看到城市規劃。

新加坡對於乙個商場在哪建,怎麼建,建多大是有著詳細論證和規劃的。

URA MASTER PLAN每隔五年Review一次。

規劃局在新加坡是話語權僅次於國防部的,

在中國的話語權還不如計生委。

乙個商業專案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周圍的配套包括地鐵,停車場,綠地,居民區。

中國的城市規劃完全是長官意志,很多城市就建的跟鬧著玩兒似的。

此外,不是所有的高階寫字樓都有高階的購買力,當年恆隆廣場開在上海也不是指著40樓上那些小白領們去買愛馬仕的。

你在不是一線城市之外搞個這種商業混合態試試?

分分鐘虧死你。

如果想要了解新加坡模式,凱德置地在中國投資的專案都是很好的參照物。

雖然國內的來福士城照著新加坡來福士城的標準掉了很多水準,但是好歹還是可以窺見一些端倪。

現在為什麼房地產成交量持續下滑?

ETF輪動 從國家統計局資料來看,確實從2017到2019年,銷售面積保持平穩,而這種平穩在歷史上看還是持續較久時間了,而之前都是長期趨勢上公升的。那是否可以判斷銷售面積到頂呢?從全國年度商品房銷售面積來看,曾經出現過幾次短暫的凹陷,這次17到19的平穩可以理解為同樣的凹陷呢?房地產最原始的動力是人...

房地產調控為什麼傷的都是剛需

allen 剛需的都是弱者!政策制定者大部分都是強者,強者制定政策,政策必定無法擺脫自己的立場,平衡來平衡去,對弱者而言總歸會受傷! 餘予與 打個比方,剛需人群是一葉小舟,風浪來了,不靠岸活不了。改善人群是一條大船,小浪扛得住,可以晚點進港。投資人群是郵輪,大浪能應付。調控就是風浪,最先傷的肯定是剛...

被忽略的基礎問題 房地產為什麼是Real Estate 而不是Estate

因為下面的爭論,補充了一堆,我理乙個簡單脈絡吧。拉丁語 persona 即 person res 指事物,衍生 realis,即 real 在法律上是一對對立概念,即人和物的對立。兩個拉丁語法律術語 actio in personem 對人訴訟 actio in rem 1 對物訴訟 引入英語後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