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莊子的齊物論

時間 2021-06-14 20:03:31

1樓:迷途書僮

#1 南郭子綦對「敢問Teana」的回答,並不只是一句話,而是延伸到通行本第九章結束:無適焉,因是已。顏成子游提問時,說了「人籟則比竹是已,地籟則眾竅是已」。

那麼Teana則什麼「是已」呢?

#2 齊物論的核心論題在通行本第十章。提出論題後,再通過幾則寓言進一步闡釋,整體的文章結構類似逍遙遊。第十章有多個表示結論的「故」字,如果從形式上,對比逍遙遊,最重的一句應該是「故曰」二字所引導的那句:

辯也者,有不見也。後面的五個故事無不都在闡述這一點。

#3 人籟比喻誘導法,地籟比喻歸納法,Teana比喻演繹法。這是獲取知識的三種不同方法。籟通賴,三籟皆有所待。

Teana對應知賴言。逍遙遊篇指出了更高的境界,便是無籟(或者叫做道籟),無賴就是無所待。第七章說「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第十章說「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說的都是這種不賴於言的不知之知,最高境界的知。

#4 大和小和,大知小知,大言小言,大恐小恐。逍遙遊已經指出了小大之辯。相對而言,大是general,小是specific;大是universal,小是particular;大是abstract,小是concrete。

#5 大道不稱。繫辭:一陰一陽之謂道。

一陰就是什麼,一陽就是怎麼樣。說什麼怎麼樣就是道,說三道四的道。稱對謂,稱的物件是什麼,而謂的物件是怎麼樣。

大道不稱,意思是沒有針對任何subject所作的predication,也就是說,說怎麼樣時不針對任何具體的物件而言。有大道便有小道,大道是對抽象籠統的類別群體或集合所進行的形容,小道則是針對具體直接的物件。我們的認知如果有物件,那麼就只是小道。

去掉物件,就是喪其耦。取消認知主體和客體的對立劃分。真正的無所待,是連自己都不「待見」。

#6 通行本第4到第7章,都是在說「以明」。以明的含義呼應應帝王篇說的「聖人之用心若鏡」。演繹法三段論中,結論是否成立有兩個因素,其一,論證過程是否有效,其二,大前提是否成立。

論證過程有效叫做誠。論證過程成立,簡而言之就是「成」。可以關聯中庸說的「自誠明謂之性」。

以言而成謂之誠。論證或辯論都賴於言。大辯不言,可以關聯中庸說的「至誠無息」,不言而成謂之至誠。

好比說大前提是不需論證便成立的大公理。

#7 通行本第4章,不妨在「夫言非吹也」處拆分成兩部分。「夫言非吹也「開始的後半部分與第5至第7章為一段落。其前面部分則上接至第一章子綦最後的回答「夫吹萬不同」。

子綦對敢問Teana的回答,一直到通行本第九章才結束。這個回答很長,大體上分為三個段落,先由兩個「夫」字帶出兩段落,然後第八第九合在一起為第三段落。古文中「夫」字開頭,好比since引導出既有的原因或論據,以便後面進行推斷。

第三段落由第八章的「今且有言與此」,「今且」是supposing,第九章提出結論:「故自無適有,以至於三,而況自有適有乎」,然後最後那句便是對子遊敢問Teana的回答:無適焉,因是已。

大概意思是演繹法通常由乙個大前提推斷出「無數」(所有)特定小結論,這些小結論之間是齊平的。無適,就是無遠近。無適這個詞見於論語:

無適無莫。無適是無遠近,無莫是無明暗。適指的是由常居地前往異地,比如你是魯國人,你到齊國去,這叫做適齊。

無適,就是沒有中心點,沒有所謂的常居地,天下一家。適繁體適,與嫡相通。嫡長子強調宗法制中的主幹,無適就是無嫡,乙個父類演繹出的所有子類個體都齊平。

#8 齊物論篇解。很多人將重點放在物字上,然而通篇都在說言。論字就是言字旁。

物論,就是所以論其為物者。物論和物性有所不同。物性是客觀的,物論是主觀的。

一物之所以為此物,是物性;一物之所以被分辨為此物,是物論。齊物論的篇名結構類似養生主,生主,就是所以主其為生者。古漢語,生與物不同,群生萬物。

生是實在個體,物是抽象類別。語言的語字有個吾,通悟。由寐而覺,叫做悟。

顯然,齊物論的主題與語言有關。雖然沒有直接寫出語字。張伯端總結道:

靜喧語默本來同,夢裡何曾說夢。#9

你如何理解莊子?

Hugo 最近在一篇講左右的文章裡學到,那個答主把老莊化為既右 即極度保守 這樣劃分特別適合這種口號式的回答問題,因為畢竟,問這樣的問題的人和看這樣問題的人都希望通過幾個回答把這個事兒就看明白了。個人覺得那個答主的回答有一定的合理性。因為極度保守從某種角度確實被包含在老莊裡,極度保守某種解讀可以是管...

如何正確的理解莊子的思想?

Yvoire 莊子的思想可概括為十二個字 齊萬物,齊是非,齊生死,逍遙遊 齊萬物 莊子認為萬物無論大小,都是平等的 大鵬和蓬間雀盡自己的心力,都問心無愧。平等 齊是非 莊子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反對獨斷論 對與錯沒有絕對的標準且是逐漸變化的。要用寬容之心,齊是非的觀點看待世界。寬容 齊生死 莊子...

怎樣理解莊子的逍遙?

雯俊 愚以為莊子思想緣自道家,道家有很明確的世界觀,對時間空間名利權情乃至生死都看得很透,又因為精通易理更能看透人間種種勾心鬥角的可嘆可笑。就像他曾妙喻蝸牛的兩個觸角上各有乙個國家,兩國爭戰不休 那時代對於他就如同把聖人扔到自相殘殺的愚昧人猿群中,他的思想理論和氣節都不會讓他幫助任何乙個諸侯國擴張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