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慧之路》和《上座部佛教修學入門》的出入息內容存在衝突嗎?

時間 2021-06-08 07:09:58

1樓:桑狗

據我所知帕奧系統應該很明確地把修習安止定的呼吸的所緣確定為概念法,非究竟法。另外帕奧依據清淨道論把《大念處經》中的全身入息解釋為呼吸身,也就是說帕奧的安般所緣明確始終是鼻尖白觸區里作為概念法的呼吸息。

《定慧之路》中似乎有提到觀呼吸的涼熱細節,這在帕奧系統內屬於四界究竟法的範疇和安止是衝突的。

2樓:

沒有衝突, 所緣不同而已.

以不同的所緣境, 入同等的禪定.

觀出入息, 數息. 數肚皮起伏 , 觀肚皮起伏, 太多了.

從學理上有出入. 不同的方法, 不同的路子. 終點都是一樣的.

廣超法師的《定慧之路》 很好啊. 依此修, 入4禪定.

3樓:xiaobin

這個沒有任何衝突,開始觀呼吸長短粗細這個比較粗重的現象,觀得成熟了,才能體會到濕滑澀這些細微的變化,最後入定了,呼吸感都消失了,關注點變成了光,這光就是禪相。

所以我說呢,玩理論不實修都是繞來繞去把自己繞進去浪費時間。

4樓:寂靜

我最近幾次觀呼吸,沒有找什麼觸點,只是觀察和知道出入,再深入一點,就是觀察從頭到尾的整個呼吸過程,就是鼻子部位的呼吸,感覺定境是加深了,心是沉浸在呼吸裡面的。回頭我再辨別,心一境是有的,尋伺喜樂,就好像沒有喜,不清楚什麼層次。

5樓:算沙閒閒

我沒有讀過以上兩本書,如果是正法,兩本書文字也沒有問題,兩者不應該衝突。

可以閱讀《呼吸法門精要》,無論是六妙門,還是十六特勝,都有詳細解答。

如果沒有時間,制心一處,無事不辦,你專注就好,你提的問題都是細節,沒有把握到原理。

6樓:王五

瑪欣德師從緬甸的帕奧禪師

《定慧之路》的作者搜了搜,師承來自斯里蘭卡的一位禪師而這種不同禪師對禪修指導細節的出入,是正常現象……至於誰對誰錯嘛……可能各有各的理,不過這兩個既然都是南傳佛教系統,你不妨自己去看看清淨道論(第8說隨念業處品)和長部22的大念住經怎麼說的

(從念住經來看……注重的是注意呼吸的長短、過程等等……確實沒提觸感如何)

關於帕奧系與馬雜湊系的爭議——當今緬甸禪法概覽

7樓:般若

路這個不知道是什麼東西,上座部佛教,就是南傳佛教,是二乘法,以入無餘涅槃為目的,和大乘法以成佛為目的有區別,見鏈結http://www.

sanmodi.cn/mobile/yingy

in/1/58.html

上座部佛教如何解釋神通?

寂靜 以我外道見解,這神通就是超能力唄,以清淨的智慧型,去除心靈的雜染,心力足夠敏銳,能夠感知微細的物質變化。比如說聲音,正常人接受的頻率在20 20000之間,那麼神通可能會超出這個頻率範圍,不就是天耳嗎?這種的原理有點複雜,從進化角度,人類的大腦從原始生物進化,那麼可能原始生物有能力處理超頻率的...

上座部佛教如何看待人的種種慾望?

護法居士 雲何不空欲。謂五欲功德。眼識色愛樂念長養。愛慾深染著。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愛樂念長養。愛慾深染著。於此五欲不離貪不離愛不離念不離渴。是名不空欲。云何名空欲。謂於此五欲功德。離貪離欲離愛離念離渴。是名空欲。爾時世尊。復更重告五比丘言。汝等比丘。若知諸色是無我者。是色則不作惱壞相。當不受苦。應如是...

原始佛教 南傳佛教 上座部佛教是否屬於存在教義與法義體系殘缺不全的問題?

寂靜 佛陀的出現,既是一種必然也是偶然,就好像牛頓發現萬有引力,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馬克思的共產主義,世界上存在這樣的規律,時間長了,必然有人碰巧發現它,但是具體由誰來發現,就是看運氣了。佛陀產生的必須條件,禪修。在乙個沒有禪修文化的地方,是不可能出現佛陀的。禪修,是人類固有的生命能力,但是許多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