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中所說的「衝」和「虛」有何不同?

時間 2021-06-02 22:22:44

1樓:茂陽昜

想看懂道德經需要先弄懂無極的概念。收斂可以自然而然的彰顯出發散,由至陰彰顯至陽的模式就是無極。陽代表的發散和陰代表的收斂是衝突的,這就是「衝」。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說的就是這樣一種情況:本質規律是收斂於內的「無」(負陰),外在現象是發散於外的「有」(抱陽),本質規律決定外在現象,本來互相衝突、矛盾、對立的陰陽二氣(沖氣)因為各自遵從本性的行為反而能相合(以為和),收斂自然而然會彰顯出發散,陰陽既對立又統一。收斂主藏,藏會消失,收斂於內便「虛」。

2樓:逐道易人易經預測

衝,有平衡,融合,中和,改變,作用,保持當下,趨近於無,不增不減的意思。

虛,有淡化,淨化,清靜,謙虛,無實有,不真實,空無的意思。

3樓:曾仕強學堂

《道德經》第四章,首先一句話叫作:道衝,而用之或弗盈。

有人說,道是衝而用之,其實不是。道衝,是個名詞。因為道是虛的,一定要用衝,才有作用,如果道是靜的,它就生不出東西來了。

你看中中國人,說我們「沖杯茶」吧,為什麼茶用衝的?就是根據《道德經》來的。現在不是,泡茶,什麼叫泡茶?

你拿什麼去泡?沖茶,很多東西一衝,它那個味道就出來了,一衝它乙個新的東西,它就產生了。

所以,「道衝,而用之或弗盈」,你看它就乙個很簡單的動作,但是你怎麼做,怎麼把它使用,它都不會滿的,因為一滿就沒有用了,這是個很重要的觀念。我們老喜歡滿,一滿就滿招損嘛,一定是損的,那你招損幹什麼,你不要讓它滿多好。

因此,「衝」,就是使它虛的意思,它永遠不會滿,所以它永遠可以用,時時保持沖虛,就你就永遠可以使用,這就叫道。

4樓:正一道周武霆

我看了一下前面的回答,基本都對的

簡單來理解:衝是乙個動態,虛是乙個空間

題主問題是沖虛有什麼不同。其實衝和虛表達的乙個是動詞乙個是形容詞,沒有相同之處,不相干

古人惜字如金,那時候用竹簡,不會寫多餘的字,每個字都有自己的必要性,否則就會簡單的替掉

5樓:不言之教

中國文化是辯證的文化,道德經是辯證的經典。

道出於易。

道德經的基礎是「易」,是運動、變化。

世界是變化的,如果認識到世界是變化的,一定會認識到世界是辯證的,因為天地萬物所有的變化都是否定自己、走向自己的對立面,「反者道之動」。

「道」為何「衝」?

因為「道」是變化的,運動的。大道是「有無」的變化,有無相剋相生。

漢語中「衝」:衝鋒、衝動、沖洗,都有運動的意思。

道德經第五章「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天地之間雖然象乙個「風箱」,是「空」的、「虛的」,但是,風箱是來來回回的「運動」,而不是沒有「運動」的空、虛。是不屈的「虛」,是不停地運動,不停的「出」,生生不息。

陰陽不是靜止,而是運動、變化,是「易」。易就是變化的意思,就是「衝」。

太極八卦圖是乙個運動的圖,不是靜止的,不動的。

道德經是辯證的經典,智慧型的經典,是建立在「世界是運動的」基礎之上的經典。

6樓:東方慧

老子在道德經第一章中講: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道是兩種形態,陰陽,動靜,柔剛,雌雄,虛實。

而這兩種不同形態並非對立,是同出於一處,只是不同的名字。陰陽變化,動靜變化,虛實變化,都是在迴圈往復中。

衝是道的運動變化狀態,但道忌滿,滿則溢,盈則虧。中國的處世哲學也是如此,數字九,是最大的數,過九就會歸零,從一開始。道也是陰陽的轉變,陰代表著安靜,陽代表著運動,陰極轉陽,陽極返陰,這是無窮盡的轉變過程。

世俗的學問要精益求精的努力,而道中的學問要損之又損。如果學道者,一心求滿,求精,那就違反了道的規律,成為了世俗的慾望幻想。

學道者要保持退讓之念,有了不爭之心,才不會盈滿虧損,所以,老子講道衝或不盈,不盈是一種提醒。

虛其心,虛不是空,虛中有實,靜中有動,陰中包陽,這才是道的妙。如果我們把陰陽,動靜,虛實理解為對立的兩個形態,那麼,動就變成了激進,靜就變成了死靜。

老子做過乙個很形象的比喻:天地之間猶如橐龠,虛而不屈,動而愈出。橐龠是什麼呢?

以前用來生火的風箱,裡面是空的,當拉動外面的手桿時,裡面就會產生氣體的運動,所以,虛中有實,動中有靜才符合於道。

7樓:原點

我的理解是,「衝」是一種向外的空曠,鼓盪,向外發散,生長。屬於動詞,是說道。「虛」是一種謙下,內斂,向內吸納,屬於名詞,是說人。

8樓:raindrops

衝-原文中:「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這裡表達的是道運營的方式,從陰開始抱陽,陰陽相互協調共同作用,最好的理解就是茶水,相對來說,水是最不值錢的,茶有的價值不菲。

但沒有水,茶沒有價值,沒有茶,水只是普通的水。沖茶,這一衝相互協調作用,道就是這麼運動的。

9樓:935a

「道衝,而用之或不盈」

物質意識是陰陽關係,完全非彈性碰撞,人心之道衝而不盈,是變化。模擬,辯證邏輯思維。

「大盈若衝,其用無窮」

物質和意識是決定關係,完全彈性碰撞,唯物等於唯心,對比,形式邏輯思維。

中華文化是物質意識陰陽,西方文化是物質意識決定,是吧。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海浪,電滋波,天氣冷暖,風霜雨雪,人的內心,全都是一種波動,事物圍繞著臨界點來回波動,負陰而抱陽,不是跑直線。

事物陰陽變化是波動,是一種動態平衡,人的內心也是在求得某種心理平衡,充氣以為和,不能一條道兒走到黑,是吧。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

應該說老子才是真正的辯證唯物主義者,是吧。俺們還擺出中中國人的世界觀,天地人!人面對老天要絕對不容置疑!面對人自己要虛心不能絕對,面對自己良心要寬廣不強加於人。

咱們還是舉聖人的反面例子,比如,把內心弄成絕對標準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道德大棒越砸越實!志向也吊得高高兒的,存天理滅人欲!直奔非人的高度,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是吧。

實其腹,強其骨,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辯證唯物。沒事兒,整天吊打別人的胃口,玩兒望梅止渴,別有用心?是吧。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人在天地之間,天地在人心頭的感受如同拉風箱,起伏變換,人用虛實變化感知萬物之道。隨著情感變化,內心上下翻騰,人心以不同側面體驗萬物,活潑靈動,不能呆板教條兒。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

人心再上乙個層次,反觀內心。神是致虛之實,佛是致實之虛。老子這兒應該是講佛?

原來一位叫俞根強的網友認為道德經是三,包括了神佛的邏輯,這不難理解,老子是從人的視角看世界,請問?誰又敢說自己不是這個視角!那等於罵人,是吧。

致虛極,動物有心,無心狀態就是極致,無心等於植物,植物神經,呵呵。萬物生長,周而復始,生生不息!內心不用亂動!

不要八個心眼兒,要靠自然雨露滋潤,才能精神飽滿。

10樓:趙榮斌

道衝,是指利用事物間相生相剋中相剋的特性,達到我們的目的。

用之,相剋的兩個事物對沖一定會產生化虛的效果,必然衍生出新的事物。

如:正物質與反物質對沖,發生湮滅,必然產生極其巨大的能量。

木頭被點著,也是這樣的,會產生熱量並把木頭變成灰燼。

不盈,就是利用化虛的效果,調節整個密閉系統內的各種事物的比重,不讓某一事物超過一定比例,否則將會造成整個系統的崩潰。

舉例:熵增、熵減就是熱盈和靜盈的結果。

衝就是相互衝突,也就是發生相剋。

虛之就是相互抵消,化為虛無。

虛是結果也可以是目的,衝是現象,道是方法及途徑。

11樓:

衝是突出去,虧是陷進來,無論是衝還是虧,都造成名。盈是滿,無名;虛也是滿,也無名,但虛表示當別人衝進來的時候你不頂著,你和別人共同構成盈,仍是無名。所以,沖氣以為和。

萬物負陰而抱陽,聖人反其道而行之,兩者一衝一虛,合為乙個完美的太極,從而無名,無名所以合道。

12樓:陳子章

道中,而用之又弗盈也,淵呵,似萬物之宗。

萬物負陰而抱陽,中氣以為和。

至虛極也,守靜督也,萬物旁作,吾以觀其復也。

(楚簡時代的知識分子還能讀懂大部分,漢時只有極少數能讀道德經,千年變故,長個心眼,先確定你現在讀的是什麼玩意)

13樓:

要理解什麼是「衝」、「虛」、「盈」,首先要理解什麼是道的特徵。

老子的「道」從何而來?簡而言之,它是對立統一法則的產物。

我們的世界是相對的,有大就有小,有強就有弱,有難就有易,有雄就有雌,一切屬性都有它的對立面,無一例外。

若把我們的世界視為乙個整體,稱為相對世界,那麼,這個相對世界的對立面又是什麼呢?——它是個絕對世界。

絕對世界中,沒有相對性,大就是小,強就是弱,難就是易,雄就是雌,一切對立面都消失了,或者說一切正反都重疊在一起了。

這個絕對世界,就是老子所說的「道」。道的世界,大就是小,故大象無形;園就是方,故大方無隅;成就是毀,故大成若缺;智就是愚,故大智若愚。

這就是道的特徵:一切正反合一。

「衝」與「盈」——灌進去與滿出來

「大盈若衝」同樣是道的特徵之一,於是,盈和衝互為反義詞。盈,楚國文字寫為「浧」。浧,左水右呈,呈即呈現,最早表示地裡面長出了芽;左邊加上水,則表示水從地里滿了出來。

盈,是秦國文字,上多下皿,表示器皿裡的東西滿了出來。李斯統一文字後,盈便替代了浧,作動詞,意為滿了出來。

衝,是盈的反義詞,意思是灌進去。灌進去如同滿出來,是謂大盈若衝。莊子形象地將此描繪為「注焉而不滿,酌焉而不竭。

」(《莊子·齊物論》)——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其用不窮。衝作動詞,意為注入,現代漢語中的「沖茶」仍然保留了這層含義。

「道,衝而用之,有弗盈也。」這是大盈若衝的另一種表述,是說道這個龐然大物,你往裡面裝東西,怎麼裝都裝不滿——注焉而不滿,則酌焉而不竭,是以,其用不窮也。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這裡,陰指軀體,陽指靈魂,負陰抱陽,即載營魄抱一,形神兩相合。沖氣,就是將靈魂之氣注入軀體,氣聚而生,氣散而亡,這是道家的生死說。

老子的陰陽並非指雌雄,故沖氣不可作陰陽中和之氣解,淮南子之說非也。

衝,在老子原著中當為「中」,這一點,有楚簡和帛書為證。楚簡有「大盈若中」,帛書有「萬物負陰而抱陽,中氣以為和。」後人對中作了不同的解讀,分別是「衝」和「盅」,因此出現了兩個不同的版本。

盅,最早出現在傅奕本,已至唐初,為時相對較晚。盅,有中空之意,往往被解讀為虛。但這種解讀有違老子真義,虛與盅的含義不盡相同。

「虛」——似空非空乃無窮

老子的「虛」並非表示完全的空,這一點,楚簡老子表達的十分真切:

至虛,亙也。守中,篤也。(王本為「致虛極 , 守靜篤。」意思大不相同。)

所謂「虛」,就是達到了「亙「的境界。何又為「亙」?亙,楚國小篆的寫法為:

上下兩橫代表天地,天地之間本是我們生活的世界,現在被乙個「外」字所替代,表達的是超脫到了天地之外,也就我們的世界的反面,而這正是老子所說的「道的世界」。所以,「亙」是老子用來表述「道的世界」的乙個專有名詞。後人將亙訓為恆,未能準確表達老子真義,甚至產生了誤導。

「至虛,亙也。」意思是,至虛就是從我們生活的世界昇華到了道的聖境。道的聖境,看似無物,實則無所不有,不可窮盡。

莊子稱之為「無何有之宮」,但又進一步闡明,「彷徨乎馮閎,大知入焉而不知其所窮。」(《莊子·知北遊》)所以,無何有實則無所不有。

這就是老子所說的「虛」,它超脫了我們生活的世界,昇華到了道的境界,無所不有,從而我們的世界變得如此渺小,猶如無物。相比,「盅」僅僅表示杯子裡是空的,「虛」的這層勝似無窮的深意,絕非「盅」字可以替代。

「守中,篤也。」這裡的「中」,既不可能是「衝」(注入),也不可能是「盅」(純粹的空),而是「內在」的意思。虛,看似無物,卻內涵無窮,這內涵就是「中」。

虛與中互為表裡。守住了「中」就把握了一切,故而才有「篤實」。

「虛而不屈 , 動而愈出 。」屈,不是彎曲的意思,本意指秋天的雞掉了一地的毛,表示無尾,引申為窮盡。楚國小篆「屈」的寫法十分形象:

虛而不屈,就是看似無物,卻不可窮盡。動而愈出,則是生生不息,新的生命不斷湧現。

有了「虛」的這層涵義,我們再來解讀「虛其心 ,實其腹 ,弱其志 ,強其骨 。」此時,「虛其心」就賦予了更豐富的內涵,這就是回歸道本。以樸實無華充實人們的心靈,於是百姓心態平和,卻對生活充滿信心,有著無窮的動力。

老子在《道德經》中所說的「衝」和「虛」是為同意詞還是有不同之處?

道家大師兄 個人淺見 二者並不是同意詞。衝字原意是指向外湧出,不論是沖泡還是衝動還是衝湧,都是這個意思。那麼衝和盈有什麼關係呢?打個比方,地穴湧出泉水形成水池,那麼在我們看來,從地穴不斷湧出的水,就叫 衝 假如,我們給水池加個蓋子,這個水池就滿了,滿到水無處可去把泉眼都塞住了,那麼就不會也不能再出水...

道德經某些部分所說的是不是已然過時?

我就講一點,無為,無為而治,其實是很高階的管理權術,類似等待合適的時機,順勢而為,順應事情的發展規律去做出利弊權衡等等。道德經主旨意在說明事物的定理,世事無常,上位者不要被慾望控制,強行扭轉事態發展,以謀求利益。應該學會控制慾望,成為慾望的主人,凡事順勢而為,以謀求長遠發展。 喬貝斯 過時不過時?這...

如何理解老子在《道德經》中所講的「不爭」一詞

Chase Gao 爭利,爭奪資源,發生衝突,不爭利。不爭,就是有智慧型有能力創造價值,處於相對壟斷的高緯度智慧型,善於開闢新賽道,實施降維打擊,從而避免了惡性競爭。就是孫子所說的不戰而勝,不戰而屈人之兵。 蛋蛋58 不爭而善勝?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