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能提高人的什麼能力?

時間 2021-05-30 21:35:54

1樓:戍成

道德經能提高人的辯證邏輯能力。至少可以學會「在肯定時想到否定了什麼,在否定時想到肯定了什麼!」這也是老子所提倡的中性思維。

當你思維的邏輯能力得到提高,你就知道授人以魚,還是授人以漁。不收下老子道德經的漁,怎麼說都是種遺憾!我的觀點是從這篇文章摘的「道德經雜談:

道德經的五個要點」。

2樓:混沌思維

《道德經》是提高人的大腦智慧型呦!你上大學了沒有智慧型也是不行要吃虧的,為啥研究生樣小學生騙了【就是不會想象和思考】;所以要努力學習一下《道德經》思維嘍!。

3樓:wuyu1998

《道德經》能提高,人認識世界的能力。

「蓋棺定論」,乙個事情過去了,才能全面的認識,並總結經驗教訓。

對於個人而言,如何能在事情發生之前,就能有全面的認識,並選擇最佳的解決辦法?

首先,需要認識世界;然後,才能選擇對自己有利的行動方向;最後,開始行動。當然了,至於結果嘛,「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強也」。

而認識世界,這就需要對歷史事件的高度抽象、總結。而這,就是《道德經》、《易經》等著作。

4樓:李旭東

道德經是關於社會人生的大智慧型。

首先它是一種思維方法,在生產力水平還很低的情況下,老子總結了自然,社會和人生的統一規律,也就是「道」,這是非常了不起的,顯示出了老子高超的洞察能力。

其次在社會人生的實踐方面,老子提出了很多具體的處世方法和原則,也就是「德」,深刻影響了中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精神世界,是中國文化的主體部分,是和諧社會人生成功的指導手冊。

最後一點也很重要,雖然道德經在理論和實踐方面都有獨到精妙的見解,洞察了世道人情,但它也是有歷史侷限性的。我們不能把它無限拔高,不能認為學了道德經就掌握了宇宙終極真理。應該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加以分析和揚棄,吸收其精華,克服其侷限性。

5樓:乙隻普通的二級狗

國外哲學家認可的中國最高哲學作品,這種級別的作品和哲學體系,這並不是一本技能書。學會了悟透了,是提高自身文化屬性,開闊思維模式。

6樓:無名之樸

道德經講的是方法,掌握這個方法修行,可以提高我們按照自然規律生活和做事的能力,這個能力越強,生活越容易知足、做事越容易讓事情成功。

7樓:

《道德經》並沒有提高人的什麼能力。

《道德經》曰:「人法地...道法自然!」、「道衝乏盈」

最終從自然出發,即:你沒有的能力不可能通過讀書來獲得,你能通過讀書來獲得的能力是你本來就有但不明晰的能力。

例如:對「善」的定義。

即使是讀同一本書,不同的人都能讀出不同的結果,甚至是與此書本意完全相反。這個相反指的是一般性與特殊性的逆置。

舉個簡單點的例子來說:前幾年有個新聞,一小孩從10幾樓墮下,面著地,送院後生還。

一般性而言,這種墮樓高度,著陸部位高概率是死亡的,我們把這個稱為一般性;把新聞這個例子視為特殊性。

但有趣的是,有些人會通過這個新聞來建立乙個奇怪的邏輯,10幾樓墮下高概率不會死。

當然,我也就說個笑,畢竟這個案例多半不會產生這麼個想法的人,因為沒人會去試的,大家心裡有數,小時候估計都跳過滑梯什麼的,2-3公尺的高度著地都會開始感到膝蓋受不了。

但《道德經》不同,它就是個理論與推斷。

所以,你可能發現部分人讀完《道德經》之後不是得出「道的規律」,反而是降了兩格,變成了「仁」。然後一口乙個「仁就是道的全體」,繼而把《道德經》給一腳踹開了。

然而,《道德經》也描述了這個舉動,「道可道,非恆道...」以及「中士聞道,若存若亡」。而上士去給他解釋,還會遇上大笑之的局面。——畢竟,人沒有高下之分,但智力卻有。

勸你莫要把《道德經》發展成「降了四格的'禮'」去了,不然每個讀完《道德經》的人都說自己能力得到昇華,比沒讀的人都都要更厲害了。

至於為什麼出現我說的這種情況呢?

也簡單,因為《道德經》最主要還是告訴讀者,我們是在談道,而不是道本身。用數學符號去定義的情況下,我們就是(-無限,+無限)之間的某個更小的區間,而道卻是[-無限,+無限]。談仁的情況下,往往是把自己作為道本身,然後因為人與道之間的天然差距產生各種問題。

我們不會因為讀完《道德經》而上公升為道,我們始終是人,但總有人搞不清楚,即便讀再多也沒用,反而會因為讀多了而覺得自己便是道。——這又叫「倨傲自順」。

8樓:

資深的賭徒堅信自己連續輸錢是因為下一把要贏個大的。

成功的人堅信自己脫穎而出是因為自己獨特的品質。

上小學時,我每天早上最喜歡做的事情是計算今天的運氣。計算原理非常簡單,假如昨天我遭到了倒霉的事情,那麼今天運氣一定會變好。因為我樸素地相信運氣守恆是一種真理。

很多人聲稱自己最後還是接受了普通的自己。什麼是普通的自己呢?用老子的話講,就是芻狗。

沒有公正的上帝會小心地分配我的運氣,也沒有仁慈的主人會欣賞我磨鍊品質的修行,更不會有乙個叫作真理的東西等待著我去追尋。

如果說道德經能提高人的什麼能力,我覺得那是在看清上帝、主人和真理的虛假之後,讓我變得更加珍惜自己。珍惜自己的生命,也珍惜活著的每一分鐘。因為它不再屬於上帝、主人或者真理,它只屬於我自己。

9樓:gggggg

道」雖然是空虛無形的,但它的作用又是無窮無盡。深遠得好似宇宙萬事萬物的根本。它隨著時間的打磨,鋒銳的稜角慢慢消磨,紛擾的困惑也日漸消除,光芒輝瑞漸漸調和,隱沒於空氣塵埃中。

視乎是淹沒了,但它是存在的。我不知道它是從何來,似乎是天帝的始祖。這讓我們感受到厚積薄發的力量,深深蘊藏於「道」中,人生中,我們不要被外在的表象或社會的貪欲所影響,堅持正確的自我方向,努力去奮鬥、去成為自己想象中自己。

10樓:

很明顯的,但又不是很明顯的。

《道德經》能提高人的「反智」能力的同時,也提高了人的「弱智」能力。

這種能力不是一般人能掌握的。

掌握不好,「反智」或「弱智」的能力就同時提高了。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我去,太有魅力了。我都不知道他在說什麼。咋說咋有理,酷斃了!這是真理啊!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說它善就善,說它惡就惡,隨心所欲自由自在。

無為,而無所不為。

啥爛事做了,都當沒事兒一樣。這心該多大?我能包容萬物啊。

不尚賢,使民不爭。

老子已經天下第一了,你們還爭啥?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老子做惡,無極限太極端啊!老子就是天地聖人!

11樓:禪心左巴

人生,最難的命題,是定位,即找到自己的位置。

乙個人心中的地圖有多大,境界有多高,意味著定位的清晰與精確。即大局觀與全域性觀。

多大算大,多高算全?

《道德經》為何歷久不衰,反而歷久彌香?

對題主的「人」的命題,《道德經》可以稱得上至大至全。

能夠從道的角度看待世界,宇宙洪荒,大千世界,芸芸眾生,無不在其之中。

由道而德,由德而法,由法而術,次第展開,即為人生脈絡,不會投機取巧,渴望破格獲取,不會被一時名利得失迷了眼,昧了心。

心中通透,即為開悟。

能開悟,順逆也好,高下也罷,得失名利,都能坦然面對,坦然應對。

無為而無不為,於人來講,此生無畏無懼,無患無憂。

不正是你我所求的好人生麼?

12樓:上山若隨

看了很多遍,應該是高度概括的工具類書籍,成為解剖複雜決策的核心工具。

最喜歡的四句:

第一、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無爭、處眾人之所惡作為企業策劃、區域策劃甚至是國家策劃,這才是出發點。

難道還有比這更好的標準嗎。看前面20年的中國成功,馬雲、雷軍,不都是順著這個方向走嗎?

第二、虛勝實、損有餘補不足

假設有200億,兩個選擇搞個旅遊目的地,或搞個科技生物城。當然是旅遊目的地,為啥「虛勝實」。舉例說明:

為啥九州通做大,重多醫藥製造業上市公司反而沒有他成功,因為當年醫藥批發是虛,醫藥製造與品牌太實,今天的九州通好像也不咋地,因為現在醫藥批發為實,網際網路醫院是虛,九州通還沒有學會。

「損有餘補不足」,需要化大精力才能夠理解這句話。想想「水桶理論」----

13樓:張三瘋了

首先「」能力「」是乙個目的,可能大多數人看道德經,都是為了從中得到某些東西,比如人生的智慧型,高逼格的胸懷之類。

但自己感覺《道德經》只是說了一些根本不需要說的事情,一切本是自然而然,所以看《道德經》不會提高人的能力。

如果想提高能力,還是看一些更社會化的書,比如《教父》,《厚黑學》,《人性的弱點》等等,這類書浩如煙海。

可以做個無聊的設想,假如老子穿越到現代社會,他會怎樣?

他將沒有任何用處,他將默默無聞,沒有人會認為他很偉大,正相反,可能會有很多人會認為他是個神經病,是個傻子,這一點並不難理解,《道德經》原文中就有描述。

我們如此的崇拜《道德經》,認為它裡面有大智慧型,可是在當前這樣的環境下,誰會像老子一樣去做個傻子,做個神經病,我們費盡心機,處處競爭,處處展現,想要的無非就是功成名就,腰纏萬貫,虛榮心也滿足了,物質基礎也牢固了,剩下的生活不就是,想怎麼嗨就怎麼嗨嗎?我們崇拜的是不是只有這些東西?每個人心裡都有答案!

可頭腦是奸詐的,他會裝楞充傻,假裝謙虛,目的無非還是為了那些東西!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真理總是似是而非的,它活在每時每刻,像流淌的河水一樣!

14樓:一口氣

說到道德經能學到什麼,這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

為什麼這麼說,管理者學治國之道,打工者學為臣之道,學生學求學知道,父母學為人父母之道。

這個是不是說的有點大了?其實並不大。因為道德經描述的是這個世界的基本執行規律,而如何去運用,運用到什麼地方?都是你自己的選擇。

那麼道德經講了什麼呢?其實也簡單,其實也複雜。因為道理簡單,但是應用起來複雜。

這就是易經世界裡的易字。道理是不變的,應用起來,則要因時因地制宜。鄙人不才,試試粗略的解釋一下道德經。

首先,道德經講的是乙個相對的概念,黑白是相對的,高低是相對的,長短是相對的,實際上就是說,這個世界上事物是成對出現的,不可能只有乙個物體,沒有它的對立面。其實這就是告誡我們,我們看待事物的時候,不要被眼前的景象所蒙蔽,一定要能通過眼前的景象,看到他背後隱藏的東西。比如乙個很積極的人,通常也有很靜的一面,就是這個道理。

其次,說白了還是乙個相對的概念,就是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舉個例子,暴雨不終朝,就是說越猛烈的東西持續的越短,而越溫柔的東西持續的越長。比如烏龜是長壽的代表。

還有,道德經講了乙個取捨的概念,我們還是通過舉例子來說明,乙個碗,,只有空的時候才能裝東西,而裝滿了東西的碗是不可能再裝東西的。其實這就告訴我們,你想得到東西,一定要捨棄一定的東西。

當然了,道德經也講了老子的選擇,但是老子的選擇不見得是我們的選擇,老子的無為而治,其實說白了,就是說激烈的東西越不能長久,所以我們要想長久,就要學會安靜,學會放棄。

所以看道德經能學會什麼,這就是要看你想在哪方面去應用,不管這個世界怎麼變,它基本的執行規律是不會變的。當然了,如何純熟的去運用這些規律為自己謀福利,這就要看自己的本事了。

道德經的實際用處?

東大街常無觀 道德經沒啥實際用途,無用。念道德經生產不出糧食,造不出原子彈,咒不翻潛水艇。它只是提供給我們如何看待世界的思維方法。人們不想用什麼思維方法,不管什麼道不道,行屍走肉也能快活一生,蠻幹也能成事。但人之為人,應該明白活一生。所以,不想一輩子糊塗的人,不妨學學道德經。套用道德經的無為無不為,...

《道德經》裡有些什麼智慧型?

少個分號 這個回答下很多人都執著了,過於糾結於字眼,古文中大量通假字,扣字眼這書完全讀不通。道德經應該跳出去讀,放到世界哲學體系中屬於樸素唯物主義。這才幾千年前是了不起的成就了,道德經給出了世界上第乙個人類思考宇宙 社會的模型,並且這個模型一定程度上是自洽 合理的,並可以用來指導社會實踐。把道德經弄...

如何更好的學習《道德經》?

不知道你現在是什麼程度,所以很難說如何 更好 泛泛而言,可以考慮以下幾個方法 1,多學習些古文本。這會幫助我們更準確了解道德經成書時候的文字含義,也會避免很多大師犯的以今解古的錯誤,譬如任繼愈 陳鼓應等把第二章的惡解為醜,真是醉了。2,多看看不同的版本,特別是馬王堆帛書和楚簡的。雖然說現在很難說哪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