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某些部分所說的是不是已然過時?

時間 2021-05-09 07:24:21

1樓:

我就講一點,無為,無為而治,其實是很高階的管理權術,類似等待合適的時機,順勢而為,順應事情的發展規律去做出利弊權衡等等。道德經主旨意在說明事物的定理,世事無常,上位者不要被慾望控制,強行扭轉事態發展,以謀求利益。應該學會控制慾望,成為慾望的主人,凡事順勢而為,以謀求長遠發展。

2樓:喬貝斯

過時不過時?這個問題本來就沒法回答,就好像業餘看某些知識你會想有用沒用,有用沒有是你預設的以社會參考為對比物件的,有用意味著能賺錢?公升值?好找工作?物件?等等。

因此過不過時看你以什麼為參考對比物件。沒有對錯這麼明確的答案,立場不同參考物不同答案會變動的,我更傾向於認為道德經講述了一道較高抽象的角度看問題的方法,無所謂對錯和過不過時。

3樓:飛天小女警

道德經,易經,佛學講的都是這個宇宙根本的東西,說的都是一樣,角度不同高度不同,道德經一部分老子闡述的道是永遠存在,宇宙在它就在,至於老子道德經闡述對道的運用則是可以變化,生生不息的,他處於那個年代給予的建議,到現代需要變,因為道可道非常道

4樓:

道德經是個框架,填進去的是自己的內心。

內心也許會過時,但是框架,人們進進出出,它是不會變的,只不過要看那個參考係是什麼罷了。

專業看別人回答八十年……

我覺得一本好書,好在不同的人在不同時段讀完後會發現當時的內心。

就像這道題下面的每乙個答主一樣,看到了什麼,也許就是當下內心最真實的樣子吧。

每乙個答主的文字背後,都帶著極強烈的畫面感。

道德經真的是個近乎完美的框架。

5樓:wybvslxm

不應該去認同社會某些學者的無為。

無為是乙個概念,他本來就是非社會規則,這麼能在乙個社會規則裡運用呢?

如果無為真的可以在社會裡實施,幾千年來其他的諸子百家不是全是廢了?

而為什麼社會一直都是在運用儒家治世?

就是因為儒家他是入世哲學,而道家是出世哲學。

不論過多久,出世就是出世,不可能用來治理入世的紛紛雜雜。

6樓:流浪貓

不同時間,不同階段,不同人生,再看起道德經,便會有不同感悟,這是一本適合伴隨一生的書,能指導你的行為和思想,要學會以老子思想為出發點去考慮問題,去看待事物,必能一生受益~

PS:不建議太早讀這本書,至少是大四或以後~

7樓:小油菜花

粗淺來答。

道德經是否過時?

這是部形而上,抽象化概念的書,具象的話永遠時過境遷。

比如,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

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這種話語,你怎麼解釋都可以。你要是說著地球是圓的,大氣層,氣壓,壓強之類的話是解釋不了它的。

因為根本無解,一種所謂玄而又玄的狀態。簡單的說是一種語言規避,所以老子才說大辯若訥。

我看很多人推崇讀經的方式是不帶思辨,讀來是神的視角。這樣讀著黨章相比效果也不錯,手動doge。

道是道,不是甚麼通行證,妄圖一勞永逸,某種角度是鐘懶惰。也不用勞心猶神,說下士聞道,大笑之。畢竟千百年來種地的大多數農民,生活安康,社會秩序也沒出什麼大亂子。

8樓:

不知道。老子博大精深,許多人都這樣說。因為你讀得越多,卻發現越是與她契合。

怎麼會這樣?人們不理解,過了些時日,又懂了些東西,翻開老子一看,我靠,怎麼老子又說過了,這可是老子辛辛苦苦弄得全身遍體鱗傷才領悟到的,為毛就躺在老子裡面?所以說,老子是智慧型,沉澱的智慧型,需要不斷的鑽研才能領悟。

就好像宇宙一樣需要不斷的探索才能發現的更多,而道之巨集大精微又遠超宇宙,因此即使地球湮滅,《老子》也不會過時。

9樓:特皮.德拉布

《道德經》裡有的東西卻是過了(這話的重音放在有的上),畢竟現在是公元2023年不是西元前。

不過每個人讀這本書都有會有他自己的看法,至於什麼是有用的什麼是沒用的,個人認為應該多結合其他一些聰明人的講解,拋開自己固定的意識觀念客觀的看,還有得自己體會,人和事見得多了,有的自然也就看懂了,有用沒用也就知道了。

這裡面有的道理有的人一輩子都悟不到,至於懂不了的,我就認了,反正學過了。不看這本書是真不知道老子有多厲害呀。

老祖宗給咱們留下來的東西如果沒有深入的研究和了解過,都不能說沒用。

而且《道德經》也不是想看懂就可以懂的書,個人認為像這種書不光要看,還要記下來;不光要記下來,還要懂他說的是什麼,理解了;理解了還得會用;但是把這種書用的融會貫通才是真的,這需要領悟的非常通徹。這才是真正讀過這種書的人。

如果能精準明確簡潔無誤地表達出來就更好了,畢竟學得好不一定會教。

我現在在研究它,反正我要走的路還很長呢。

一起來嗎?

10樓:周暢

不是過時,道德經是一種上帝視角,不要把自己帶進去。比如後邊的長而不宰,擅長但是不去壟斷的意思,如果你擅長一件事然後去壟斷的話你肯定能得到更多好處,但是對其他人就不太好。不要用逐利的思維方式去讀道德經。

或者說如果你逐利的話很多地方確實要和道德經反著做。逐利的話可以去看《韓非子》。

11樓:杏林古風

你這裡忽視了乙個很關鍵的問題,那就是:

道德經講述的是君道,君主之位高,因此需要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但他的實際地位不會因為他的不爭而有所下降

並且更關鍵的是,他這是不與民爭。

身為乙個領導,不與民爭名爭利,大家當然擁護他啊,正所謂「群眾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嘛。」

但在下之民眾則不然,本就沒有什麼地位,還不去爭,如何能往上爬?

再詳細講的話,就涉及到中國傳統理論的核心周易了,我就簡單畫幾個圖大家應該就能明白了。

這個框框代表著任何乙個集團,小到公司小組團體,大到國家。

將乙個集團中的所有職位按照高低分為六個層次,分別標註為初位,二位,三位,四位,五位,上位。

那麼,我們現在就可以簡單分析一下不同位置下的不同建議了。在這裡,我們借用的是乾卦的解讀卦辭,因為乾卦是相對比較單純的乙個卦象,反映的最理想化的集團模型。(不太明白乾卦之類的沒關係,這不是重點。

)最下面的初位,是這個集團中最最底層的那部分,這部分人周易給出的建議是「潛龍勿用」。就算你是條龍,但現在剛過江,什麼都不熟悉,也沒有什麼地位,不要老想著搞個什麼大新聞然後一舉上位,老老實實盤著吧。

二位,這個時候已經脫離了公司小白的階層,這個位置雖然也不高,但已經開始進入老闆的視線了,並且也獲得了一定的地位權利。所以給出的建議是「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你現在已經開始出頭啦,這個時候可以開始好好表現自己,會有貴人相助的。

三位,因為之前在二的表現不錯,因此獲得了相應的晉公升考核機會,如果能夠表現好,就有機會進入集團上層了,但如果表現不好,那給上面留下個不好的印象,將來可能就更麻煩了。並且這個位置大家都眼饞,更容易被人所針對。所以卦裡說「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說的就是這個人整天像幹天一下整天自強不息的努力,然後心理經常七上八下的擔心自己的狀態,但如果謹慎處之的話,還是會沒有什麼問題的。

四位,六個位置可分為上三位,和下三位,這個人現在相當於是魚躍龍門了,已經晉公升高層,向上努力就可以進去核心管理的位置,繼續守成或者功成名遂身退也不會有人對他的能力有什麼質疑。所以卦裡說,「或躍在淵,無咎。」向前繼續跳一步,或者守在淵裡,都沒有什麼過失。

五位,這個位置是整個集團中最好的位置,已經是「飛龍在天,利現大人」,自己就已經成為大人了,也就是所謂的「君」,

道德經就是給,集團中處於這個位置的「大人」所寫的指導建議書。

或者將道德經中的集團模型引而伸之,只要你是處於「乙個集團中的五位」,你都可以借鑑其中的處事法則。

為什麼要讓自己,經常保持這麼乙個謙卑的態度?因為位置已經很高了,再不謙卑給自己向下的形象,就會走向上位了。上位說的是「亢龍有悔」,因為太高了,脫離了人民群眾,過去叫位高而無民,沒有民眾支援有什麼用?

這樣是長久不了的,必然會發生讓人後悔的事情。

任何一本書的寫就,或者任何一句話的訴說,都是受乙個大的環境背景,和乙個具體的物件影響的。

許多時候我們之所以覺得古文邏輯簡單,或者相互矛盾,就是因為沒有考慮到這些問題。

說到底,還是我們習慣於流連淺白的文字,而忽視其背後的深刻而已。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就是這個道理。

12樓:恆木369

是的過時了。請看下面的故事

桓公讀書於堂上。輪扁斲輪於堂下,釋椎鑿而上,問桓公曰:「敢問,公之所讀者何言邪?

」公曰:「聖人之言也。」曰:

「聖人在乎?」公曰:「已死矣。

」曰:「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魄已夫!」桓公曰:

「寡人讀書,輪人安得議乎!有說則可,無說則死。」輪扁曰:

「臣也以臣之事觀之。斲輪,徐則甘而不可,疾則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口不能言,有數存焉於其間。

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於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斲輪。古之人與其不可傳也死矣,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13樓:寧道奇

每家每派的言論都有自己的內在邏輯和價值取向,否則也不能成一家之言。至於個人選擇某家還是不選,那是個人自由,旁人也無權干涉。不存在過時不過時的說法。

14樓:

是。有部分是,但不是樓主說這部分,這部分只是把握好心態和範圍就不過時。

比如現代職場,足球不是乙個人踢的,公平評價每人功勞,平常心處之,要上下知道自己幹了活,但不一定要每次都得到獎賞,主管們也有自己要平衡的東西,考慮的不僅僅是乙個人而是團體。

獎賞只能是少數,大家都要過日子。

15樓:學爺

真理就是真理,而時代只是潮流。要堅持真理就從頭到尾堅持,要順應時代就徹徹底底的順應。眼界不同,收穫就不一樣。最怕左右搖擺。

16樓:陳超

【有用】的東西才會過時

無用之用,無時之時。

如何「過時」 ?

所以,怎麼確定我們不會被時代淘汰 ?

看看我們是不是被利而用之,就知道答案了。

17樓:楊大懶人

肯定是不會過時的,像「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這些智術金句有一定閱歷見識的人都是能深刻體會並承認的

你的問題在於對於老闆/上司要仔細觀察,仔細觀察,仔細觀察(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如果發現這個人過於淺薄,沒有智術見識,趁早離開他才是關鍵,不然你總是會抱怨為什麼你「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還是不被賞識

而觀察和賞識是雙向的,不僅僅上司要仔細體察下屬,下屬同樣要左右衡量揣摩上司

道德經所謂居善地,就是這個道理,

夏蟲不可語冰,愚人不可示智

《道德經》中所說的「衝」和「虛」有何不同?

茂陽昜 想看懂道德經需要先弄懂無極的概念。收斂可以自然而然的彰顯出發散,由至陰彰顯至陽的模式就是無極。陽代表的發散和陰代表的收斂是衝突的,這就是 衝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說的就是這樣一種情況 本質規律是收斂於內的 無 負陰 外在現象是發散於外的 有 抱陽 本質規律決定外在現象,本來互相衝突 ...

道德經是不是通篇都在談反向思維?

hu ou 大神們道德經的真意是什麼?hu ou的回答 知乎 https www. 趙冬 道是先天地生的。因此,道不以人為意志改變。一世間萬物都因道而生,循道而行,比方日月星辰,四時寒暑。比方山川河流,蛇蟲鼠蟻飛禽走獸,草樹禾苗,荒原平壩等。比方各國各地,各色人等。只有先理解了這個道,然後,就能用道...

道家 道教 道德經的所有思想 理論 方法是不是全部來自於《易經》,或者說全都沒有超出《易經》的範疇?

丶痞夫c 我覺得你說的有點片面,某種意義來說歷史上的 易經 據說有三種,即所謂的 三易 1 一曰 連山 產生於神農時代的 連山易 是首先從 艮卦 開始的,象徵 山之出雲,連綿不絕 2 二曰 歸藏 產生於黃帝時代的 歸藏易 則是從 坤卦 開始的,象徵 萬物莫不歸藏於其中 表示萬物皆生於地,終又歸藏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