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是什麼意思?

時間 2021-06-02 05:07:07

1樓:Mr liu

前兩個道說的都是先天之道,是無名之道,無人我之分別的道。非常道說的是不是我們後天歸納的道,包括道德經全文,都代表不了道,只是描述了道,老子也代表不了道,道德經一樣。天下萬物似道而非道,道包含萬物,但是萬物並不包含道,那麼道究竟是能達到的嗎?

道是一條路,是乙個過程,永無止境,永遠也沒有彼岸,無名之物既道,有名之萬物是道的體現,道生一,生萬物就是這個道理,我們天天都在研究怎麼入道,但是卻不知道我們萬物無時無刻不在道中,無論是動靜,無論是長短,都是互相體現的,無分別的。這就是老子想說的。

2樓:

道德經開篇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可道,非常道(硬,可硬,可不硬,可似硬非硬)

名,可名,非常名(貞,可真,可不真,可似真非真)

無,名,天地之始(無,命名為:低落又開始)

有,名,萬物之母(有,命名為:低落再等一會後產生的滋潤)

(因此)

常無欲(德)也,以觀其妙(天時不對,修身養性,安身立命,別想太多早點睡,圖明早實現,因為今晚不能實現)

常有欲(德)也,以觀其徼(天時對,撞大運,能闖就闖,一般都能闖出名堂)

此兩者同出(得/與得不到。。高潮/與不能高潮。。原理一致)

異名同謂(大道、小道,都是道,都是同一原理)

玄之又玄(整你、毀你、害你、捧你,反正一波接一波,愛/恨/情/仇交替輪班)

眾眇之門(眾/眇,是兩種精神的門檻,但都不太祥瑞。原因是:道與名才是真正價值。。越過眾/眇,即入道/名的法門。。越不過就算了)

3樓:燈塔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無,名萬物之始也。

有,名萬物之母也。故恆,無慾也以觀其眇;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噭。兩者同出,異名同謂。

玄之有玄,眾眇之門。

簡易,道,是可以說的道嗎?也不是,是月的運動規律罷了。

名字,是可以命名的嗎?也不是,是上弦月和下弦月,月旋轉執行規律罷了。

那麼怎麼才能去觀察了解?

所以,上弦月是

日落西山,兩眼一抹黑,是天地的開始。

下弦月是

黎明前的黑暗,雞打鳴之時,就是萬物的母親。

兩個雖然都出自於月,但是上弦月和下弦月。

月,旋轉執行規律,旋轉又旋轉。

是眾人兩眼一抹黑,看不見的大門。

4樓:碧海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句可以用現代漢語表達為:

能授人以道,不等於能使人循道而行;

能說明道之引導作用,不等於能讓人得到道之引導。

【註解】

一.道可道

第乙個「道」字是名詞,是指老子之道,指萬物的本源,和人所遵循的指引和法則,所依靠的動力和支援。

可:能夠,可以。

第二個「道」字用作動詞有引導、教導之義。古時道字用做動詞可與導(導)字通義,兩者變得涇渭分明應是後來之事。古人對此是較為清楚的。

例如,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見《論語》)。

朱子注:「道,猶引導,謂先之也。」(見《集注》)。

而導字有指導、引導、教導之義。也許正是因為指導、引導、教導主要靠言說,所以道字方可引申出言說之義。

整句:可(通過言說)教「道」於人。

二.非常道

非:不等於,不見得。

「常」字作為名詞動可有規則、法則之義。而在這裡這個名詞當動詞用則有以xx為行為或運作的法則之義,也就是有遵循xx法則而行之義。

整句:不等於能(讓人)循道而行。

三.:指道之「有」與「無」的引導作用。

雖然「名」字的基本意思是名字、名稱,但實質上「名」起到的是呼喚、引導之作用。大家都應有這樣的經驗,就是當我們聽到別人喊我們的名字時,我們通常就會立刻回應。也許古人驚奇於這種現象,而認為叫人名字有勾魂的作用,所以自古以來才有以呼喊人的名字為核心的叫魂或招魂之術。

甲骨文之「名」字示意圖

老子在此用用「名」字與上一句的「道」對舉(應),正是因為「名」字原本有引導之義,與道的主要作用相同。由此角度看,「名」就是道,道就是「名」。道是統稱。

「名」是專稱,專指道的引導、引領作用;具體而言,道的引導、引領作用是通過「無」和「有」的相互結合和轉化而成的。所以才會順勢在下句引出「無」和「有」的概念。也就是說,此「名」字一邊連著「道」,另一邊連著「無」和「有」,成為理解本章乃至全書的關鍵字。

認識到此字的真義,我們就會更加理解為何《道德經》有那麼多的章句與如何做首領有關;理解為何有那麼多的人覺得《道德經》是教君人南面之術的。

4.名可名

第乙個「名」字用作名詞用,指道的引導作用(見上解)。

可:可以,能夠。

第二個「名」字作動詞用有說明之義。

整句的意思是:能夠說明道的引導作用。

5.非常名

「常」字作為名詞動可有規則、法則之義。而在這裡這個名詞當動詞用則有以xx為行為或運作的法則之義,也就是有遵循xx法則而行之義。

「名」字用作名詞用,可指道的引導作用。

整句的意思是:不等於能(讓人)得到道的引導。

值得注意的是,「道可道,非常道」中的每乙個字都與「名可名,非常名」中每乙個相同順序的字的字義是一一對應的(字義相同或相近)。也就是說,這兩句中的第乙個字義相對應字是道|名;第二個字義相對應字是可|可;第三個字義相對應字是道|名;第四個字義相對應字是非|非;第五個字義相對應字是常|常;第六個字義相對應字是道|名。因為「可」、「非」和「常」這三個字在兩句中是相同的字,所以其字義在兩句中相同是明顯不過的。

難解的問題主要出在第一和第三個「道與名」在字義的對應上,因為一看到「名」字,人們就會想到名字、名稱、起名、概念等等。但是「名」字解作名字、名稱等等與道字的字義相差太大,應該引起警惕。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道德經》開口就說出這種話的原因與自古以來師傅對其徒弟所要說的第一句話:「師傅領進門,修行靠自己」的原因是一樣的,就是要學徒明白修行的重要性,而不要以為聽導師談一下道就完了。否則,就算聞了道,也會如第四十一章所說的「若存若亡」或者甚至「大笑之」。

理解這一點,這句話以及整個第一章就會變得可理解的了,而不會產生自相矛盾和糾結。

關於道的引導作用和「有」與「無」的相互轉化關係可參看以下回答:

對老子的"道"應該怎麼理解?

5樓:青石

我只能跟你說,道,這個東西,不是什麼客觀規律,或者說,不止於客觀規律,你只能去悟,你只能靠悟去感受道,所有用於形容道的語句都太單薄了,根本形容不出來。只有感受到了,你才能真正知道什麼叫道生萬物

6樓:夢羽靈泉

這個意思就是說絕對真理不可達到,或者可以說人類的認識無法涵蓋真正的底層規律

這個思想很樸素辯證法

翻譯有兩種,表意大概差不多

第一種主流認可,語義也比較精準,但是按照現代漢語邏輯理解的話,在斷句上有些繞

道若可道則非常道,名若可名則非常名

道理若可道明,那就不是恆常之道,定義若可充分被定義,那就不是最根本的定義

第二種「看起來讀起來更順溜」的符合現代漢語斷句邏輯,但是如果直翻成古漢語,表意就顯得粗淺了一些,雖然進一步解釋的話,概念上差不多,但沒有第一種那麼精準,所以一般不認為這種翻譯正確

道理可以道明?那得是不一般的道明方式。定義可以被絕對限定?那得是不一般的定義方式。

7樓:hua

哲學概念,正是在於其"新"。每乙個新概念的提出,都是拓展了人類思想的邊界。

也正是由於概念的新穎性,在當時的語言中,極可能找不到合適的詞去描述。否則,也就談不上"新"了。

回到道德經第一句話,就可以很直白的解釋為:道是我(老子)提出的乙個新的概念,我是可以把它解釋清楚的(如果仔細讀我的道德經),但是請不要把它誤會成還是"道"本來的常規意思。

8樓:上將潘鳳

感覺這句話跟金剛經中的「佛說某某,即非某某,是名某某。」的意思比較接近。

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這裡的法可以模擬為問題中的道。

不知是否得當。

9樓:酒鑑

我以前自己理解過前半部分, 現在也這樣覺得, 不知道對不對:道理, 可以說, 但是不能用普通的方式說, 後面的名還是不太懂

10樓:無奇之道

3千年人人都問道是什麼?

但有幾個人先想過名是什麼? 「名」憑什麼和「道」 擺到了全書之首章首句?

不理解「名」,就問「道」,猶如嬰兒還不會爬,就想蹦噠。

題主的問題,我5個字,5步,可以給你最根本的解答。

點我看專欄,5步教你徹悟道德經。

無奇之道---從根本上破解道德經 - 【無奇之道】第0章----5步引導你徹悟大道

(分享自知乎網)

zhuanlan /p/26

11樓:葉落風逝

這句話樸素的揭示了宇宙運動的本質,或者說以運動的方式考察宇宙。

道是宇宙的「本體」(精神本體,老子是客觀唯心主義辯證法),這個本體以辯證發展的方式衍化成為我們所考察到的萬物。

名是概念,是說事物未變但是代表他的概念變了,或者說事物根本不存在,宇宙只是概念的辯證發展(按照黑格爾的說法)。

比如計畫經濟和市場經濟,其實這兩個概念都是特定歷史條件的產物。

市場經濟這個概念不代表任何意思,他只是代表計畫經濟的否定,當市場經濟被下乙個否定時,這個市場經濟也不叫這個名了。

12樓:

關於道德經的腦洞,還沒開完,提前開個頭吧。開篇兩句可以那麼多解釋,改變斷句,更可以不同解釋——

這樣一改,更像大乘空宗。道,不是純粹客觀的規律,不是任繼愈所謂的唯物主義,也非唯心主義。而像現象學的「存在」。

如葉秀山《思·史·詩》所言,老子相比海德格爾(其實是前期),是去「Da」存「Sein」。但沒有「此」,怎能「在」?沒有作為對存在否定、虛無化的存在者,哪來「本」或「有」?

所以,在漢語中,道既可做動詞,又可做名詞,做動詞的「說道」和名詞的「道路」,統一於人,又因人而異,所以道德經中說:「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後來,莊子齊物論強調「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過分強調同一,喪失了老子的含混、開放。

與其說像胡塞爾,不如說像小乘。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是否也可以理解成 不可名狀 ?

小茄獾 我傾向於更簡單的理解 道可以說出來,但說出來的道不是道本身,也不是一成不變的 你可以給任何東西命名,但這個名也不是那個東西本身,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比如你叫張三,你可以一直叫張三,但你不能說張三是你,因為只有特定情況下張三才是你,比如點名的時候,同事叫你的時候,你媽叫你的時候,放在全世界,你就...

如何理解《道德經》的開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劉霄 有很多人不知道乙個小典故我具體也不知真假只是覺得這個典故和這句的意思連起來會更好理解老子當年離開遇到關令尹喜史記裡記載他說 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 老子不是自願去寫的他沒辦法只好寫於是他在第一句說了說出來或者寫出來的道理就不是真的道理他知道寫出來的道不是真道所以他在開頭就告訴了這個聯絡起來我覺得解...

「道可道,非常道。」什麼是「道」?

michael164 道可道,非常道。第乙個 道 指的是萬事萬物所遵循的根本規律。第二個 道 指的是我們平常所思 所說 所做。連在一起,就是 我們無法用思考 語言和行動來表達這宇宙萬事萬物所遵循的根本規律。為什麼古代的聖賢這麼講呢?比如說,乙個人思考,心裡肯定想的是我要思考清楚什麼問題,腦袋裡一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