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說 「夫唯不爭,故無尤。」你們是怎麼理解這句話的呢?

時間 2021-06-01 02:42:19

1樓:曳尾泥塗

一、不爭。

1,學道的人,是有智慧型,至少內心清醒的知道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對於不要的,當然不爭。常人多欲,欲多者眾,故相爭者亦眾。

2,不妄為。對於該要的,知道怎麼要。常人多執於「己見」而為,甚至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如此,亦為爭。

二、尤,異也,與自然不符,則出問題、生災禍。

老子說:吾言甚易知。此之「易」,跳出常人之見之欲,便能「易知」。

2樓:德克士烏雞

關鍵點在於對於「不爭」的理解,何為不爭,放下外界的干擾,保持最原本的前進方向就是不爭的一種體現方式方式。

今天你要去另外乙個城市簽合同,跟你好朋友一起。但是走到一半,發現合同帶錯了。這個時候你怒火中燒,對朋友一頓斥責,朋友瞬間不說話了。

而後你覺得腦子裡邊全是憤怒的念頭,最終不得不停止了這一次行程。簡單分析,你的目的是去簽合同,但是中途因為合同帶錯了,你怒火中燒,被情緒帶跑。為什麼要發火,因為事情不如預期。

帶著乙份預期在做事情,預期著朋友會帶對合同,預期一切順利。所以,當預期之外的事情發生,情緒就產生了。情緒的能力就是讓你脫離你原來的計畫,讓你無法更好跟隨內在的指引。

「無為」在某乙個角度理解成,不糾纏在過去所發生的,不預期未來可能發生的,安住在當下。當你對這個過程沒有了期待,再感受一下這個過程。半路發現合同錯了,沒有被情緒帶走,這一定是生命的一次挑戰,馬上研究回去接送正確合同以及派人送合同的時間以及可行性,同時做好客戶的溝通說明。

後來發現直接去客戶那裡,等合同送過來時間完全允許,於是這個事情就解決了。而這一次因為人先去到了客戶,多出來這一段相處的視角,客戶對你更加認可,你們又了解到了客戶乙個更大的需求。

「無為」是一種內在狀態,可以應用在生活每乙個場景中。體現為包容,允許。說是上善若水比較貼切,此善非善良。

真正理解了「無為」,並且在生活裡邊踐行,一切所是,皆為必然,而一切體驗又隨心而動,你的心是怎麼樣,你看到的世界就是怎麼樣的。

3樓:喬頓義隆

瀉藥,道德經也不全是至理名言,很多觀念值得商榷。這句話我不太認同,該爭爭,該不爭不爭,與敵人不爭只有死路一條,與朋友相爭也是自取其禍,再比如貴大患若身,反過來理解就是賤身若大患,這樣也沒什麼可貴可賤的,盡信書不如無書,把老子的話當真理,就真的無藥可醫了。

4樓:不空道人

古文我並不是太懂。

大概理解為人唯有不爭才能無憂。(額意思是一樣的。)人唯有不爭,才能與我無關。

能明其意,便是其精髓所在。也是其要表達的東西。這也是文字

5樓:你不管丶

這句話接於「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故應該理解為,正是因為水這樣沒有私心的做事,所以它做事才不會有偏差,大家都會認同它。

6樓:愚丫兒

去看看《佛道一如道德經》,《道德經》通篇說道,雖然寫了很多世俗的東西,但是其實只是在論道,不論那些事,《道德經》看似在相上說,但是其實是離相的,所以樓上樓下的那些人的回答全在相上說,他們怕是連著相,離相,怎麼離相都不知道,又怎麼可能說的對呢?如果他們知道的話,那他們就能和老子先生肩並肩了 ,握手言歡了,但我看來看去,唯有搖頭

7樓:明省

爭是人為,不爭則自然,自然則與道合一,同於道,道亦樂得之。

你何時見到道跟萬物相爭了?天下萬物還是要生源於道,死歸於道。

條件不足,費盡心力也未必爭得到,即使爭到了,也未必是好事。

比如越是窮人越愛買彩票,彩票沒有規律,有些地方還有貓膩,想靠彩票發財的,往往失望,即使有人中了大獎,人生墮落毀掉的也屢見不鮮。

條件聚足,自然而然就是你的,別人搶都搶不走,哪怕失去了,也未必是壞事。

想象那些全心全意為人民做過一些事的先賢們,哪怕歷史評價有時會有反覆,人民終究會懂得,會記得。

8樓:杉有木兮

如今是競爭白熱化時代,春秋戰國初期打仗還有退避三舍、仁義之師,如今人與人之間的競爭真是赤裸裸的毫無客氣可言。但如果你的內在動力不是和人去爭,而且不斷超越自我,或者在崇高的理想下驅動自己,這種動力更純淨更持久,久而久之,你的成就遠超於他人,別人對你也就不是嫉妒而是仰望了,人對於隔壁家老王超過自己多半是嫉妒怨恨的,但對於高他們太多的人,自然只能是仰望,甚至崇拜,從而自然無尤。

9樓:[已重置]

個人理解,不爭指的是不可以而為之,爭這個字,意味著要付出額外的努力才能得到。道德經中沒有努力的概念,講一切順其自然,無為而治。這個無為而治,不是什麼都不做,恰恰相反,是什麼都在符合「道」的前提下盡力做好。

無為指的是心態,沒有任何刻意的因素,不是指沒有任何行動。

道德經之所以不講努力,是因為人的一切都是安排好的,命中註定的,人只需要認真按照安排去走就行。如果非要得到什麼東西,然後去努力,可能得到了不該得到的東西,那這個時候就會傷害別人的利益,自己就會損德。不爭,就不會犯錯,講的是這個道理。

所以他講,夫唯不爭,胡無尤,符合了道義,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10樓:心燈常明

夫唯不爭,故無尤。

假設你面前有一塊燒餅

情景1、你剛吃完飯、肚子還有點撐。

這時候你會直接無視眼前的燒餅吧?答案是肯定的,因為你此刻不需要。

情景2、你剛吃完飯,八分飽,還能吃得下東西。

這時候你可能會選擇把眼前的這塊燒餅吃了,也可能保持你的飲食習慣,八分飽就好。

情景3、你正好肚子餓了,有沒有其他的食物。

這時候,你肯定好不遲疑的拿起眼前的燒餅,狂啃。

這個例子是從需求方面來說的,有需要才會引發佔有慾。

不爭,就是情景2,可有可無,是隨緣,得失隨緣。

一旦有了隨緣的心,那麼得到不會歡喜,失去也不會失落,所以說「無尤

11樓:令壺盅佐冷蟬

不求於外,無過無失。是什麼即什麼,多一分少一分都是無自性。

爭就是力求,談力就是外在,不爭就是不力求,不外求。尤就是過失,超過和不夠的意思。

12樓:

缺乏理論基礎作為支撐的解釋都是瞎猜!《道德經》之所以有各種各樣的解釋,就是人們無法從書中看出老子著書的理論基礎。

那麼,《道德經》有沒有深刻的理論基礎呢?

有的!

任何複雜的理論都是有簡單的理論基礎的。如同複雜的數學是由1+1=2作為基礎的。無法找到《道德經》的理論基礎,就無法正確地理解書中的含義。

幸運的是,這個理論基礎,我找到了!真的很簡單!小孩子都能懂!

你是否見過無窮無盡的事物?

你是否認同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是有始有終的?這兩個問題怎麼回答,肯定是千人千面。那麼,數千年前的老子是怎麼回答的呢。

老子雖然沒有直言,卻在書中的字裡行間表達了他的看法。

這世上沒有無窮無盡的事物。

這世上的事物都是有始有終的。那麼,《道德經》的理論基礎到底是什麼呢?

知乎使用者:《道德經》講了什麼?為什麼它廣受推崇?

13樓:丶咕咕丶

這段話的直白翻譯:所以唯有不爭,才能不會有錯。

那麼道德經會是這麼簡單的一本書嘛?當然不可能!!

先看出處

《通行版道德經》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帛書版道德經》

從通行版看,我們需要多解釋乙個「不爭」的雙重意義;但是帛書版就很明了。

首先我們來看這一句:

水利萬物而有靜和水利萬物而不爭。

這兩句,是形容我們水的乙個善意,究竟是什麼。於是有了後面的一串特性。

但是這也不是道…所以幾乎接近,卻不是。

那麼我們會發現都是利萬物;但乙個不爭乙個有靜。就很玄妙…

這個跟夫唯不爭就很有連起來就很有意思了

夫唯不爭,爭的是啥?水利萬物不爭,爭的又是啥?

鄙人愚見

…不爭,的爭…就是後面一串水的特性。

為什麼這麼說。

這不是勸人向善嗎?

因為道家的思維一直都是對立且統一的。

而此書所說皆是水好的一面,卻沒有提到它的陰面。上善若水,便是定義了認為它是向善的,它是美好的。

它隱藏了一部分陰暗面…

若是每個人都去爭著學水的性格…那麼難免會有人走入水的陰暗面。

所以只有不去爭著學習,你才能少犯錯。

看似有些消極,但是在現在心靈雞湯滿地走的時代。這段話也是很能驚醒我們,不要努力去只會尋找優勢,Sunny…一切燦爛的背後都有陰霾。

接受乙個事物的陰面陽面,處變不驚,悲歡不露,事無左右。或許才是真道。

以上個人淺見…望各位有識之士點撥指教…

14樓:襲明

這句是第八章的結語。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如果做到這種境界,再配合最基本的原則,與物無爭,與世不爭,那便是永無過患而安然處順,猶如天地之道的似乎至私而起無私的妙用了。

怎樣理解道德經的第八章?

15樓:芫荽不老丹

能直面這個學術價值超強的難題,也是一種勇氣。

具體不能在這裡闡釋,僅是推薦你把每個字訓詁一邊,尤其是【夫】【唯】【尤】三個字的金石甲骨所代表的意象,千萬不能人云亦云被權威所裹挾。

16樓:心是佛

《道德經》全文教導我們的只有兩點:第一,教導我們為人處事的方法與手段;「夫唯不爭」就是方法;第二,教導我們該如何收心,「收心」就是集中精力,精力如果不集中,凡事你就不能做到盡善盡美,任何事情都需要精力去完成,您說呢?呵呵呵,個人愚見哈,若有不到之處請見諒,望勿回勿擾感謝!

《道德經宗英譯》真心不錯,可惜沒人看,沒人學,呵呵呵,給您推薦一下吧

17樓:劉巨集中

什麼是爭,爭起於對比

什麼是不爭,不爭是做自己

對比,讓我們無處不爭,上學時比分數,工作了比收入,家庭比背景,性格比好壞......其實分數、收入、背景、好壞,和別人有什麼關係呢,只是自己在不斷的去比較,自己把自己無意識的綁在「對比反差」的無盡煎熬中

社會分工促進了人類的進步,分工是最大的生產力。對於個人最基礎的分工是什麼,是做自己,為什,因為先天而來的天賦優勢,沒有第二個人和你一樣

做自己,就是在建立和世界最好的關係。因為做自己,自己才可以為世界創造專屬於自己的價值,在這方面,沒人能夠競爭過你,當然,也沒有人和你競爭,因為他人都輸在起跑線上了

同理,你和做自己的其他人比,也是輸家

世上本無爭嘛

感謝你的問題,這些話首先是說給我自己的

18樓:詣心之煮茶品老子

就「不爭」而言,《道德經》講要象經過治理的水那樣,通過自己的渠道去利益眾生、讓萬物因水的滋養而得益,這就是「治水」之「利萬物而不爭」。

如果形成水患而不加疏治,那麼「水」又怎麼能夠「無尤」呢?

因此,水「幾於道」不是天生的,「水」之「利萬物而不爭」也不是天生的,水的「善」是經過疏治以後才能被發掘和利用的。

通過以水為例《道德經》講「夫唯不爭」,是對「上」而言、是對為君者(包括百姓的父母官)而言的。為君者如同水那樣,可能有善的一面、也有可能不善。

因此,只有為君者通過對自己的管理,象經過疏治的水那樣、通過相應的渠道去利益民眾,才能夠做到事實上的「不爭」,才能夠讓天下「無尤」;只有天下「無尤」,為君者自身才能夠「無尤」。

如何理解老子在《道德經》中所講的「不爭」一詞

Chase Gao 爭利,爭奪資源,發生衝突,不爭利。不爭,就是有智慧型有能力創造價值,處於相對壟斷的高緯度智慧型,善於開闢新賽道,實施降維打擊,從而避免了惡性競爭。就是孫子所說的不戰而勝,不戰而屈人之兵。 蛋蛋58 不爭而善勝?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

老子曰「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何為不爭則爭,當代社會的不爭又是什麼呢

約翰 你這樣問還是想要爭 老子這句話就是很直白,人家根本不爭,就是順其自然,所以逍遙。但老子說的話不是給一般人聽的,如果整天考慮吃喝玩樂,沒有必要聽道德經。道德經是一本神仙之書,天機之書。世俗之人求錢求樂求權求生求勝,世外高人根本不看重這些 如果生來就是神仙下凡,你說他還爭什麼呢?自己和全世界不是都...

如何理解《道德經》尾章的「不爭」?

遺忘 我是不爭的執行者。如今,我勸大家莫信。人是動物進化來的。本性就是競爭。可人的文化卻在修飾這種競爭,讓血淋淋的殘酷,變成軟綿綿的蚊子吸血。哪怕蚊子吸血,還是吸血,吃肉的獸性。所以,我的親身經歷後,就是規勸大家,莫走這條哲學道路,是個坑。你我要吃飯,要享樂,做不到聖人的不爭的。所以,保持競爭力,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