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評價三島由紀夫 ?

時間 2021-05-06 11:39:49

1樓:瓊玉

推薦澀澤龍彥《三島由紀夫追憶》。

澀澤真乃三島心靈相通之知音,純粹的追憶與悼念,不解剖,不同情,不徒勞地編織理論之網眼。三島說「在今後的人生中我可能會演出一些蠢行來,然後全日本的人都可能瞧不起我、嘲笑我。這完全是概率性的問題,至於是政治問題還是個人問題,我也說不清,不過我體內應該有這種因子。

」不論人們如何喋喋不休的談論他的死,仍應承認澀澤之文拒絕了一切理解與同情,且散發著宛如黑礦石般的特權式光芒屹立於現在。

在三島的死亡哲學中,存在只有被破壞,才能獲得全面的保障,才能填滿看見的與存在的之間的矛盾間隙,惟有死,才能讓實然和應然得到完美結合,留下乙個明晰美麗的形體,永不消亡。他不過是在世人所謂的道德性受虐的克己與陶醉中堅定了自持的死亡理論,把自我戲劇化推向了極致。

我們身處嚴苛的二元論中,生與死、精神與肉體、絕望與快樂、理性與瘋狂相互對立。瘋狂本身是為了理性的衛生學而發明的,那麼理性該如何理解瘋狂?作為永遠不可知的死亡便是作為理性最無法容忍之物的存在。

我想三島在痛苦的切腹過程中窺見了他渴求一生的絕對,然而這只是我的幻想罷了,逝者長已矣,剩下的一切只有由死亡去言說了。

2樓:莫名

評三島由紀夫寫作:

三島由紀夫拱手將自己筆下所創造的壯美推進虛無摧殘毀滅。最終連帶自己的肉體和他的讀者。我曾是受害者之一 。

3樓:水美九日

三島由紀夫的作品有獨特的魅力,文風雖無暢快淋漓之感,卻時常為其異於常人的敏感與細緻入微的洞察力而驚嘆。對情感與感受的形象化無人能出其右,病態與敏感也本就一線之間,看似囈語般的反覆低吟,初聽不知所謂,細細品味卻驚詫莫名。除了難得的共鳴與認同感外,對這種困住感受的酣暢淋漓的釋放,更讓人無比欽佩。

誠然,三島的扭曲與病態顯而易見,所謂開悟也始終困擾著這個靈魂,但同他的敏感細膩一樣,其文字方面的才華甚至是對靈魂的洞察與拷問的能力,讓人愛慕,畏懼又無比懷念。

4樓:高冷小王

5樓:DIAN SILEI

給關注這個回答的朋友們一些指南吧。

要了解三島本人和三島的美學,可以讀他青年時期的《假面的告白》,可以讀他不被市場認可的《鏡子之家》,可以讀他自我剖析的《太陽與鐵》,可以讀他的絕筆《豐饒之海》四部曲。

6樓:木靈

三島由紀夫的經歷,之所以能成為文學史殿堂級般的人物,首先便是深入生活之深讓一般人望塵莫及。他不光是知名作家、演員,竟然還是劍術達人,水平達到專業競技高度。再看他的文學作品,語言優美流暢,表達情理兼勝,思想涉獵廣博精神。

7樓:

被神閹割的人最終把自己獻祭給了的神,是信仰嗎?不,剝開所有名義名頭理由,就是一場自毀與自虐。能被獻祭的,不會是完整的人,一切都是從最初的閹割開始。

他活的貌似瑰麗暴烈,其實從一開始就是「神"塑造的祭品。乙個撕裂的人。 自相矛盾壓抑細膩憂傷暴烈,美嗎?

遠看會,近看只有被扭曲的殘忍,那裡只有個掙扎的人,被剝奪了自由自我,卻依舊依戀"神"的男人,他秀肌肉秀陽剛愛慕鮮活的力量,卻極其矛盾地選擇向生而死,還要死在閹割他的"神"腳下,他從來都沒有自由過,也沒有真正直視過自己對「神"的憤怒,他不敢直面挑戰"神"的威嚴。他說的很對,他是很懦弱,但那並非天生,他是被鬮割了,在破碎裡迷戀崇拜力量,是因為他失去了自己的力量。於是一切都是緣木求由魚,以荒誕的悲劇結局。

8樓:太空人

我從來沒有了解過這個人,我只是在搜尋一些我想要了解的知識才來的。

但我完全能理解三島的某些情感,某種程度上,我和他基本類似,對於男性的極端推崇,並妄圖將自己認知中所有關於男性的好的一面都加進去,也許一般人無法理解那種執著,那是一種常人無法理解的美,尤其是當這份美被破壞的時候,真是矛盾啊,兩種極端的情感

9樓:

他是乙個美學的極度狂熱者,敏感,感性,身體瘦弱,對於強者有著極大的崇拜,但由於自身的卑微,而感到極大的落差,所以極致的想要表現出自己想要獲得的品性,而在求不得的情況下而格外憂鬱,由於出身的家庭良好,受到了極高的教育,所以文化素質很好,如果是在現在這個年代的話,應該是個優秀的鍵盤俠,以及民族主義者,說他是法西斯,其實是不恰當的,他沒有那麼強的權力慾望和掌控的慾望,他說崇拜的法西斯和武士道,只是覺得這樣很有美感,是藝術上的追求,可能是個恐怖主義者,但不是極端右翼和法西斯。

10樓:

語感已超神的作家,至少高出諾獎線一大截,二十幾歲就能只憑天賦寫出《假面的告白》這般深邃的作品,後期作品融入哲思,已入化境,其文字皮肉骨具豐朗,渾然一體,難以分析。最後的自殺行為體現了他作為一位藝術家的高度自覺性,世所罕見

11樓:伯恩施坦盧卡爾

杯具乙個

藝術和才智上的成功,無法遮掩他在沒落的武士道精神和軍國主義思想上的痴愚

也許我們應該理解這不是他自己的錯,然而這畢竟是他從小的生存環境和教育問題的錯誤,錯誤就是錯誤,被鄙視也正常

12樓:

美與暴烈。

私以為這四個字,完整地概括了三島的一生。

在沒有讀過三島之前,我被他身上的tag所迷惑,認定他是乙個面目可憎的軍國主義狂熱分子,但是隨著一本本讀下來之後,尤其是看到他在曉寺裡寫道:

所謂藝術就是巨大的晚霞,是乙個時代所有美好事物的燔祭。自古延續下來的白晝的理性,被晚霞無意義地濫施色彩所踐踏。以為會恆久持續下去的歷史,也突然意識到了末日的來臨。

美,橫亙在人們面前,把人世間的一切變為徒勞。每當看到晚霞的燦爛輝煌,看到火燒雲翻捲奔湧,就覺得「更美好的未來」之類的囈語黯然失色。呈現在眼前的就是一切,空氣裡充滿了色彩的毒素。

它預示著什麼即將開始呢?什麼也沒有開始,只有終結。

從此堅信,他是世間至美。

與其說《假面自白》中三島由紀夫對於自己狠辣的剖白是上世紀同性戀還被視為精神病時期的一次出櫃,不如說這是他對極端帝國主義和武士精神的深深崇拜的顯露。充滿著蓬勃生機的男性胴體,代表的是霸權與征服,是以三島由紀夫所臣服的,並不是那一具具年輕肉體,而是內裡所蘊含的日本昭和時代那種掠奪土地的野蠻碰撞意識。

在《假面自白》中以如此細膩、深情的筆觸來描寫那些藝術意義的肌肉線條,並非出自性別認知障礙。恰恰相反,三島由紀夫崇拜的是自己的另乙個折射,他將周遭青年的身體當做千千萬萬個自身來宣揚,這其實類似於希臘神話中的那一位水仙少年納喀索斯。自戀與狂妄,毀滅與永生,三島由紀夫所信仰的正是如此的信仰。

以及不難得出的是,與王爾德那句關於倒地陣亡騎士的詩句裡興趣相投的是,三島由紀夫因為狂妄的熱愛,不可避免地是乙個對死亡情有獨鍾的戀屍癖。這一點在他對那副畫像或是之後種種字裡行間已經明確地表示了。

另:與日本攝影師合作的《薔薇刑》也可參考一二,思索那些畸零的肢體到底對三島由紀夫意味著是怎樣靈魂不滅的祭品。三島在裡面cos了他人生最初熱愛的物件殉道者聖塞巴斯蒂安,非常有趣。

答主才疏學淺,文筆稚嫩,還望海涵。以上。

13樓:溯世枕書

我一直覺得對這個人,我是懷著十分強烈而且奇怪的感情。

我不知道這個詞用在這裡是否恰當,但是我只能想到這個詞「詭譎」。但是他值得任何乙個稍微了解他的人,為那些不屬於他的言論駁斥。

我信他有極其溫柔、紳士、無比入世的一面,我更信他後來的所作所為是因為追求的東西很難在這個世上得到。

他曾經寫過「男同性戀者,只有自殺和遁入空門這兩種活法。」我委實覺得後者他不會做的,那樣太容易被遺忘了。

他是極敏感的天才,野心勃勃的瘋子,掙扎在謊言和幻象裡的坦誠者,也是腐屍上開出的罌粟花。

我更覺得他像大提琴和絲帛,到最尾應該有斷裂聲。

我的水平不能評價三島先生,但是我認同莫言說的那句「這樣的靈魂是不能安息的。」

――分割線――――――

我在嗶哩嗶哩上曾經這樣說過:「即使看了他那麼多書,我都不敢妄言懂他,我只敢迷戀他,他是我最喜歡的作家。」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本名平岡公威的男人,最真摯的訴說。

14樓:keySMILE

據說三島由紀夫為了這次切腹自殺煞費苦心,從幾個月前就開始準備。為了不讓自己死得太難看,他一直堅持喝無脂牛奶,因為他害怕切腹時會大小便失禁。而且三島在付諸行動前還往自己的體內塞了很多棉絮,目的也是為了防止疼得大便失禁

有沒有了解真相的朋友?

15樓:賣火柴的小女孩

三島是我最初學日語的契機可以說在藝術上成就很高了(個人感覺從美學來講) 其實在日本讀他作品的人似乎也不多日本朋友說是真正喜歡書的人才會讀的...他的作品我幾乎都看過和川端康成還是不一樣的雖然川端視他為繼承人...日文版也很艱深晦澀,中文版就更不用說了,有時候譯者似乎也沒讀懂,無法用流暢地中文翻譯

16樓:A萌段子手

乙個渴望恢復舊精神、舊秩序、舊的審美觀的沒落貴族。重視傳統、蔑視平民階層及平民文化,得不到就毀滅的傲嬌前朝精神遺老。

以下是三島家譜

17樓:羅毅

我喜歡三島由紀夫,喜歡他幼稚的犀利,喜歡他笨拙的透徹,喜歡他膚淺的深刻,喜歡他陰柔女氣的一身肌肉,我喜歡一切本質彆扭的事物。

18樓:路博文

無論你讀過多少他的書,也不可能真的了解他。

敏感、優柔寡斷這些詞語都描寫不出乙個完整的三島由紀夫。

他集中了一部分日本軍國主義精神,可是不幸的是,在和平年代,軍國主義不復存在。他變得憤怒、瘋狂最終以日本傳統方式自殺。

不論是生活還是文學,他都體現了日本國民的矛盾性。一方面,他沉默、陰柔,端莊(「他身材瘦小,但體格結實,風姿凌烈,頭髮剪的極短。」《美與暴烈三島由紀夫的生與死》)另一方面,他又憤怒、陽剛(「迷戀健身、拳擊、劍道」《我的青春漫遊的時代》)。

但我想,他也孤獨。

(臨終前,在陽台上演講時。下面的士兵根本沒有聽他說話。)安利兩本寫得極好的書:《美與暴烈三島由紀夫的生與死》、《我青春漫遊的時代》

19樓:

他在我看來,是乙個純粹的人,純粹到讓世人不由得感覺到一股傻氣。

佐伯彰一在金閣寺的後言裡有詳細的描述,他的一生,真如公式一般整齊得顯得虛假。

少年的自卑感,對於世界的倒錯感,被二者反覆糾結的少年碰上二戰,再碰上戰後不得不面對的顛覆。

這是乙個暴君與詩人氣質同在的少年啊。

乾脆就燃盡了自己?

結局始料未及

也是注定

活出了宿命感

大概也足矣

20樓:江潮

貢獻乙個很不專業,門外人的觀點吧,最近在讀《三島由紀夫之劍》,對於三島有些淺顯的認識,但並沒有讀過《假面的告白》以及三島其他的作品,所以遠遠沒有達到能同作者一同起舞的程度,只能簡單停留在了解知識的程度,目前也只能如此了。以下是讀完後寫的一點心得。

《三島由紀夫之劍》上一次讀至一半的時候,很草率地妄下了斷語,說三島由紀夫是類似於原教旨主義的武士道的追隨者,而如今讀畢,再讓我講,三島的那些看似狂熱的政治主張都脫離了真正的現實意義,只是赤子一般天真的三島從幼年時期祖母昏暗的病房裡那些童話與能劇裡構架出的乙個完整的世界觀以及審美,他從來都不是乙個效忠天皇的武士,他只是乙個純粹到無法再純粹的藝術家。在他看來那些死亡和鮮血,古老的,東方式的自殺儀式,是壯麗的,帶有悲劇美感的英雄史詩,他想把他的生命變成一首詩歌,這是對於美的最極致的追求。在我,這段旅途,我眼中最美麗的風景,便是三島對於生與死,美與醜的解讀,誠如山本朝常在《葉隱聞書》裡說的那樣,我們每一天都應該去想一想死亡,這樣,當死亡到來的時候,我們才能平靜地面對它,死得有尊嚴。

三島寫給自己的答案是,在用鮮血渲染出的壯麗中迎接死亡,這是他心中的武士道,他想象中的大和民族光榮的「刀」的傳統,然而事實上,三島理解的武士道和真正的武士道精神是很不一樣的,而有關這個概念也從未統一過,宮本武藏也好,山本朝常也好,從來不存在口徑統一的表述,也說明了其實三島只是借用古典的靈感來創作自己的生命而已,三島所關注和熱愛的核心,他自己。

如何評價三島由紀夫的《春雪》?

leavesyuyu 清顯是乙個沒有意志的少年。他決心一輩子都不能玷汙自己白皙而美麗的雙手,甚至不能磨出乙個血泡。他要像旗幟那樣,只為風而存在。他美得令人不安,又時常耽於夢幻。他是奢靡沒落貴族裡的一根毒刺。像是一根透亮的銀針,扎在鬆軟肥膩的皮囊上。我想用世上最為虛幻又美麗的詞語形容他,絕不帶一絲煙火...

如何評價三島由紀夫的 《曉寺》?

划水地說,其實個人覺得曉寺才是豐饒之海的靈魂。讀到曉寺之時,本以為天人五衰會是巔峰。後來感覺天人五衰更像是曉寺一把大火燃盡以後歸於止熄的灰燼。曉寺就如同晚霞一般成熟而絢爛,像是黑夜來臨前最後的輝煌。簡單說,豐饒之海也可以理解為是本多自身的見聞與意念推動建構的世界。清顯 勳 月光以及透都是本多不同年齡...

如何評價三島由紀夫的作品《潮騷》?

禾穗 從圖書館借的讀完了,很甜啊 淡淡的感情,樸實的,堅定的。正如書中所說的,男子漢要有氣力,正直,堅定,排除一切險難只靠自己,女孩子聰明,善良,勇敢,能夠堅定信念。是最近看的書中最甜最圓滿的一本了,開心 模糊的狗 看到第十四章的時候就開始合上書了,這麼美好的風景和人,一定會給乙個很悲慘的結局,不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