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的「邪正俱不用,清淨至無餘」的準確含義是什麼?

時間 2021-05-06 04:59:13

1樓:普波居士

邪指邪法,即是心外求法,無因求果。執著邪法則起大煩惱心。修正法則離一切煩惱。說修正法,不是說邪法之外還有乙個正法可修。

諸法無有正,離邪即是正。

正法就是清淨心,菩提心。煩惱即菩提,放下煩惱心的邪法,當處即是清淨本然的菩提心。

2樓:樂寂靜

這句話的的出處名為《無相頌》,已經說的很清楚了。

正見名出世。邪見是世間。邪正盡打卻。菩提性宛然。

金剛經有言: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首楞嚴三昧經》菩薩答言:「如是一切凡夫憶想分別,顛倒取相,是故有縛;動念戲論,是故有縛;見聞覺知,是故有縛。此中實無縛者、解者。

所以者何?諸法無縛,本解脫故;諸法無解,本無縛故;常解脫相,無有愚痴。如來以此法門說法,若有眾生得知此義,欲求解脫,勤心精進,則於諸縛而得解脫。

」《佛說淨業障經》

爾時阿難前白佛言。世尊。云何眾生於一切法得無障礙。

佛言。且止阿難。何用問此。

如是事為如來若說障與無障諸天世人皆當驚疑。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白佛言。世尊。

願說障礙不障礙法。諸菩薩聞。能於後時五濁惡世。

於諸世法不生染著。佛告文殊師利。夫障礙者。

貪欲是障礙。瞋恚是障礙。愚痴是障礙。

布施是障礙。持戒是障礙。忍辱是障礙。

精進是障礙。禪定是障礙。智慧型是障礙。

佛想是障礙。法想是障礙。僧想是障礙。

空想是障礙。無相想是障礙。無作想是障礙。

無行想是障礙。不生想是障礙。文殊師利。

取要言之。若於諸法有縛有解。當知如是皆是障礙。

3樓:卍君空游卍

不要執著正念。

你可能認為沒有念頭的人會成為呆瓜機器,事實上並非如此,你反而會因為心無雜念變得更加聰明。

你可能會覺得這很矛盾,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可能不能動念頭。

那麼,如何在保持心靈純淨的同時又自在地生活呢?

當因緣具集,請不要在意自己需要什麼,而是寧靜觀察眾生需要什麼,再思考自己該如何滿足他們。目光短淺地嬌生慣養肯定是行不通的,斷除眾生煩惱才是最長遠的。為了眾生長久的利益,我們必須成長自己,為之不懈的奮鬥努力,在成就眾生的同時成就自己。

除了智慧型和慈悲,其他的什麼都不要留下。

如此,無造作的美德就會自然而然公升起,而你不會捲入對正念的執著中。

注意關懷別人的同時要時刻提防自己的控制欲,我們必須經常在做完事後審查,我們的出發點究竟是出於自己的控制欲,還是別人真正需要?

在日常練習的過程中,你可能會由於往昔習氣不斷的靠近自私的陷阱。那就再把方法提起來,心靈調皮多少次,你就把方法提起多少,你告訴他,我是認真的。如果你能如此努力,堅持不懈,那真的可以算得上乙個善良的人了。

《六祖壇經》說 「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什麼意思?

隨風潤物 一杯沙石泥混濁的水擺在那裡,看著著急嗎?想讓它澄清嗎?這時候有人告訴你,清者自清,這杯水你放在那裡,它自己會澄清的。你不動它,自然塵歸塵,土歸土,水歸水。你信嗎?你不信,去追逐每一粒沙子,把每一粒沙子 放在杯底,放回原位 水卻越攪越混濁。你信了,你信的那一刻水會因你的信而立嗎變得澄清了嗎?...

六祖慧能的開悟是一種什麼狀態?

VBETH 人類由於自身智力的缺陷,必定要依靠這些缺陷去認識世界,這些缺陷所堆積起的一切都不是真實。像神秀這種高階知識分子,知識越多,虛妄越大,離開悟越遠。六祖慧能是文盲,同時又不像其他文盲崇拜知識分子,所以能夠更方便拋去虛妄,直接悟到世界本質。 隆圖 魚在水裡,知道在水裡,想過離開,想明白了離不開...

六祖「明鏡亦非台」的故事是杜撰的嗎?

篤行者 神秀強調的是 乙個普通人天生不是聖賢,身似菩提樹,心如明鏡臺。如果要成佛,就必須精進勤奮修行,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是乙個修行的過程。惠能說的是佛性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人心惹塵埃是必然的,不思修行 不去淨化永遠成不了佛性。神秀看似拙,但他是乙個勤奮的修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