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康德「一切知識都以經驗開始,它們卻並不因此就都產生自經驗。」?

時間 2021-05-31 11:56:29

1樓:火人七十

對於前半句,康德認為知識的內容必須來自經驗。像唯理論那樣,從乙個絕對正確的所謂天賦觀念出發,單純地進行演繹,得到的只是空的形式,是沒有內容的假知識。

對於後半句,康德認為知識除了經驗內容之外還有其先天形式。比如,感性直觀中的時間,空間;知性範疇中的實體性與因果性。

2樓:林先生

他的意思是說,感知的內容必然是物自體提供的,僅僅通過演繹,試圖推演出所有知識這是絕不可能的。

但是單純地面向外部世界,獲取的感覺經驗,只是資訊,而不是知識。

猶如說,沙灘裡有一堆散沙,他不是城堡,也不是任何具體規定性的東西。

因此,一定有某種東西,他加諸到資訊之上,讓他形成知識。

這就好像有人用沙子捏成城堡一樣。

所以這就是一切知識起於經驗,但又不完全是經驗。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假如我們設想物自體是同一的,那麼不同的主體(比如人和蝙蝠)他們都試圖攝取物自體給予的資訊,如果沒有一套處理資訊的機制(比如人把光波轉化為光),也是無法形成經驗的。光波對於人而言就是無,他根本無法形成感覺。如果沒有感覺提供給主體,主體又如何運用知性呢?

因此康德認為感性純粹形式是時空,這只對了一半,還有一半,他沒有認識到。

另一方面,如果沒有知性的綜合,經驗物件也是無法產生。

3樓:

剛開始,

我們什麼都不知道,

當我們通過某乙個活動獲得了以前沒有的常識,並通過我們的總結,就形成了乙個經驗,彙總為理論知識。但這些經驗如果不被我們去總結,那他還不足以為經驗。

加工總結是形成經驗的基礎

4樓:

我補充一下這句話隱含的文字:

(任何心靈認識)一切知識都(是在現象世界)以(基於感官)經驗開始,它們(這些知識)卻並不因此(在現象世界中感知到它們)就(得出這樣的結論:所有知識)都產生自經驗(的現象世界,而否認它們其實都根本上基於先天賦予心靈的本身內在的認知能力:感性、知性和理性。

而且,顯然存在先天綜合的知識,比如數學。)。

5樓:七重夢境

一切知識都能尋根溯源找到乙個經驗的祖宗,但是並不一定所有知識的直接爹媽是經驗。換言之,知識本身會產生知識。舉個栗子:

數學,直接經驗就是自然數的產生,乙隻豬兩隻豬,然後加減法都是直接經驗。這些幼兒園級的數學來自直接經驗,然後演化出代數,負數,複數,虛數。加減演化出乘除,平方,等等。

6樓:天雪地靈

從現象上是可以這麼說的,但是康德恐怕還不能懂得內在的原因,先驗也有他的因,並不是無緣無故,與生俱有的。這在佛學說是業力流動的驅使下,也就是前世的中的種子。

「儘管我們的一切知識都以經驗開始,它們卻並不因此都產生自經驗。」我怎麼覺得這句話是矛盾的呢?

那克爾 一點也不矛盾,只是題主沒有理解康德表達的意涵 康德認為,知識 先驗要素 後天經驗。知識起源於經驗,是因為沒有經驗,光有先驗要素,是構不成知識的。這就像有人說,自己不用環遊世界,就能體驗到世界各地美好的風景,因為所有美好的感受性都在我的心裡,我只要向內自己挖掘就可以了,不需要向外盲目探尋。這種...

如何理解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 ?

已登出 就好比很多人都知道很多事情不是非黑即白的,但是在處理事情的時候不能按照這種思維去處理。舉個例子魏晉南北朝史書上寫的五胡亂華,現在的教科書上得寫民族融合。 雷宇 我們先來看一段歷史 靖康之恥 又稱靖康之亂 靖康之難 靖康之禍 靖康恥,公元1127年 是金朝於北宋宋欽宗靖康二年南下攻取北宋首都東...

如何理解「一切深愛,其實都是自我完成」?

想太多的喵 因為在對方身上看到了自己身上不存在的優點,因而產生欣賞愛慕之心,甚至把這些優點進一步放大,然後希望自己也能像他那樣優秀。因為深愛而變得小心翼翼。因為深愛而願意讓他擁有更好的。依舊一直努力著,最後這種追求更好的心態變成了習慣。也在不知不覺中,突然發現自己也達到了當初對方的高度。無論這過程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