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魯迅 是 魯迅 這個概念的外延嗎?

時間 2021-05-31 10:03:16

1樓:

這就是看你到底想採取什麼本體論。

如果採取永恆主義,每乙個瞬時都是存在的,乙個事物有其時間部分,即羅心澄說的四維主義。那麼青年魯迅是魯迅的子集,是其外延的一部分。

如果採取當下主義,即只有現在是存在的,過去與未來都是虛無,那當下主義者大概會說「青年魯迅是魯迅」這句話是簡寫的,我們需要新增時間引數,或者時間運算元來展現出這句話完整的邏輯形式,到時候就可以發現這一推理實際上是無效的。

2樓:「已登出」

對於問題「青年魯迅」是否是「魯迅」這個概念的外延:

我的回答:是,也不是。分析如下:

首先你的問題需要澄清,問題中的「青年魯迅」到底指稱的是「青年時期的魯迅」這個人,還是「「青年魯迅」」這個概念?提出這個問題的原因是,你在指稱「「魯迅」」這個概念時,只用了一對引號,但你卻將它視為乙個概念,所以我不知道你前面的「青年魯迅」到底指的是現實中的乙個人,還是乙個概念。

2. 如果「青年魯迅」指的是「「青年魯迅」」這個概念,那麼它就只是「「魯迅」」這個概念的乙個子集,而不是它的外延,因為乙個概念的外延指的是這個概念在現實中對應的事物。

對於問題描述裡三段論:

「幼年錢鍾書」只是「錢鍾書」的乙個子集,而這個子集不存在於「作為楊絳丈夫的錢鍾書」這個概念的集合中,因為後者也是「錢鍾書」這個概念的子集。意即,「幼年錢鍾書」與「作為楊絳丈夫的錢鍾書」這兩個概念都是「錢鍾書」這個概念的子集,但這兩個子集互斥。

你通過時間這一屬性將「錢鍾書」這個概念分成各個子集,那麼「作為楊絳丈夫的錢鍾書」也應有其時間屬性。但你沒有明確給出這種時間屬性,那麼即使我們將「作為楊絳丈夫的錢鍾書」等同於「錢鍾書」這個概念,你的推理也是不成立的,分析如下:

第二個前提裡的「是」表達的是「包含關係」,即「幼年錢鍾書」包含於「錢鍾書」的集合裡。而第乙個前提裡的「是」表達的是同一性,即「錢鍾書」等同於「楊絳的丈夫」。這兩個前提的「是」意義不同,不能做傳遞,因此不能得出你所給的結論,即這個推理是不合理的。

你可以將這類問題視為漢語等自然語言的模糊性所致。

打個數學的比方,你的三段論推理還原為數學關係,就好比:

P1:A=B

P2:BC

Con:A=C

一樣荒謬。

正是因為自然語言存在這種模糊性,我們才需要邏輯這種更為精確的形式化語言。另外說句題外話,亞里斯多德的三段論推理現在基本不用了,因為它作為最早的邏輯,對自然語言的刻畫太粗糙了,因此才會經常出現像你給出的這類矛盾。現在一階邏輯基本取代了命題邏輯,當然更為精確和全面刻畫自然語言的還有更為高階的邏輯、模態邏輯以及各類非經典邏輯。

這個時代需要魯迅嗎?

妖愛345 首先,這個問題就不嚴謹。怎麼定義時代需要或不需要誰?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地球離了誰都照樣轉。哪個時代需要過誰?又不需要過誰?如果問題表述成 這個時代的人需要魯迅嗎?那麼,不同人有不同的需求,有的人需要,有的人不需要。如果問題更加限定成 這個時代你需要魯迅嗎?那麼,我需要魯迅如何...

魯迅先生是高階infp嗎?

不是。魯迅先生是高Fi的intj。判定作家是高Fi的intj,還是高Te的infp,要看其寫作動機,即動機是Ni,還是Fi。Ni表現為對人物角色 社會問題等各種本質的精準捕捉和細緻解剖,多通過象徵或意象來展開描寫。Fi表現為對真善美的追求 謳歌與表現,對假惡醜的憎惡 揭露與批判,其主觀感受相對更強,...

魯迅是怎麼死的

許滿滿 還是回到人體本身來說吧。魯大師氣性太大,從小仕途失意,恃才自傲且心性極高,加上熬夜,為民鼓與呼不分日夜,自身又不信中醫,也不喝中藥調理養生潤肺,還嗜菸如命,一半是遺傳一半是生活習慣造成的。 李培忠 魯迅最後一張胸大片還保留在上海,上海在保留醫學檔案非常發達,如果讓乙個專家看一下,他就是死於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