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錄音藝術墮落了嗎?

時間 2021-05-30 19:57:22

1樓:李如一

【搜尋後得知勃總年初因腦溢血去世。身為晚輩,出於禮貌不應隨便議論已故前輩。但話已出口,無謂粉飾。故保留。我的觀點不變。】

題主貼出的文章比較業餘,充斥著空洞的形容詞和數量龐大的感嘆號。很像是讀了多年中港台的古典音樂雜誌和音響雜誌後寫出來的。例如:

可在大牌公司裡德國唱片公司是最不講究錄音的,他們自認為有卡拉揚、伯姆、伯恩斯坦這些大亨加上阿巴多、列文、小澤征爾等這些小跟班,擁有柏林愛樂和維也納愛樂樂團這樣的超級樂團,人們自然會賣賬!不需把錄音發揮到極致!到是飛利浦公司還有些可圈可點的好錄音!

但近年也不行了!這種話不是不能說,但要說就得細說。就這麼大筆一揮,難以令人信服。

此外還有完全不合邏輯的說法,例如說 RCA 的 Living Stereo 系列「幾乎可以活生生重現當年演奏現場」。這個當年說的是 1950 和 1960 年代,顯然,此文作者親歷過那些現場的可能性是很小的。所謂的活生生重現現場,要麼是從雜誌上讀來的二手資訊,要麼就是相信了唱片公司的營銷辭令,要麼就只是在充滿激情地表達「我好愛這些錄音啊」。

個人確實偏愛 1920 到 1960 年代之間的各種單聲道錄音(行內稱之為「歷史錄音」),例如 EMI Reference 系列,以及 Pearl, Music & Arts 等廠牌的出品。包括前幾年 Naxos 出的低價歷史錄音系列。但主要不是錄音的緣故,而是演奏風格。

二戰後的演奏風格太保守。 「忠於原作」成了古典音樂界的政治正確之選,令人扼腕。須知今天我們稱之為古典大師的作曲家,當年都是力求突破、熱愛挑釁的傢伙(優秀的藝術家無一例外),忠於他們實在不能算是佔據了任何制高點。

此外,歷史錄音的低劣音質和黑膠轉製過來之後留下的「炒豆聲」,確實讓人有一種通過時光隧道聽 100 年前的聲音的奇妙感覺。這是高保真錄音沒有的魔力。

最後我想給出 Alfred Cortot 和 Ivo Pogorelich 兩人彈舒曼《交響練習曲》第十二首的錄音作為例子。Pogorelich 可謂我的精神導師,但這裡我還是覺得他太過「小心」。

Cortot 版:http://

d.pr/f/MUEu

(錄於 1930 或 1940 年代)

Pogorelich 版:http://

d.pr/a/5Z7N

(錄於 1980 年代)

2樓:堂主

當代錄音有當代錄音的審美。

細節,直接,平權,不演繹,去藝術化。這是拜技術發展、器材公升級所致。

古典錄音正相反。錄音師有很大的「再創作」成分。

習慣了古典錄音的人,很容易說出「當代錄音沒有靈魂」這種話,不費吹灰之力。

每乙個時代,每一種藝術,都被批評「墮落」過。

可惜被批評的同時,每乙個時代,每一種藝術,又都一直繼續在發展和進步。

什麼是當代藝術,如何欣賞當代藝術?

OF COURSE想當然 對當代藝術的理解已經超越了純粹美學的範疇,進入了人文社科學科的範疇,藝術家更頻繁的介入社會,提出質疑並呼籲行動。欣賞當代藝術,需要有一種新的跨學科的視角。知乎營銷平台 當代藝術是一種建制。在此建制中前衛變成了當代。弄不清現代藝術和當代藝術是正常的,學界也沒統一後現代藝術的清...

現代藝術和當代藝術為什麼是藝術

DickensNonnetta 這種事其實你不用多去操心,歷史如大浪淘沙,有價值的一定會留下,譁眾取寵的,聲音再大,也會被遺忘。而且我們事實上並不一定有夠長遠的眼光,我們受制於當下的視野。例如杜尚的小便池,那個時代也一度被否定,送展也遭到拒絕,可是今天的你,難道不承認大打破傳統藝術的藩籬,讓藝術有了...

當代藝術的價值?

海子無詩 簡單化來說的話就是,傳統藝術強調技術和觀感,這裡講的觀感是指人們對於藝術模擬現實的驚嘆 現代藝術強調感情的,比如馬蒂斯畫的一塊顏色 後現代藝術至現在所謂的當代藝術,文字的闡釋成為其重要的一項標準,一件作品在獲得其相應的闡釋下得到歸位和成立。按照西方藝術史的發展規律,一件所謂的作品要成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