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客家話 閩南話 閩東話在維基百科頁面上都使用拉丁化方案?

時間 2021-05-30 00:02:48

1樓:tittii

有多個原因。

1,閩語白話字(實際上是拉丁字母拼音)是傳教士創立的,而據說當時WIKI撰寫人是教徒。而且台灣教育局也支援白話字,雖然稍微有點改動,比如ch/chh改為了ts/tsh,新版本叫「台羅」。

2,這個名字——白話字,聽名字感覺不是拼音。。。

3,閩語總體來說音節數很多,基本都在2000個左右,有些閩語甚至可以超過2200。對比廣州話1800多個,滿大人1300多個。音節數多,即使是全拉丁化,也可以避免很多同音詞歧義。

畢竟口語交流是無字幕的,也就是說,理論上口語可以產生很少的歧義,純拉丁化就不會有什麼問題。你如果像普通話那樣「治病致病」不分,那你不依賴漢字是不行的,這個也是日語很難脫離漢字的原因之一。

4,閩語很適合拉丁化,拼音容易設計,聲母肯定不及吳語多,母音也不及吳語多,整體的音位要和吳語比那真是少得可憐,但是拼合的音節數卻是相當的多(太湖吳語平均音節數只有1100)。尤其是閩南的優勢腔白話字,除了那個蛋疼的oo寫法,實際來自於ou復母音,所以綜合一下只有5個母音,拉丁字母完全相容,不需要創造什麼雙母音字母的拼法。

下面看白話字猜漢字:

bú-hàn hì-iām

為什麼客家話沒有粵語通用?

經濟原因,就像為什麼全世界都在用英語一樣,經濟決定文化強弱。客家人本就是為了避難,所以定居在山區的多,經濟並不發達,不能做文化輸出,造成影響力。粵語在珠三角一帶,依靠香港 廣州 深圳,粵語電影 歌曲等文化都發展的非常好,其他語系的人也能說幾句台詞哼兩句歌,更不用說粵語本地及周邊的,本身粵語活著類粵語...

關於粵語,閩南語,吳語,客家話,等方言起源,流傳,互相的關係?

閩語在唐朝引入文讀回福建,唐朝之前閩語一直是口語,但閩語粵語從來都沒有在中原流行過,屬於地方方言學習當時官話融合下來的結果。客家話還是偏向於唐宋之間很多詞基本屬於日常用的,但戰亂搬遷多數是窮地方讀不起書基本上只會讀不會寫,個別地方會加上兩句少數民族方言例如韶關。客家話寫出來的日常用語字還是很有古文味...

小饅饅 在客家話中是什麼意思?

湖南以及雲貴川部分地區有稱叔叔或姑母為滿滿的。客家話這種稱呼少見。邱錫鳳福建 上杭客家話研究 滿滿是指爸爸,這個滿滿可能一開始是指叔叔,跟浙江湯溪叫爸為叔,叫媽為嬸一樣,是希望兒子容易養大。客家話在親屬稱謂裡用 滿 的不少。廣東 梅縣方言詞典 滿 man陰平有乙個義項為排行最小,還收了收了 滿子 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