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上學究竟是什麼意思?它與辯證法是什麼關係?

時間 2021-05-05 20:49:18

1樓:Zachary

星海下航行的舟,真的追逐著永恆嗎?

羅盤,燈塔,都找到了,有什麼理由不前進呢?

孤寂,冷漠和黑暗,消逝的黎明啊!

這些都是我自己寫的,不像某些人照搬概念。

2樓:系統成長簡趣鈞

形上學就是追尋本質的本質,追尋到了乙個無可附加的地步。乙個將具體現象抽象到不能再抽象的哲學範疇的科學。是不斷不斷追問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而追問出來的結果。

形上學對現實情況不斷不斷抽象,抽象到最後成了純理論的那種。因為過度理想化基本在現實生活中,這種情況幾乎不可能發生,因而在現實中找不到或很難找到相應的實力,因而許多人認為其對生活的指導意義就不大了。

3樓:

用一般的話來說:

1.形而上

「形而上」是從日本(日本人首先翻譯西方哲學著作)那邊傳過來的,命名出自易經。形而上不是乙個固定的概念,如果以「形而上者謂之道」來進行理解,可以把形而上模擬於老子的道,也正是因為這個理由,一些研究者聲稱老子發現了形而上。

亞里斯多德的《形上學》,翻譯有多種,「物理學之後」,「物理學背後」,「超物理」(都是翻譯的,畢竟是古希臘文,阿拉伯人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聯想起一位古希臘哲學家的瘋狂舉動,為了研究「哲學」,他刺瞎了自己的雙眼,因為雙眼所見並不能帶來智慧型。可以按照一般的字面意思理解,就是「物理學的背後」,但背後所指是什麼,後來就一直在發展。

「邏各斯」是起先很著名的概念,在這裡,這個背後就指就是「邏各斯」。

自古希臘,到經院哲學,到笛卡爾開啟的現代哲學,這後面的形而上,大家太多,沒能力說。但後面的培根所開啟的經驗主義,對以形而上為基礎的唯理派產生了很大的衝擊,至尼采對形而上的批判,非理性也成為乙個哲學的主題。

2.辯證法

起初的「辯證法」就是對話,柏拉圖的著作都是這種對話,後面的哲學家模仿了柏拉圖,也以對話的形式進行寫作,只不過柏拉圖是與別人對話,後來的哲學家是自我對話。我們通常意義上的辯證法就是這個意思。但柏拉圖式的辯證法追求形而上,他的學生,亞歷山卓的老師就討厭這點,最後還要說,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老馬的辯證法是從黑格爾那裡學來的,黑格爾是從古希臘的思想中「學」來的,不同於上面的辯證法。萬物自我否定與對立統一就是大而化之的說法。但跟相對主義完全不同,相對主義是對標準的否認,辯證法是對自身的否定,凡是以辯證法去否認他人觀點的「辯證法」,難以說是老黑的辯證法,甚至都不是柏拉圖式的辯證法,多數情況下只是觀點跟立場的衝突。

個人的看法,辯證法依然以形而上為基礎,或者也可以算是形而上的一部分。

4樓:看天吃飯

形上學就相當於人的思考,但你的思考,是不關心現實,也不在乎現實。

比如你可以說有個以太的物質,是一切的根本。

而辯證論認為,經過實驗,沒有發現以太,所以認為沒有以太這種物質。

如果發現了,符合了以太的物質,那麼以太就是現實存在的。

形上學就是認為以太存在,就算你發現了不存在於現實中,但是它還是存在的,比如存在於人的思考。

而辯證則要看現實中人類的實踐研究,才能得出以太的存在與否。

5樓:白峰

亞里斯多德很清楚地指出,他認為在物理學之上,還存在著一種更高的智慧型,這種智慧型也就是關於存在的知識,因而形上學是關於存在的知識。

存在是巴門尼德提出的基本範疇。巴門尼德為了闡釋他老師克塞諾芬尼的神而設定了存在,這個存在——「是」相應的存在者——「是其所是」者就是神。

這個神就是實體。巴門尼德通過對比存在與非存在置,來區分人的實體與非實體存在。

這裡要注意,存在僅僅用以確認實體,不可越界。而柏拉圖在落實他的理念論時,引入了存在與非存在的這種區分,由於他的理念並非實體,那麼存在也不適用於理念,因而他一生都沒有能夠落實他的理念論,因為他並不清楚存在到底是什麼。

而亞里斯多德其實是在柏拉圖的思路上繼續往前走,他的所謂的存在論只是在柏拉圖區分的兩個世界之間架了一把梯子,因而他的形上學事實上並沒有能夠確認存在。

也就是說,什麼是存在,仍然懸置在那裡沒有得到回答,於是就有海德格爾的形上學史就是存在的遺忘史。

如果不拋棄形上學,就永遠不會知道什麼是哲學。

6樓:賞金烈馬人

與辯證法相對的那個形而上,是用來指稱一型別的謬誤的。具體來說,人在分析外物時,因認識形式不符合外部世界的組成形式,而產生了與事實相悖的結論,那就是犯了形而上的錯了。下面講人話。

我被朋友問過乙個問題,關於植物和動物的邊界是什麼。他所犯的謬誤就是形而上的乙個典型例子,以至這個問題無法作答。植物和動物不過是先民造出來的兩個簡陋詞語——他們以為世上的活物無非分兩類,動的和不動的,並以此作為有無靈魂(或者說自我意識)的區別。

但這是人類的邏輯,而不是自然的邏輯,自然的邏輯是30億年前有一群你根本說不出它會動還是不會動、有靈魂還是無靈魂的單細胞,他們一部分子孫發展出自養生活的路子,而且為了方便節省能量大多固著不動而擁有細胞壁,並在30億年後被兩腿直立猿稱作植物;一部分子孫發展出異養生活的路子,而且為了方便割別人的韭菜,他們通常跑得很快而不能有細胞壁,這些被直立猿叫做動物。所以在這條進化之路上,原地踏步30億年的阿公尺巴蟲也好,兼營自養異養的豬籠草也好,還有固著海底靠水流中食物碎屑苟延殘喘的海鞘海百合(生存邏輯和植物很像但卻是人類近親),都成了人類僅用動植物的邏輯無法理解的事物。人類認識世界的邏輯背離了外在世界本身的邏輯,這就叫形而上。

但在當時我還不知道形而上的意思,只好和他說,動植物是人而不是神造的概念。如果那是神造的概念,動植物的邊界就一定清楚分明了,就像柏拉圖的理型世界一樣。

人類很難察覺自己認識世界的邏輯有什麼問題,從細微來說,知乎上有無數諸如「民主是什麼」、「正義是什麼」、「美是什麼」、「愛是什麼」的問題,那些人造的自然語言能給出邊界就有鬼了;從巨集大的歷史來說,西方哲學直到康德才提出二律背反,才想起來審視人類的認知能力,理性本身。這一段話,我其實是想講乙個「形而上的謬誤」詞義的擴大的問題。我猜(原諒我不是哲學系學生)它原先是指康德所批判的那種理性的自大,慢慢才遍及到了常見、沒那麼高大上的範疇來。

同樣,我們來看看幾個公案,聚沙成塔、先有雞先有蛋和忒修斯之船。

無足輕重的沙子怎麼就堆成了萬鈞之重的塔?這裡困住人的認識形式是「性質」。人類喜歡用性質的方式理解外物,水有濕性,有透明性,沙子有輕性,微小性。

而到了塔,塔有巨物性,可居住性..並且他們還喜歡給性質之間找聯絡,我們從小就練反義詞,小的反義詞是大,那麼沙子和塔這兩個具有完全相矛盾性質的事物能相互轉化..這一定是魔法。

實際上摒棄性質的妄見就行了...性質是人類的邏輯,不是自然的邏輯,並沒有神指著你鼻子說沙子就是小的,塔就是大的,所以性質的矛盾並不導致事物間互相轉換的矛盾。沙子是凝結成磚再蓋成塔的,一座塔是從塔基到半成品再到竣工的,自然的邏輯是一粒沙子重1克一座塔重10噸,自然一百萬粒沙子就能鑄成塔。

當然了,辯證法叫它「連續」、量變引起質變。我覺得量變引起質變還是個形而上的解釋。

先有雞先有蛋?這和動植物的分別一樣,人被「概念」的認識形式困住了。自然界中並不存在什麼概念,什麼「標準雞」、「理想雞」,那麼去找那個概念的邊界,鳥蛋變成雞的邊界是犯了預設前提(概念真的存在)的謬誤,無稽之談。

忒修斯之船,一艘船從頭到尾換一遍零件,還是原來的船嗎?這裡困住人類的認識形式是「同一性」,並沒有什麼船在那裡,在那裡的只是木板和帆布,用現在的話講是植物纖維和蛋白纖維分子;流變著的也不是船而是物質微粒,你要是問問那艘船介不介意給他做個小手術,他八成會對你說:「隨便你..

但你應該記得,我本身就是你想像出來的..還有什麼疼不疼的」。「同一艘船」本身就是人的幻覺。

但忒修斯之船搬到人身上就不好說了,所謂七年之癢,在冷凍下把我全身換成3d列印器官,與原來一模一樣,我還是我嗎?注意了,這裡問的不是你覺得我是不是我,而是我覺得我是不是我,不只涉及人對外物的認識,還涉及人對自我的認識,所以就很難用辯證法解釋了。

7樓:偶有點獲

簡單的說,我們假設一物體運動加速度a=100(手機編輯,單位我不寫了),那麼,經過4百萬秒的加速之後,該物體的速度是光速的1.3倍。——這叫作「形上學」。

反過來,認為物體不可能保持乙個固定的加速度永遠加速下去,則稱為「辯證法」。

但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形上學和辯證法的對立,只有在馬克思主義的哲學議題裡才有意義。

換句話說,不是某一種研究方式、某一種哲學思考,是「形上學」的;而是,在馬克思主義所涉及的議題,採取一種特定的研究方式或者思維方式,必然導致「形上學」式的錯誤。

同時,並不是每乙個自稱研究馬克思的都能固守於馬克思的基本議題,從而導致「反形上學」的結論很多時候並不合適。

8樓:鹽選推薦

笛卡爾的疑問關係到了哲學上的乙個重要概念,叫作「形上學」。

我們在學校裡學習馬哲的時候,課本給我們的解釋是:「形上學就是用孤立、靜止、片面的方式看待問題。」在課本上,「形上學」被當成乙個貶義詞,說誰是形上學,那一定是在罵他呢。

課本上這樣講不夠厚道。你聽說過哪個學科一開始成立的時候就宣稱:我們這個學科就是立志要孤立、片面、僵化地研究問題那我們不就是吃飽了撐的嘛。

課本裡給形上學下定義,就好像學校裡調皮的孩子專拿別人的缺點起外號一樣。明明人家也是乙個健康、正常的孩子,但外號就叫成了「愛哭鬼」「小胖墩兒」。我們課本給形上學找的這個缺點固然有一定道理,但是這麼成天叫人家也不合適呀。

西方哲學中形上學的真正意思是什麼呢?

「形上學」這個詞英文是 metaphysics,它的來歷是這樣的:話說回到古希臘。亞里斯多德是個百科全書式的學者,他寫過很多的著作,從哲學到物理學,涉及了很多學科。

但是那個時候沒有現代學術界「哲學」「物理學」這樣的分科。亞里斯多德是寫痛快了,想研究什麼就寫什麼,可給整理他書籍的後人犯愁了。這麼一大堆包羅永珍的著作,該怎麼分類、命名呢?

乙個叫安德羅尼柯的人想了乙個好辦法。他用「研究有形體的事物」和「研究沒有形體的事物」,把亞里斯多德的著作分成了兩大類。

前一類著作編在一起,起名叫《物理學》。後一類作品,也就是亞里斯多德的哲學作品,也編在一起,放在《物理學》的後面。當時沒有合適的名字稱呼它們,安德羅尼柯一看怎麼辦呢,就給起了乙個名叫 metaphysics,意思是「物理學之後」。

安德羅尼柯起這個 metaphysics

的原本目的,應該是他沒有現成的詞彙可用,於是就說這部分著作是「編排在《物理學》之後的內容」。但這個詞的含義也可以引申成「物理學之後的學問」。也就是說,形上學研究的是那些高於物理學的、看不見、摸不著的學問。

形上學和形而下學是什麼意思?

趙超全 本人的一些個人見解不喜勿噴如果物體是行而中的話是否可以將其存在的原因理解為形而上將構成其的物質理解為形而下 物質 物質的具體形態 存在的原因是否是朱熹所說的理構成的物質是否可以稱之為朱熹的氣我的回答是站在朱熹的角度上畢竟他說過 形而上者曰理,形而下者曰氣 理的存在我無法解釋或許真的是只可意會...

底薪究竟是什麼意思?

雖然這個問題過去時間三年多了,偶然間看到了回答一下,可能剛開始找工作的同學有這個疑問。了解這個問題需要先明白乙個前提,就是薪資結構,一般情況下是底薪 崗位工資 績效工資 其他福利補貼 用人單位不同可能叫法不同 組成你當月的實際收入。底薪只是其中一部分。底薪是指 基本工資 更詳細一點描述,是指你在滿足...

我們上學究竟是為了什麼?

忘了這話誰說的了,當你從學校畢業很多年後,你所學大部分已經忘記了,還剩下的就是教育的作用。大抵說的就是素養這些,但我依舊執著的認為,現在學習的作用是為以後獲取乙個光環。不然現在清華北大的課網上都有,直接看就好,大家為啥還要上大學呢 很簡單,乙個是吃飯,乙個是尊嚴。不要以為父母能賺到錢你就能,不要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