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無為是什麼意思?

時間 2021-05-11 13:30:42

1樓:梨花

順其自然的作為。

所以要弄清楚什麼是順其自然。

順其自然說白了就是"效法自然",取法自然的運轉規則,做人處世。

2樓:雲義道長

道家以「無為」來作修道修身的不二法門!

可簡單表述為不存作任何貪念、執念,不存任何目的性,從而順勢而為!

福生無量天尊!拱手!

3樓:中華禮文化

分為事前和事後。

事前的無為指的是不為了腦子裡的自我欺騙去做事。

這裡的自我欺騙指的是被觀念和情緒所影響所形成的幻覺,比如我做了某事就證明了我是什麼樣的人,我表現出什麼行為表現就表明了我的道德、品質等等。

細心的人很容易看出來,這是一種自欺欺人。人常說缺啥在意啥,如果你要想方設法證明自己是某種人,那你一定不是那種人。四肢健全的人需要證明自己有手有腳嗎?

所以越抱著這種「有為」的態度去做事,就越受到大腦中的幻覺的矇騙,反而讓人們看出來你的真實的缺陷。而由於自己無法正視這種缺陷(否則就不會有為去掩蓋了),缺陷就被留了下來,成為甩脫不掉的橡皮糖。

無為的態度是率性而為的態度,發自本心,不經過大腦幻覺的汙染。自己是什麼樣的,就坦然表露,這樣才能坦然的去進步,去精進。

換到可操作的層面來講,就是要活在真實現實中,活在當下。而不是頭腦中。

因為只有真實現實才能給出真實的反饋,現實世界有其運作的規律,也就是道。無為而為才能感受道。

假如活在頭腦的幻覺中,所作所為除了僅能滿足自己虛幻的虛榮心以及掩蓋匱乏的內心缺陷,還使得自身和道隔離開來。

世間萬物都是不斷變化的,也可以說是不斷流動的。水不流則成死水,人不流則會腐朽。為無為就是讓人能夠不斷的進步,不斷的流動,吐故納新,成為文明進步的一環。

事後的無為,簡單說就是功成身退,事了拂衣去,不留功和名。

因為功名一定伴隨著屬性描述,比如正直、勇敢、仁義、智慧型、誠信等等,最直截了當的屬性就是善。而這些正面屬性一旦普及開來就會引發一系列效應。

這些屬性勢必造成別人去「有為」而為,也就是刻意去表現出這些正面屬性,來證明自己是那樣的人,變成了上文所述的自己騙自己。

一旦這樣,道之遠矣。

同時,各種大盜小盜也有了馬甲,大盜可以披著這些正面屬性去行反面之作。小盜也可以給自己的行為標榜正面屬性,從而獲得人們的認可。

比如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雖說對人民極端壓迫,但也要滿口仁義道德示之於民。又比如水滸傳中殺人、搶劫的梁山好漢,豎起替天行道的大旗,給自己開會的禮堂起名叫做聚義廳,就好像賦予了自身正義性一樣。

人類的自我意識為了自己虛幻的強大,無孔不入,無所不用其極。比如一條科學定理,都可以讓人覺得自己比不懂科學的人顯得有優越性。

為啥說那是虛幻的強大,因為始終是腦子裡的比較,越是沉迷其中,就越脫離客觀現實,偏離實際。

所以說來說去還是不外乎一句話,實事求是,實踐出真知。

4樓:張慶

無為,就是,為「無」,在無時為「無」。有無相生,所謂成功事遂的過程就是「有」與「有」因「無」聚和成預期的可名之有,無為是在其無時以「無」為,使其顯現出來的「有」符合預期。

5樓:知性君子

第乙個為是做的意思,第二個為是為自己(為私慾而爭),無為就是不要為自己(謀私)。所以為無為,就是做事不為自己私慾而做。做事,不標榜自己。

低調做事,清心寡欲。《道德經》上多的是,講給領導聽的。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6樓:源頭教與學

無為本身多層意思:

什麼也不做是個境界,當然傻子也是什麼也做不了。

無為而無所不為

喊口號:無為。。實際是利用....赤裸裸的道德綁架還少嗎?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為無為,也就看怎麼用。下一句聯合起來的用法了。。

7樓:老子孟樸

一定要拋棄傳統意義上對老子的認知。在傳統意義上,認為老子是消極避世的,認為是代表沒落的奴隸主階級的利益,對封建地主階級取代奴隸主階級的社會變革無可奈何。通觀《道德經》,就會發現,老子是希望統治者努力作為、積極作為,因此,「為」是積極作為,「不為」就是不要胡亂作為,不要肆意妄為,不要窮兵黷武,不要壓榨盤剝老百姓。

為和不為,兩者並不矛盾,而是相輔相成的關係

8樓:筱蕾

為是對自己要有所行為,無為是對別人要做到無為。乙個人的行為是由他的認知決定的,誰都不是誰的救世主,也許對別人的為費了你九牛二虎之力不被認可,由於他的認知又返回到了他的認知

9樓:凌祥曦

做了就像沒做一樣,醫於未病時。不要等病顯了才去為。要在時時處處檢視自己,有往病的萌芽時就糾偏好,便可永保安康。看似無為其實時時處處都謹慎處理了。

10樓:貫真

此三字之解應為體老子老師無為思想的入門級思考,第乙個為是做事的為,為之自然,因自然而為,自然則和道,和道則有德;第二個為,也就是「無為」中的為,則是有目的為即有恃為之心,則行事非自然而偽於道也,故德經第一章有云「上德不(為)德,是以(為之)有德。下德(偽)不失德,是以(為之)無德。」

11樓:容易說易經

為無為是什意思?以無為的態度去有所作為。把這句話放到原文中更容易理解,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

老子的為無為就是告訴我們做事的態度。讓我們抱著本心做事,情緒不要愛外界因素的影響,行事方式也不因別人的行動而去改變。

為無為告訴我們做事情時要順應客觀公正的自然規律,俗話就是做你份內的事應該做的事,不值得炫耀自得。也是讓白己不胡亂作為,去把別人應該做的事情做了,那就是有為了。

為無為就是做事情前多思考,把一些不利的因素考慮進去,這樣做事情時就會把不好的事情預防住了,就沒有什麼後遺症了。總之為無為是讓人遇事要沉著冷靜,不要自亂陣腳,就算遇到驚天動地的事情也要多角度分析,切勿一驚一乍亂下結論。

12樓:原點

為無為:不出於個人欲求的滿足,客觀公正的順應自然規律作為。

如果做事不是為個人私利,就會客觀公正,做到客觀公正,就不偏私,不偏私就能思慮周全,思慮周全就能抓住本質,抓住本質就能順應自然,順應自然就能自然而然。

你只是做了你應該做的事,解決問題所發揮的作用是自然完成的,換了任何人做也能解決。所以你並沒有功勞,不值得居功自恃,不值得炫耀自滿。

13樓:意識的問詢

為,動也;無為,不動也。動不動是世界上的萬事萬物所具有的基本特徵。我們所要做的為和無為,是要求人們正確的把握客觀世界的規律,實現客觀規律的無為;正確認識自我的為,力求達到自身的為和客觀世界規律的無為的和諧。

14樓:無生居士

為無為應該就是修道的全部,無為為就是修道的目標!開始通過約束自己的身心,為,達到身心清淨解脫,無為!最後是事來則應,事去不留,無為,達到不為自為的境界了!

有點繞嘴,的確是修道的始終!

15樓:raindrops

首先看原文:「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

最好的味道沒有什麼味道,原汁原味。

做事要關注有背後的無,本體的事。

要想有所作為,要無為-無違,關注有的背後無的作用。

這裡繞不過無為這個道德經中非常重要的詞。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道-道法自然,如何做到自然而然?這裡為應該同違。不去違背事物客觀規律,順勢而為,才無所不為。

無,再解釋下,有-無,在道德經中貫穿全篇,第一章講「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無代表事物背後的本體或者說本質,有代表的是展現的形式。

比如說電燈,有-我們看電燈亮了,但我們要知道看不見的,無-電的作用才讓電燈有了價值,所以有無相生。

16樓:日月新年

為就是努力。為無為就是說:唯一要「努力」的是不努力。

不努力是很難的。你天天玩兒就是不努力麼?不是的,你打遊戲不想著上分麼?你為了上分沒罵過人麼?這也是努力。你能純粹的享受遊戲的過程麼?

享受遊戲吃飯睡覺學習工作,做什麼事都開心,只問耕耘不問收穫,這就是初級的無為。

別整那玄乎的,老子說了,吾道甚易知甚易行。

17樓:無名之樸

就是以「無為」的方式去「為」。

那麼「無為」的方式是什麼?就是:作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也是:利而不害、為而不爭。「無為」不是「不為」,而是利他、不爭地「為」。

這個概念不正,怎麼讀道德經都是曲解。

18樓:岩溪自然

「為無為」 把社會推進到 「無為」 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中,社會的財富和能量進入了公平、合理的流動和迴圈;

「事無事」 把社會推進到 「無事」 的狀態, 在這種狀態中,國家權力是不生事的,人民感覺不到權利的壓迫感,權力被關在籠子裡。

「味無味」 把社會推進到 「無味」 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中,刺激個人野心和感觀慾望的味道都消失了。

19樓:燃燈道人-卡比

做一件「什麼也不做」的事。

事無事:做一件沒什麼事的事。

1、在生活中達到無為境界的人,很少的。

2、如果你能理解什麼是無為,你就會比較開心。

例如,獲得父母的喜愛,並不是靠你努力考上清北、給父母掙了面子,父母才喜歡的。

如果幹這些事,還離「無為」差得有點遠。

你不想怎麼去討好別人,所以討好了別人。

你不去想怎麼獲得安全感,但你反而有安全感。

3、除了把「無為」翻譯成「愛」之外,也可以把「自由」翻譯為「存在」。

例如,有的朋友向你抱怨生活中和別人的紛爭,你是「無為」的,他的氣自然就消了。

你幫著他抨擊別人,也不對。不幫著他,也不對。

只有在「無為」中,紛爭才會結束。

或者說,紛爭結束了,就是「無為」的。

4、一切聖人級別的人,都進入了「存在」,才自由。

之所以說「聖人」,其實聖人並不把自己當作聖人。

《金剛經》說,如果乙個人還覺得自己是佛菩薩,別人不是佛菩薩,或者,覺得別人是佛菩薩,而自己還不是佛菩薩——那麼,他就還不是佛菩薩。

自由並非搞事情,而是認識到「存在」。

存在就是「無為境界」,就是「道」。

乙個人要是認識了「存在」,就是認識了生命本身,就不再顛倒錯亂。

5、認識智慧型,可以自己渡自己,不再依賴佛、老、莊……之類的,也不再依賴現存的知識。

20樓:昊天

道家學說中的,「無為」是相對於「有為」而言。

如果說「有為」是陽,是動

那麼「無為」就是陰,是靜

所以,「有為」是行動,「無為」是行動前、中、後的思考分析總結,。

孫子兵法中,把「無為」稱為「廟算」,算多者勝算少者,何況乎無算。

所以「無為方能無所不為」,「謀定而後動」,也能「見微知著」,「防微杜漸」。

回歸題目,為無為,簡單來說就是多思考。

很多人把「無為」理解成什麼也不做,但事物發展還能朝著對自己有利的結果,這個過程中無法理解,以為是求神拜佛的原因,這是誤解。

道家一直以來要學習的東西很多也特別的複雜,比如天文地理醫學易學等等,這些也都是特別燒腦的,所以對智力要求也很高。

請問老子的 無為而無不為 是什麼意思?

明尊 從直觀的角度談,無為就是啥也不做。在意識到無為之前,你是部分為的。那選擇無為之後你獲得了什麼?因為你拒絕了一切的行為,你不吃飯,不喝水甚至不思考。你短暫的掌控了你的全部。全部的全部。無為是個哲學概念,讓你先假設你選擇了 無 再意識到假如你選擇了無為,你就不去理會所有。你瞬間回答了所有的選擇題。...

《俱舍論》裡講的「虛空無為」到底是什麼意思?

王五 一般所說空間,對應佛教所言的 空界 是有為虛空。俱舍論對虛空無為的解釋是 虛空但以無礙為性,由無障故,色於中行。俱舍論卷1 說虛空無為,色被容納其中,而這個色也包含了空界 世俗的空間 俱舍光記對此的註解也提到 空界復由虛空得有 毗婆沙論卷75說 虛空無為無有作用,然此能與種種空界作近增上緣。有...

是什麼意思?

嘉麟 有的時候會被用來修飾可能動詞的否定態,表示絕對不行比如 飲 物 飲 它的慣用否定用法是飲 物 飲 意思是 雖然沒達到絕對不行,但是也是不行的。第二個問題如 zeno 桑所說,應該是有志。這種 有志 始 的說法在開店或者是運營組織的時候非常常用。從文章內容來看一定是這個。 非常 也不是 說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