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書五經 的最佳閱讀順序是什麼?每種經書的已出版的口碑較佳的譯註本有哪些

時間 2021-05-05 19:48:25

1樓:欒深羽

三字經裡有答案

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後五經

三字經也解釋了為什麼這個順序以及你能學到什麼?(當然只是站在作者立場上)

書之春秋,千年之下,猶意未盡

一家孔門,五千言止,士林莫敢非

孟子七篇,桃李之花,滿負天下

2樓:

老實說四書不是特別推薦,因為這幾部重於思想。但是思想性比這兩部好的經典太多,我覺得儒家的話荀子要好些,其他諸家也各有經典(另外老莊不太推薦,主要是附會太多,建議後學)。當然論語我覺得蠻有趣的。

至於五經,詩經當然不建議通讀,偶爾翻翻就好,最主要的,詩這種東西,音律太重要的,現代音和上古音差得太遠,以至於很多詩句的音律美沒了,讀起來詰屈聱牙。

易經的經真的難受,傳好些,但是傳也是講道理,看興趣吧。而剩下的書禮春秋,都是博聞性質的,我覺得還是首推左傳,古文觀止以左傳選起就很能說明問題。楊伯峻的《春秋左傳注》是不錯的,但是這是建立在有一定文言基礎上的(否則還是看看簡體橫排的通俗本子,另外如果這本讀起來不舒服,那麼基本上中華書局這種系列的書都可以槍斃了),禮較為複雜,有《周禮》《儀禮》《禮記》清人都有注疏。

尚書入門通俗本子,粗通即可,因為也不是很準。然後《尚書校釋譯論》結合些現代考證的書,因為這本書很多地方不和考古成果結合起來根本沒法弄清。

3樓:longzhi

看題主抱著什麼目的讀四書五經。

如果想品味四書五經裡面的思想,那大概只有論語孟子值得看,但就是這兩部也不過就那樣,都是質樸原始的思想著作,沒有系統沒有嚴密邏輯。孟子中還有孟子的各種政見,這些中國古代的經濟學影響了中國古代官僚但是於今天就很落後了。

如果想借讀經體味古人的文學修養,那自然得從詩經開始,風和小雅看完,大雅和頌看你意願。詩經看得差不多你一定會產生自己也是詩人的感覺。而後孟子的一些片段寫的很好,讀上去非常有意思。

另外說完別打我,《南華經》在先秦古文中寫得比這些經都好……

如果給自己孩子讀,培養小孩古文修養,那一本詩經足矣。別的就不要浪費時間讀了,小孩哪看得進枯燥的經典?

最後,如果是想裝逼讀四書五經,大學中庸值得一看,畢竟短嘛,一會兒就能讀完,這樣你就已經看了2/9的經典了。這年頭附庸風雅的人多了,如果你只是想寫材料時引用幾句名句,那論語是首選,如果是平時拽幾句,那麼或許應該研究易經。

綜上所述,先讀詩經國風和小雅,培養古漢語語感,同時可以看論語,其次是孟子,都不必強求看完,乏味的部分可以跳過。這三本看得差不多再讀其餘的較好,易經最好放最後讀。

4樓:毛絨

先讀《四書》,後讀《六經》。

朱熹曾曰:「《語》、《孟》、《中庸》、《大學》是熟飯,看其他經,是打禾為飯。」四書是熟飯,六經是打禾為飯。

「四子,六經之階梯」,四書為六經之階梯。朱子為學遵循難易遠近大小之序,先用力於四書,然後及乎六經。朱子曰:

「人自有合讀底書,如《大學》、《語》、《孟》、《中庸》等書,豈可不讀?讀此四書,便知人之所以不可不學底道理,與其為學之次序,然後更看《詩》、《書》、《禮》、《樂》。」朱熹遵循由四書而六經的為學次序頗受程頤影響,朱熹曾在《讀論語孟子法》中引程頤話說:

「程子曰:『學者當以《論語》、《孟子》為本。《論語》、《孟子》既治,則六經可不治而明矣。

」至於《四書》的閱讀順序。

朱熹曰:「學問須以《大學》為先,次《論語》,次《孟子》,次《中庸》……某要人先讀《大學》,以定其規模;次讀《論語》,以立其根本;次讀《孟子》,以觀其發越;次讀《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

版本的話,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即可。

5樓:Youki

別閱讀,用背的。一段一段的背,那怕半途而廢背不完,背下來的也是一生受用。

奉勸有子女的也逼子女揹著點,比背甚麼英文單字做練習彈鋼琴要有用得多了。

6樓:風雲變態

古人說讀《孟子》有興起人處,所以我建議先讀孟子。這樣容易對儒家產生興趣。讀本以《四書章句集注》為主,如果古文不太過關,可以參之以現代譯註。

再按照朱子讀《四書》次第逐漸讀,會有一些收穫。如果自覺有了一些感覺,再讀一些《禮記》什麼的。

7樓:

推薦一本書,我以為切題,請勿錯手摺疊。

這本書就是《四書道貫》,陳立夫著。作為抗戰時期擔任過教育部長的人物,儒學功底是很好的。《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中所有的句子被循序整理了一遍,「無一句遺漏」。

系統性分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部分。每句話下面都有註解,所有相關背景都有交代,邏輯性強,不用擔心遇到障礙。個人感覺有些註解甚至是過於細緻了,這時直接讀大字型的正文即可。

作者認為,如果要讀五經的話,最好在讀完四書的基礎上。對於希望了解儒學的人,可以考慮直接從閱讀這一本書開始,因為它就是《四書》的全部內容,而一位有功底的作者已經花功夫為你理好了順序。

8樓:

很晚四書的重要性,才凌駕五經之上。這也是孔門內部,思曾學派與其對立面之間的興替消長,簡單的說,是有官家的影響。以大眾歷來所受浸染的程度,我覺得,還是先取於今經驗、前經驗中,都更顯新鮮、可資反照的五經讀吧。

這樣至少能在換簽名的時候,換出一點新意:

若藥不瞑眩,厥疾不瘳。

尚書·說命·篇上》

9樓:

五經有點太過於專門,不建議一般人士通讀,講一下四書吧。四書直接按照朱熹的集注順序讀即可,又裡面《大學中庸》篇幅都不算長,可以考慮直接背誦。《論語》可讀李零的《喪家狗》以及選讀劉寶楠的《論語正義》,《孟子》的話《孟子正義》也太過專門,楊伯峻的註譯足矣。

四書比較好的導論是錢穆的《四書釋義》和朱熹的《四書集注》,兩本書都不難讀,常翻常新。

10樓:楊大黃

四書的最佳順序,剛好我昨晚看了朱自清老先生的《經典常談》,裡面朱老提到了四書的順序。大概就是先看《大學》,再看《論語》和《孟子》,《中庸》最後看。

因為《大學》是提綱掣領的東西,修齊治平懂了之後,便能領會《論語》《孟子》裡面提到的精微分別去處;融會貫通《論語》《孟子》的旨趣,也就能夠領會《中庸》的心法。人心是私慾,道心是天理。人應該克制私慾,修養道心。

當然,精研一本也是很有前途滴,趙普還半部論語治天下了嘛。

11樓:宋凱

1. 春秋,先讀故事,要不你會讀不下去的,對春秋的歷史腦子裡有個畫面概念

2. 尚書(或論語) 尚書我也是當做一本故事書來讀的,講的大禹開始的歷史。如果你文言功底不行,就先讀論語,這本書可以看成孔子的起居錄,生活語錄

3. 詩經(或孟子) 當唐詩來讀,大多愛情詩跟有浪漫風格,很真實,可能是先秦民風還沒有受到儒家侵蝕吧

4. 大學中庸禮記和周易

本順序由淺入深,易於理解,如果想研究的話,另當別論!

12樓:吳昇

僅就了解一下的話就先讀讀四書

四書讀的順序就按朱熹排的順序就好:《大學》定規模→《論語》立根本→《孟子》觀發越→《中庸》求微妙,讀完一遍就可以並讀了。

版本就我個人推薦一下:

1.章句:《四書章句集注》朱熹撰

2.譯註:楊伯峻的《論語譯註》、《孟子譯註》

其實章句差不多就是譯註,古人今人相互參考,幫助理解。

13樓:奔跑的向日葵

先讀《大學》,以定其規模;次讀《論語》,以定其根本;次讀《孟子》,以觀其發越;次讀《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處

朱熹先生的儒學水平必在我等之上,就照老先生的話做吧,一千多年了,有道理的

四書五經是什麼?

站著讀經典 五經是中國最早的典籍,最初孔子親自編訂 六經 即 詩 書 禮 樂 易 春秋 後來 樂經 失傳了,就變成了 五經 即 詩經 尚書 禮記 周易 春秋 四書的說法,源自朱熹編訂的 四書章句集注 包括 大學 論語 孟子 中庸 屬於儒家入門類讀物,內容既淺顯又提綱挈領。中國傳統書籍可以分為 經史子...

怎麼讀四書五經?

一 見仁見智是自然而然 勢所必然 理所當然。相對主觀有客觀,相對唯心有唯物,相對微觀有巨集觀,相對已知有未知,相對相對有絕對,相對太極有無極 相對有不斷創造,絕對有不斷侷限 相對問題會不斷化解,絕對問題會不斷產生。二 心跳呼吸 冷熱苦甜 吃喝拉撒 恐喜悲怒 思想行為 生死病康 胖瘦美醜 男女老少 壽...

都有誰還在讀四書五經?

Chuchy 讀過四書五經就會發現中國從封建社會發展成現在這樣是有道理的 儒學有利於哪些人,不利於哪些人 為什麼會有反儒運動,又為什麼會有唯儒獨尊,讀過之後就明白了。前提一定要處在中立態度,具有理性和嚴謹性。中中國人就是太感性了,別人都說好那就是好,這是不對的。百家爭鳴,推陳出新才是正確的學習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