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不喜歡簡化字偏要去用繁體?

時間 2021-05-09 15:14:59

1樓:

認同上面答友的回答。

知道、寫繁體字是對漢字的一種好方式,也是傳承傳統文化的學習吧。

其實初期是為了裝逼,後期就傳承下去。

打字簡體,製作繁體,寫字簡繁混用了,哈哈。

2樓:

比起簡體字和繁體字、我更喜歓日本的新字型。

可是打起來太麻煩了、因為日本語的輸入法不是為中國語設計的。要拼出日本語的詞、然後削除多出來的仮名和漢字。

3樓:LLL ZZZ

人家喜歡,你也要管?

我也來假裝點逼格高的吧。

之前看到知乎有篇分析繁體簡體的區別,提供了一種思路。

人的思考方式,有兩種模式,一種是【從合】,一種是【從分】。【從合】就是傾向於尋找共同點/合併,【從分】就是傾向於尋找差異然後把它們區別開。

什麼意思呢?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有兩個蘋果,如果用【從合】的模式,它們會被看作相同的存在,都是同一種東西叫做【蘋果】這個分類,然後進而可以發展出更深的抽象思維比如說1+1=2。如果是【從分】的模式呢,那麼它們會被看作A和B。

這是人類抽象思維的兩個最基本的模式。

回到簡體字繁體字上來。對於使用者來說,就可能存在對於【從合】【從分】不同傾向。對於一部分的使用者來說,其實繁體簡體啊,宋體黑體啊,對他們來說都和自己最常用的那一種是同一種東西,這是一種更加【從合】的思考模式。

而對於另一部分使用者來說,繁體簡體,每一種字型,都是不同的,他們很在乎其中的差別,這是一種【從分】的思考模式。又比如說對於【從合】的思考模式,繁體字的部首和簡體字的部首,簡化程度不同但是作用含義相同,用起來沒什麼區別。而對於【從分】的思考模式,繁體簡體兩種部首就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含義。

但是實際上,【從合】【從分】這兩種模式,從來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交織的。如果你不能把兩個蘋果分開看作兩個東西,那麼就會變成【1個蘋果】和【2個蘋果】是同等級的現象,而根本無法抽象出數字,那些沒有數字概念的動物腦子裡面就是這樣的。而沒有【從合】的思考,AB誕生以後也不會有進一步的發展。

所以實際上,你只要知道是價值觀不同就行了。

4樓:考拉閱讀

繁體字轉簡體字這是有時代背景的,是為推動中國的教育事業和全民文化水平提公升所做出的改變,實屬無奈之舉,主要歸因於新中國建立初期全民文化水平太低,不利於中國經濟和社會的中長期發展。繁轉簡後,全民文化水平和識字率得到了極大的提公升,所以說這也是一項很好的政策吧。

回到正題,為什麼有人不喜歡簡體字而喜歡繁體字?簡體字為了方便書寫和記憶很大程度上破壞了繁字型所表現出的文字結構,造字痕跡和繁體字獨有的魅力等。比如最簡單的「愛」吧,簡體字「愛」,繁體字「愛」,兩字相比少了乙個心,但就是這個心,卻成為了繁體字獨有的魅力。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

5樓:

通過你提問的語氣,不難看出這個問題的前提是「簡體字比繁體字好」,但還是有很多人不去用好的。

首先要宣告,並不應當將簡體字一棒子打死,必須承認部分簡體字簡化的合理性。但是目前的簡化字方案存在諸多不合理之處

現行簡化字方案除了筆畫簡單似乎也沒有什麼好的地方。

比如說亂合併。發、發——發,幹、幹、幹——幹,裡、裡——裡。

漢語本來就是表意文字,卻在拼音化的錯誤道路上誕生了一堆怪胎,嚴重降低了表意的精確性。

又比如部首複雜化,把場簡化為場,字右邊本是由曰、一、勿構成的組合結構,簡化後卻成了乙個獨體結構。

又如言被簡化為訁,貝被簡化為貝

漢字可以被視作特定部首的堆疊(就如同單詞可以被視作字母的堆疊)。寫起來簡單了,卻破壞了漢字原有的字形結構,多出了一大堆需要學習的新偏旁部首,反而使學習的難度更大了。

當然,從這個角度看,部分繁體字也需要改進。比如樓,簡體可以被視作木、公尺、女的堆疊,反而比繁體的樓更合理。

實際上傳統文化、更美觀之類都是虛的,以上才是正體字仍有受眾的真正原因。

6樓:何威利

如果不是書法家的話,也不是港澳台海外人士的話,那只有乙個原因——裝逼,或者是另一種原因——表示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不認同。

我好像踩了誰的尾巴了???

批發帽子,帽子大減價嘍,隨意自取。

7樓:吾狐也

一,尊重傳統文化並且願意付諸實踐的人,會用繁體。

二,生長在港澳台的中中國人,自然使用繁體。

三,如果對傳統文化有點理解,就知道「繁體」這個稱呼說不通,應該叫「正體」。

四,如果對繁簡字都有了解,就知道:簡化字不自然地切除了許多中國文化的傳承,這在提倡恢復中華文化的現代,是一種損失。

五,使用簡化字,在閱讀文化書籍的時候,會有許多困擾,容易產生誤解。特別是古籍。

以前和朋友議論繁簡字,我經常舉乙個很不合適的例子:用繁體字,我可以「下面給你吃」。但是,用簡化字,我做不到。

8樓:列lie

繁體字是國粹,是用了幾千年的,大陸人普遍使用的簡體字是新中國成立後才出現的,至於你說的有些人,是大陸裡的人,還是香港,台灣的人?

如果是在台灣和香港,他們更多的是叫他們的正體中文為正體中文,覺得大陸的簡體字是」殘體字「,政治上的原因吧,之前不是還有人說他們蔡省長本來想把正體中文申遺,結果聯合國沒有承認他們的合法席位,不能申遺。他們那些人從小到大都用的是正體中文,喜歡用繁體不用簡體也是很正常的啊。但是他們有時候也會覺得麻煩啊,比如台灣的「臺」,繁體是「臺」,在台灣基本上都混用了,但是他們的什麼教育部要他們的老師啊學生啊寫成「臺」,強調課本上必須印刷成「臺」。

大陸裡的人的話,可能是以前喜歡讀一些古籍,比較喜歡歷史,或者他是練書法的(書法裡都是繁體字),這種大部分都是一些不太年輕的人,看多了之後,就習慣或者喜歡某些字,就會開始用裡面的字,就是那種簡體繁體混用的那種。我高中的化學老師就是這樣的人,寫黑板字的時候,寫「見」字,就喜歡寫成「見」,寫「訁」的時候偶爾也寫成「言」,別人第一次看了會覺得有點奇怪,但是我們也從來沒有人去問化學老師他為什麼喜歡這樣寫,反正也看的懂。或者就是經常住在香港澳門台灣,這樣的話也是用繁體比較多吧。

所以更多的還是習慣的問題,沒有什麼喜歡不喜歡。

為什麼有些人不喜歡被同情?

Midas 因為弊大於利。同情有時會伴隨著偏見,或者嘲笑。比如你父母離婚,你和別人說了,別人確實同情你了,然而可能因你是單親家庭而對你產生偏見。比如你腿有問題不能強烈運動,你說出來了,別人同情你之後,會背後議論你是殘疾人。比如你家有某種遺傳疾病 比如你的配偶有性功能障礙 太多了。僅從利弊來說,同情可...

為什麼有些人不喜歡林黛玉?

知更 我覺得不喜歡黛玉的可能是過於現實主義的人。我爸是個很現實的人,他欣賞寶釵,不喜歡黛玉,覺得她小家子氣,不好相處,寶釵卻情商高會來事。同理,他看三國演義,欣賞曹操,看不起劉備,說劉備草包,總打敗仗。我不認可他的觀點,黛玉和劉備都是我很欣賞的兩個人物,我覺得未必就是成王敗寇,劉備是個很有人格魅力的...

為什麼有些人不喜歡被關注?

不喜歡別人胡亂猜測自己因為很多時候他們根據自己的觀察按照所謂 正常 邏輯產生的猜測是完全錯誤的。比如關注了某個問題就認為我在準備做某事就很可笑。保護個人隱私。極其注重自己的隱私。尤其是個人生活中所有可以構成標籤和身份認定的資訊。關於看手機一點極其討厭我看訊息時有人在旁邊湊過來看。哪怕自己手機裡沒有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