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NVIDIA 發布的 Max Q 設計方法(Design Approach)?

時間 2021-05-05 16:52:18

1樓:XZiar

發熱/功耗和電壓成二次關係呢,我感覺官方降壓就能少很多發熱…再加上頻率低電壓要求也低。

4700hq降壓70mv,滿載能少至少5w的功耗。7700降壓70mv,滿載功耗少9w左右。

穩定性反正cpu的話我個人覺得穩定,顯示卡我的電腦顯示卡爛不太敢說什麼。

不過這也只是我的一種猜測。

實際上是做不到既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的。100w和50w的tdp比起來,散熱模組就是得大一截,要麼暴力扇起飛,熱量是不會自己隨便散走的。

而且這功耗,電源也得大一圈。做輕薄了電池也放不下了,續航又是問題。一塊小電池15v算,要滿負荷支撐120w,能頂多久?

8A的電流自己內阻就得耗掉不少,而且我估計拔了電源,電池根本是吃不消這麼大的電流的,妥妥撞功耗牆。

當然啦我相信買這類電腦的早就有了用電池不能爽玩遊戲的覺悟。

總的來說,效果肯定是有的,但千萬別想的太美好。不然的話台式電腦不就該上單卡雙芯了?兩個max-q差不多200w,也差不多就是980的發熱嘛,理論效能2.5倍不是爽歪歪?

2樓:「已登出」

唯二的進步是:

降低了廠家成本(不用再開一條產品線。這實際上只是之前「閹割」版移動端顯示卡的回歸而已。)

提高了產品溢價(比如i5-4200U的售價比i5-4210m如何大家當時都很驚奇吧233)

老實說「輕薄高階遊戲本」(1070以上)是一種讓我感覺到很匪夷所思的產品……

既想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讓人花120%的價錢,買70%的效能。偏偏這效能還是發燒友級別的效能(是吧,如果是辦公本商務本我也就不說什麼了)。

我不懂這定位的群體真的這麼有市場嗎?

還不如把1080ti上了筆記本是真心的。

華碩不是有款雙1080水冷的筆記本嘛,壓不住,要降頻。但是1080ti是可以壓住的,實際體驗不比雙1080在筆記本上強?

這樣又可以成為業內唯一一款把1080ti上到筆記本上的產品,起碼是個首發。

3樓:Running 90s

前阿蘇斯員工一枚,去年年底看到的 Zephyrus 工程開發版機器,資料僅供參考

實測GPU滿載功耗120瓦,頻率1.2GHz不到,3DMark FireStrike Extreme跑分比公版1070強點

受限當時保密沒能做跑分截屏,

所以在同等技術條件下,可以通過一些調整,在一定範圍內提高效能,降低功耗。但是指望真正意義上「高效能低功耗」是很不現實的乙個事情,

好處是可以讓輕薄本裡面塞上高規格顯示卡而不那麼燙,滿足了一部分一部分一部分裝b犯的需求

至於實際效能什麼的,認真你就輸了

4樓:

目前來看性質上和超極本,或者Intel的睿頻加速這些廣告概念類似,也就是把簡單問題在宣傳中複雜化,讓消費者以為高規格產品真的有什麼高階技術加持,而事實上CPU煎魚GPU煎熊掌的現狀完全不會改變。

5樓:另乙隻襪子

原理上來說,就像回到了原本的筆記本顯示卡設計。由於功耗和頻率(效能)不是線性的關係,在稍低的頻率範圍能夠獲得更好的能耗比。通過降低TDP和頻率來控制功耗和發熱,讓廠商能做得更輕薄。

如何評價 Nvidia 發布的 SOC Tegra X1?

星沉大海 老黃應該是放棄ARM了,一款2015年的U當年出個shield tv2015,2017年再發一次,2019年工藝公升級一下又發一次。最可氣的是,目前還是電視盒子最強U。 繼續延續Tegra K1劍走偏鋒路線,又一次奪取了效能第一 由於沒有基帶,大家CPU基本都一樣,所以是要靠GPU打出自己...

如何評價 NVIDIA 發布的 DGX 1?

易成 DGX 1是NVIDIA自己的產品,所以會最早使用最新的GPU卡,現在已經公升級到32GB的V100 GPU卡,可以支援更大的batch size進行訓練。DGX 1也是業界最早支援NVLINK的GPU伺服器,當然DGX 1也不僅僅是一台伺服器,它是乙個軟硬一體的深度學習一體機,整合了NVID...

如何評價 Nvidia 在 12 月 1 日發布的 RTX 3060Ti?

微風吹動了我頭髮 論真甜點卡,還得看3050ti。啥時候新一代顯示卡發布頭兩個月後就出甜點型號了?商家都是精明的,聖誕 元旦消費期沒過,是不會出真甜點的,就是要逼買家消費公升級。 sky傘皇 30系玩不起定價的時候就不要頂這個價,80直接定7000 70定6000 就完事了非要在這耍猴,本來已經開始...